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公司历史:2012年起与辉瑞成立合资公司,2018年辉瑞把股份转给了高瓴资本,2020年高瓴撤出, 目前公司定位为专业的cso公司。 2018年之前只做自己的产品,之后对外合作,合作方有复旦张江、诺华、辉瑞、再鼎等。 2022年吸收了海晟药业。 去年和前年的销售收入没什么变化,结构上的变化是集采等药品的生意下降,但创新药收入上升(再 鼎纽再乐3倍完成目标,赛斯美5亿,昂润3个亿),未来会转型成为创新药销售企业。
识图:
正圆核心成长壹号
正圆长兴十七号B
全部 4
问答:
1、各产品销售的进展?
辉瑞产品在公司的营收占比比较大,在20/30亿的水平,目前进入了集采,原来十几亿的水平,目前6- 7亿,产品还是很受认可和欢迎的,这个抗生素是一个比较大的品类,未来应该会比较稳定。去年进集 采了,降幅在百分之15左右。 多达一分510和520,510受集采会比较大,后面要看otc增量了;520是集采流标产品,以后不会被集 采了;去年销售额7-8亿左右。 里葆多终端销售能做到10亿,两年内的概率是要被集采的,今年不一定进集采目录,大概率明年进集 采,今年快速放量的原因是疫情结束、肿瘤营销团队的优化等。明年效率看集采的进度了。海波漫步的销售也非常好,今年翻倍,头两年最重要的是准入,进入医保国谈的第一年是黄金准入 期,医院基本只谈论新产品,没进入后面进入的机会就很小了。我们预期销售峰值在20亿左右。去年 是医保首年,因为赶上了疫情,所以准入比预期的慢一些。价格是6.7元一片。 再鼎奥马环素(纽再乐):临床需求比较大,国家对抗生素监管很严格,医院对抗生素的准入也比较 严格,预计销售峰值在10亿吧,今年应该在2亿的水平。再鼎不自己做销售的原因是因为抗生素销售很 难做,很少有团队能做;参照对手是辉瑞思嘉环素,医保谈判只有20元(价格错报一个0),对再鼎造 成很大问题,公司通过与医院沟通把参照对手更改,因此医保谈判的价格定位240元,比较成功。
2、集采进展?
目前辉瑞的产品已经全部被集采掉了,目前公司没有什么进口品收入了;全部产品收缩在15亿左右 了,该集采的都集采掉了,也没什么风险了;下半年因为供货问题解决,没准下半年还会有点增长。 传统老产品也已经都没有集采风险了,比如血液肿瘤产品;没有增量空间了;老产品(克拉屈滨、伊 帕米星)里面3个产品因为竞争格局没有集采的风险; 积极推进一些光脚进集采的产品,争取把创新药占比推到30-40%;这部分在上涨;昂润3个亿,里葆 多5亿,整个创新药17亿+;
3、半年报情况?
进口品全部没有,导致营收损失。
4、收入构成?
四个板块基本都是25%。
5、业绩预测?
三年以内百亿终端营收(含入未来新引入的产品,基本会以创新为主,或者竞争格局很好的仿制 药),净利率争取提高到17-18%,目前15-16%水平;今年目标冲70亿,终端销售价收入应该在60 亿,还有10亿别的(待确认)。
6、今年会引进几个品种?
希望每年引进1-2个强品种。
7、各产品的收费?
终端销售价的60%,环苏是50%,诺华是40%。
8、销售费用率?
CSO的销售费用率很重要,康哲在25%+,还是不错的。
9、对肿瘤产品的引入?
肿瘤热度高,导致太贵了,长期看好,但是短期回避,更多会看血液肿瘤和妇科肿瘤,选择竞争格局 好一些的品类;目前pd-1的销售费用率达到了70%,这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10、1500个销售团队,5个事业部怎么分配? 比较平均,产品代理销售、OTC、线上团队的人会稍微多一些,主要做下沉市场,是对医院渠道的补 充。
11、与国瑞有合作吗?
他们有自己的销售团队,暂时没有合作计划,他们自己要上市,所以必须有自己比较强的销售团队。
12、海晟的合作?
大部分也是我们做的,核心产品暂时没有销售体量,未来应该也就这样。
13、普伐他汀的情况?
国内独家,竞争格局好,还是希望进集采的。
14、多少产品是依赖海正生产的?
还是很多的,不知道能不能达到一半。
15、里葆多会受益于集采吗?
目前已经有5家了,一旦集采肯定会大砍价,不会受益于集采。
$海正药业(SH600267)$ $圣诺生物(SH688117)$ $天宇股份(SZ3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