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款4000万跑路,淘宝网红女装店爆雷始末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核心提示」

一家店铺粉丝超550万、月销量90万件的淘宝女装头部玩家,为何一夜之间卷款跑路?低价女装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刘杨

近日,女装行业突发地震,淘宝五颗金冠的女装店铺“少女凯拉”卷款4000余万元,连夜跑路,数百位供应商卷入其中。

少女凯拉属于女装行业超头部卖家,爆雷前,店铺粉丝超过550万,月销量超90万件,半年超90万好评,位居淘宝女装店铺榜TOP 3。但就是这样一家别人眼里的行业明星,一夜之间光环破碎,成了人人喊打的负面典型。

在多位女装从业人士看来,行业头部卖家仍然存在不少潜在危险。随着行业疯狂杀低价、退换货门槛降低,卖家管理供应链、资金链、库存的难度越来越大,风险的累积也导致一些卖家游走在破产边缘。这让原本赚钱的女装类目,尤其是低价女装类目,成了高危行业,不卖不亏,卖得多亏得多。

而一家超头部店铺跑路,苦的是背后成百上千家供应商。这次少女凯拉跑路,受损供应商有人被卷走了几万元,多的被卷走十几、二十万元,甚至四五十万元,相当于一年白干,甚至破产。

从当下的电商格局看,“杀低价+包邮+运费险”使得女装网店成了一个个“网络试衣间”。内卷之下,头部卖家爆雷的几率有多大?供应商如何才能保障自己不被卷入其中?低价女装行业还有未来吗?

1、供应商,被坑了一次又一次

“跑路前已经有征兆,之前账期一个月一结,有时压半个月,后来就一直拖着不结。”在广州沙河服装市场经营服装档口的林一加提前预感情况不妙。

林一加不是不知道被压账期的风险,只是现在档口生意不好,前几年一天能卖几百件,现在量价齐跌,冒险给头部店铺供货也是迫不得已。

做生意,湖北人偏爱去广东,竟撑起了广东制衣业的半壁江山。15年前,林一加从湖北老家去广州投身服装行业,从车工做起,攒钱开了家网络批发档口,自己当老板。这次爆雷,林一加被少女凯拉卷走了4万元,用他的话讲,“半年白干”。

同样的剧情他之前还经历了两次,分别被“试衣间”“超会购”这两个店铺卷走了9万多元。对沙河服装市场的“老人”来说,每年都听说有客户卷款跑路,听多了也就习惯了,常在河边走,鞋难免会湿。

虽然预感少女凯拉会跑路,但一些供应商觉得自己或许不会成为接盘侠。5月12日,少女凯拉还在正常直播,但到了5月13日,其办公地点大门紧锁,仓库已被搬空。5月14日,在淘宝搜“少女凯拉”,已经找不到该店铺,只有几家“高仿”依然存在。

跑路前(左图)后(右图),搜索“少女凯拉”对比

等到供应商反应过来,跑去大源(少女凯拉办公地点)准备堵门时,发现公司、仓库早已空空如也,只剩下一排排空货架,就连主播、运营都不知道老板去哪儿了。网传的视频显示,直到公司跑路,不知情的主播还在卖力直播,当被告知真相时,整个人都“懵了”。

在一些供应商看来,跑路是有预谋的,早就把资料搬空了,说不定人已经出国逍遥快活去了。

企查查信息显示,“少女凯拉”商标与广州增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州市云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两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均为李杰州,注册资本同为50万元,且并未实缴。目前,两家公司均已注销。

事发后,关心“少女凯拉跑路”的还有消费者。叶恩是少女凯拉的常客,她在店里购买的运动上衣、背带裙、V领卫衣等服饰,统统30多元。“他们家质量还可以,价格低,我很少退。”叶恩对《豹变》说。但在少女凯拉跑路后,她也发起了退款。

更有买家跑到其他类似的女装店铺,向客服试探会不会跑路,称“你们要是再跑了,我买衣服都成问题了”。客服则表示,“我们不会跑”“就算老板跑了,我们也不跑”。买家之所以担心,是因为女装行业退货率高达60%-80%,怕收到货后退货无门。

5月15日,微信公众号“淘宝服饰”发文,承诺为消费者兜底。对已下单未发货的订单,可发起“仅退款”,平台全额赔付;对已发货未确认收货的订单,可选择“仅退款”,也可以选择确认收货;对已确认收货的订单,如遇到问题,也可发起退款,售后服务将由平台兜底保障。

从社交平台晒出的截图看,不少买家选择了“仅退款”。即便衣服没问题原本想签收的人,也一键退款,薅起了羊毛。

2、“摇钱树”也靠不住了

曾经,女装属于利润较高的类目,如今却变成高危品类。危险主要来自于做大规模的冲动,以及“一键比价”“无理由退货”的内卷。

目前,女装行业正在陷入一种规模悖论,做大规模看似赚钱,但往往规模越大,退货堆积如山,最后亏得越惨。根源在于,各电商平台为了抢客源,上线一键比价,导致商家件疯狂杀低价,利润变薄。

同时,“仅退款”“包邮+运费险”“七天无理由退货”让退换货的门槛几乎为零,退货率越来越高,库存高企,最后死于资金链断裂。

多位女装从业人士确认,不管是哪个电商平台,女装类目退货率几乎都能达到60%-80%。大店铺、大主播看似卖得多、赚得多,实际上很可能在亏钱。

在杭州直播女装的林娜算了一笔账,一场直播卖50万元的货,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很牛,赶紧补货,第二天接着播,连播10天就是500万了,心情很激动。但如果一个女装店铺老板真的这么做,就离破产不远了。发出来的货退货率高达80%,等买家寄回来是10天后,而女装的销售周期很短,到时候老款过季卖不动,全都成了库存。

想要清掉尾货,只能以地板价甩卖。在上海创业的丁玲向《豹变》分享了自己女装创业失败、被“扫尾货”的经历。2023年,丁玲跟合伙人创业做品质女装,以200多元的价格定制了一批冬装两件套,仅一个冬天就被现实打败了。2024年3月,丁玲宣布创业失败,原价200多元的冬装最终以每套35元的价格卖给了下家。

“这已经算高价了,还有只出12元、18元收的。”丁玲说。

入行前,爱美的丁玲对女装抱有幻想,自己经历过后,才明白水有多深。压倒丁玲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她的上游厂家“金盆洗手”不干了。这个源头厂家自己有设计师、直播团队,直播间卖得还挺好,直播售价低于给丁玲的供货价。即便如此,该厂家还是“死于”一键比价和退货,正忙着以低至20多元、不退不换的方式清库存。

“以前主播还能靠口才把货推销出去,但现在各平台支持一键比价,主播讲得再好都不管用,买家一比价,只买价格更优惠的。”丁玲说。“而且现在退货成本几乎没有成本,快递上门取件,不满意直接退。”

在各平台相互卷低价的当下,女装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少女凯拉就是其中的典型。

进货价30元,直播间卖20多元,包邮还送运费险,少女凯拉的低价模式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因为仓储管理、人员工资、运营推广等成本都摆在那里,加上越来越高的退货率,显然不可持续。

“一度以为他们是在做慈善,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一位女装从业人士表示。

3、“跑路”不可避免?

在一些人看来,少女凯拉跑路如果得不到惩治,将给行业树立一个负面典型,其他类似的商家会认为卷款跑路是没有成本的。

在供应商还在担心是否有更多商家“跑路”的时候,广州增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三名股东已被警方控制。

5月16日下午5点,大源街召开了少女凯拉供应商代表协调会。一位到会的供应商对《豹变》表示,三名股东中,李杰豪已被放出来筹钱,另外两人暂时被拘留30天。现场提的处理方案是先还两成,其他分期还,但没有供应商同意。

“形势还不明朗,说他有5套房子,现在去筹钱。这次舆论压力大、报案的人很多,上级很重视。他们提前注销了公司,自己没法解释(注销后,又从供应商处拿货销售)。”该供应商说。

但多位女装从业人士对此比较悲观,因为类似的跑路事件在行业里很常见,属于“民事经济纠纷”,最后真被抓起来判刑的不多。

做过供应链的人都对此见怪不怪,原因是双方地位不对等,大主播、大店铺流量大、销量好,有很强的话语权,如果供应商不同意先供货、后结款,就没有销路。而眼下生意难做,很多供应商为了养着工人和机器,只能接受不平等条约。

林一加向《豹变》还原了这一粗糙的交易模式:大主播销量很好,天天在市场里拿货,大家熟悉他、信任他,供货时压根没有合同,也没有欠款协议,导致“被卷款”后,维权缺少证据,属于命中注定该有这一劫。

“供应商组团请律师,也怕很难把钱追回来。”林一加说。在一些电商江湖“老炮”看来,这属于民事经济纠纷,不算诈骗,一般的流程是供应商去法院起诉,面对漫长的起诉流程,供应商可能没有精力耗下去。就算成功把对方告成“老赖”,少女凯拉只有50万元注册资本金,也无力偿还4000余万元的欠款。

对此,北京市京师(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陆小红对《豹变》表示,“高买低卖”行为违背市场规律,在店铺无履行能力的情况下,“高买低卖”的行为只会让公司的亏损金额愈来愈大,不是正常的公司经营自救行为,这也是导致“少女凯拉”最终跑路的原因。故“少女凯拉”在经营不善、不具备履行能力的情况下,通过“高买低卖”方式,符合“合同诈骗罪”中“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情形,应当认定合同诈骗罪。

另外,合同不管是口头合同还是书面合同,只要具备合同的本质特征,均属于合同诈骗的合同。陆小红建议供应商联合,全面收集相关初步证据,集中向公安机关报案,争取刑事立案处理。

虽然“半年白干”,但林一加并不打算马上关掉档口,准备走一步看一步。当被问及日后是否会继续向这类大主播、头部店铺供货时,他表示,干这一行,完全不供货是不可能的,只能再小心谨慎些,尽量别被拖欠太多钱;已经被压的货款,尽快去讨回来。

陆小红也建议供应商不要迷信头部店铺的光环,应以平等市场交易主体去看待合作;其次,签署书面供应合同,约定合理的应收款账期和金额。对于要求超长账期和高额账期金额的买家,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同时,时刻关注店铺经营变化,如果经营状况存在恶化情况,可立即采取维权措施。

江西的“厂二代”林东则更加谨慎,坚持要求现结。“我们家工厂做了20多年了,有一批老客户。我们坚持做品质,会有一席之地的。”林东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娜、丁玲、林东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