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海底捞(06862)$ 海底捞,“来自四川的......,好火锅自己会说话”,为海底捞的广告语,相信不是终极火锅粉很难讲出海底捞的广告词,因为广告词比起海底捞优质的服务确实没那么深入人心,顾客是上帝,海底捞用近似肉麻的服务刷新了人们对传统餐饮行业服务的三观。好火锅自己真的会说话。

这样的一家明星公司来港上市了,海底捞IPO定价区间为14.8-17.8港元,入场费1.7979万港元!入场门槛史上最高。拟筹集资金9.63亿美元,将从基石投资者处获得3.75亿美元认购承诺。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景林、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雪湖、Ward Ferry 5家投资机构,认购金额占IPO发行规模的40%。

从打新的角度讲,港股打新可以用一首《凉凉》来形容。从7月底的博俊教育开始,整个打新市场可谓全军覆没。只有坐庄的衍汇亚洲溅起些波澜。海底捞在这个时间上市,是测试市场的热度的温度计,如果在正常的行情范畴下,海底捞录得超购被热捧的的概率很大。但现在的市况一切都是未知数。我们简单粗暴的用类比估值法,对标同在同一个市场上市的火锅企业HK00520 呷哺呷哺最为合适。 呷哺呷哺和海底捞理论上并不能完全算同一个水平线的竞争对手,海底捞更多的作为正餐火锅,而呷哺占据以快餐为主的小火锅市场,呷哺的“凑凑”正餐高端品牌占比相对很小,处于起步阶段。但即便如此,两家公司的相似度依然较高,对比一下两家企业,其海底捞翻桌率为呷哺的近1,5倍。可以达到5次。海底捞单人消费近100元。呷哺人均消费约50元。海底捞收入增长30%对比呷哺的12%也高出不少。由于呷哺9月6日最近出现"老鼠门"食品安全事件,股价重挫。除去该因素pe接近25倍。相比品牌价值更高,翻桌率及利润率更优秀的海底捞,理应可以对应一个30+的pe估值。从市场消息看也印证该估值的有效性。相传“海底捞据称寻求估值为其2019年预期收益的30.2倍”。可以看到给予一级市场的空间并不多,国配的超购更多为长线资金热捧,考验市场热度将为主旋律。

公司的估值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考量,不妨泛泛聊聊餐饮行业。餐饮行业的成功关键要素主要为规模、标准、品牌、管理 4个关键点。得1者勉强维计,得2者碌碌无为,得3者潜力无限。全得者行业龙头。能做到4合为1的企业寥寥,也能侧面看出市场对该行业的评价,中餐餐饮行业一门并不算太好做的生意,但细分火锅领域并不算太差。餐饮行业主要被单调增加的人员成本、店面成本、物料成本挤压,餐饮消费市场逐步转为中档和大众市场,消费热度流向规模化、品牌化餐饮公司,无竞争优势企业很难有高附加值产出。另外食品安全频发等因素,导致餐饮公司估值不高的原因。即便如此,民以食为天,巨大的市场依旧可以新增人们对美食的需求,据餐饮经营分析统计,全年39644亿元,较上年增长10.7%,高于社会销售零品零售额0.5%。下述资料由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中数据进行抽取。

从上述表格,餐饮行业营收全年较上年略有收缩且餐饮高端增长乏力,更多的转为中档及大众餐饮。

上图为火锅餐饮20强,了解一下。呷哺连续两年升4位,但距离本文的主角海底捞依旧有不小的差距。

再来对比一下正餐与火锅的2017年的扩张情况,上图为餐饮于正餐运营对比,餐饮增长情况看火锅业总体整体情况明显优于正餐餐饮,营业面积大幅度高于门店增长,说明火锅店快速发展主要以中大型面积店面为主,并且能获得较正餐更好的收入增长水平。 这些正是得意于火锅业天然的标准化,相对于正餐标准化更具优势,火锅店店面只需要对食材加工,真正的制作标准是食客自己。为规模化提供先决条件。

篇幅有限,有机会再来深入探讨餐饮行业4个要素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且听下回分解!(以此深切缅怀单田芳老师,从小听他的评书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