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投资和基金定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关于投资的几个实用且必须遵循的原则,这是我在实际的工作和实践中总结,并且与历史上,国内外众多的投资奇迹,投资英雄,投资大师的经历进行学习和对照,然后提炼出来的。

1、必须要有具体和确定的目标,没有目标的投资,会让人遇事崩溃的,扛不住——如果有资本市场投资经历和经验都该清楚,涨了怕跌回去,跌了又舍不得卖,往往就形成了能真正掘金资本市场,赚钱的人数大约只有1成;

2、基于以上第一点而统筹好了后进行适当的风险配置和管理——其实是管理风险的,单纯选择低风险的组合,则收益低;单纯选择高风险的产品,绝大部分时间避免不了不可预知的本金损失。将风险高低,期限长短进行配置和组合,以期获得一个较为稳定的预期收益才是可取的(且不能预期过高,我自己预期是年化12%-20%);

3、尽可能的多一些常识,用常识去判断事物,基本上98%的坑都能避免,其次就是尽可能抽时间拓宽常识。

关于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绝大部分人要么觉得风险大,不愿意碰;要么觉得来的慢,没有股票等来得快,收益太低;抑或听说某个经理牛,某个产品好等等,人云亦云,不得法门,终不得善果;或者就当做股票来炒作,进进出出,断线操作,波段操作。。。

以上,我个人觉得都不可取,且定投几乎适合98%以上的人和家庭,只不过定投还是有一些小点子和窍门的。

1、基金定投的第一作用是——强制储蓄,而并不是绝大部分人尝试基金定投的目的是用来赚钱的这一良好愿望。至少中国股市上早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就偏偏许多人不信邪,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不是一般人。

2、基金定投除了强制储蓄外,当然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顺便赚赚钱的,只不过需要具体多长时间,尚不可知。但是按照过去,中国5~8年一牛市来看,这个锚是可以初步锚定的(但是如美国从08年开始进行了长达11年的长牛,也不是不可能)我觉得这类投资就是投资国家未来的蜕变和发展,没有其他;

3、关于标的的选择,巴菲特之前的一个赌揭示了一个事实,就是绝大部分基金经理都跑不赢市场,何况我们普通人。所以关于基金标的的选择我们重点选择指数类,市面上有许多的指数基金,比如中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50等等。个人更加建议宽基指数——意思是数据样本多的,比如沪深300,中证500之类的。中证50好不好呢,也可以,是中国资本市场上最稳健的50支股票,波动性小,意味着收益性肯定不如今天你提的创业板50.最近这一个多月创业板可谓是一骑绝尘,是有很大的原因的,稍微看看就知道科技类和最近武汉的肺炎导致的事件性发飙——可以配置,但比例不宜过大,有的时候还需要分时

候,比如现在碰上好的时候了,就蹭蹭蹭长得快。

4、当然,某些行业,只要自己研究过,确信和笃定的,也是可以选取一些行业基金的。2年前我在我们公司推荐了医药和消费类,确实从去年到今年就长得太好了,酒类中的你知道的更清楚。逻辑很简单,中国的老龄化快速到来,医药消费必将增加,而且这个行业是经久不衰的,无非就是哪个公司好或者不好,但是行业没错;另外就是消费,中国经济增长已经从10%+降到了现在的6.1%,短期内不可能也不允许降到2%或者3%的,经济的增长过去依靠了太多的政府投资,房地产投资等等这些印钞和“虚拟经济”拉动,欠的债太多太久,所以去年的中美贸易战一打,翻来覆去谈了13轮,无非就是韬光养晦,争取时间,调整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那举国买房买了20年,勒紧裤腰带买房子,砸锅卖铁供小孩的情形也必须要变的,只是时间问题,这个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消费动能,会极大的带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夯实经济转型的基石,个性化,特殊化消费一定会层出不穷的。那消费类是我长期看好的,唯一就是现在涨了不少,不知道会不会调整,怎么调整。所以通过定投的方式来建仓,长期平均成本还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具体的持仓,暂就不分享啦,哈哈,避免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