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农发展会是2021年的投资潜力股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42回复:100喜欢:77

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结论一般偏保守。可能会耽误你赚钱,因为很多牛股都是不符合我的投资理念的。

前不久,有一些大V发文说圣农发展(002299)会是今年的一个牛股。

对于圣农发展和它所在的养鸡行业,我做了一番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对保守。

前几天,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圣农发展能按消费股估值吗?从荷美尔和泰森寻找答案》。
这篇文章主要的结论就是,暂时不要对圣农发展”从周期股变成消费股“这个跃变太乐观。
当然,这篇文章侧重研究美国荷美尔和泰森食品的情况,对于圣农发展本身讨论不多。

今天我写文章,对圣农发展的投资关键点深入探讨一番。

1.行业的供需格局

鸡肉本身的一些好处,健康,绿色,便宜,长远来看会让鸡肉的消费有增长空间。

扣除通胀因素后,美国人的家禽消费支出比1935年低了62%,
猪肉便宜了12%。牛肉价格则高了63%。鸡肉于20世纪90年代超过猪肉,10年前超过牛肉,成了美国人消费最多的肉类。

考虑到中国和美国的烹饪,饮食消费习惯的差异,我不认为中国的人均鸡肉消费量可以接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所以,中国的白羽鸡消费增长潜力也不能盲目乐观的线性推算。

供给方面,鸡肉相比猪肉和牛肉,养殖门槛最低,供给增加最容易。

同质化的供给,使得肉类养殖的市场份额集中度很难和其他消费品相提并论。

美国作为最值得借鉴的发达国家,鸡肉,猪肉养殖龙头的份额都才20%左右,CR5也不高。
2020年国内白羽鸡前十企业养殖量突破19亿羽,CR10达到39%。


2020年,纳入统计收集的共计17个白羽鸡产能扩张项目,肉鸡养殖总规模超过11.5亿只,占我国45亿只白羽肉鸡出栏的1/4左右。

这些项目里已经包含圣农发展的甘肃项目和双汇发展2亿羽肉鸡养殖项目。

2020年的白羽肉鸡项目比2019年增加很多,产能新增11.5亿只,817也有不下5亿只的扩张,这些短日龄上市的肉鸡增量,必然会对中慢速类的肉鸡有所压力。

经过研究,我发现了一个风险,可能大家都没有考虑太多。
就是现有的养殖产能从平养改成笼养,就会让产能暴增。

凤祥股份(HK:09977)的财报提到,
公司目前拥有每年饲养约1.13亿只肉鸡的产能,公司制定了扩张计划,主要是通过将地养鸡场改造成笼养系统来实现现有产能提升。通过采用笼养系统,公司现有肉鸡设计容量将增加约48.1%,从约为每平方米13.5只肉鸡增至每平方米20只肉鸡。
公司扩产计划完成后,产能相较2019年底增加比例将达到63.6%。

考虑到出口欧盟的肉类有动物福利要求,凤祥股份并不准备把全部产能从平养改成笼养,所以上述的产能扩张已经是保守的。

圣农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平养模式,笼养现在还不考虑。一方面是这边还有充分的空间,而且笼养的投资会相对高,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像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大客户有动物福利的要求。

当然,笼养有一个最大的风险,面对饲料无抗的压力是不同的。相对笼养而言,平养的压力就小一些。

如果笼养对于饲料无抗生素的压力相比平养的压力没有增加太多,那么可以去预期,未来很多白羽鸡养殖企业都可以平养改笼养,大大增加产能。



2.未来一两年的白羽鸡肉价格趋势

白羽鸡繁育周期决定了在没有强制换羽的情况下,15个月前的祖代种鸡引种量直接影响当月的商品代肉鸡产量,并对未来9个月的商品代肉鸡供给产生持续性影响。



在2010年到2013年这一轮鸡周期中,鸡肉价格飙涨吸引大批养殖户增加投入。2013年祖代鸡引种量达到了154万套的顶峰。

本轮周期,2019年的祖代鸡引种量在122万套左右。

考虑到2020年白羽鸡养殖产能的扩张,和2019,2020年祖代鸡引种量相对较高,未来一两年的鸡肉价格还不宜乐观。

另外一个风险,未来几年,肉鸡产业不仅内部斗争,也要面对肉猪产能恢复带来的“收复失地”,猪肉价格可能下行,会对鸡肉替代猪肉的需求产生影响。


3.圣农发展的低成本优势


从2020下半年开始,白羽鸡产能又陷入了产能过剩,价格低迷。
对于圣农发展等龙头企业,行业低迷反而是最大的利好,正好有实力逆势扩张。

那我们看看圣农发展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圣农和凤祥的毛利率,人均产值,利润率等指标,可以发现圣农相比同行,在成本控制方面确实是有优势的。

那么具体分析,这个成本优势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肉鸡养殖的关键指标主要体现在存活率, 料肉比等。

根据资料,美国泰森在中国养鸡场的平均实际成活率基本都能达到97.2%以上。

圣农管理层提供的信息表示,17年圣农肉鸡成活率最低95%、最高96%,基本达到美国的水平,而山东才87%、东北90、91%;

山东凤祥的年报表示,
公司在肉鸡平均成活率方面,2016年-2019年分别为92.9%、92.4%、91.2%和90.5%,始终保持在90%以上的高水平。

民和股份旗下的北大荒宝泉岭公司肉鸡成活率约97%。

圣农发展提供的资料表示,料肉比17年是1.8,现在降到了1.6。

而同行也有表示,自己的到厂料肉比在1.7(地面平养)。

从上述成活率和料肉比来看,圣农发展的养殖规模最大,但是指标也是领先的,说明它的养殖成本控制确实有优势。
当然,同行也有做的不错的,当然它们的养殖规模都普遍不如圣农发展。

由于鸡肉养殖的难度相对不是特别高,所以圣农发展的肉鸡成活率,料肉比相比同行,也不能做到绝对的优势。
从这个角度,未来最关键的风险就是养殖同行究竟能否缩小与圣农发展在这些指标方面的差距。

我个人的感觉,国内白羽鸡养殖龙头成本优势以后可能会接近。



4.圣农发展的C端消费品机会

前面那篇文章,也侧重探讨美国巨头泰森食品Tyson(NYSE:TSN)和荷美尔食品Hormel(NYSE:HRL)的c端消费品业务对估值的影响。

从泰森网站提供的资料可以发现,泰森的鸡肉和预包装食品有一半左右是C端消费。





圣农发展要实现40-50%的C端营收占比,估计还是要花很多时间的。


对于C端业务来说,如果要想真正做大,还是要有超级品类。
举个例子,美国肉类消费市场,热狗香肠就是超级品类。美国人太爱吃热狗了。
泰森食品旗下各种细分的香肠品类众多,而泰森旗下的很多品牌都是美国份额第一。





鸡肉消费品要想做大市场,也需要超级品类。
在中国,这个品类可能是什么?

面向健身和减肥市场的鸡胸肉可能是一个。
春雪香草鸡胸肉仅一个单品预计2019年线上销售额达4525万元,而2019年凤祥食品旗下优形鸡胸肉产品年销售额预计达8000万元。

另外一个可能的品类是炸鸡块。
日本和台湾的人均鸡肉消费量这么高,跟炸鸡块绝对不可分开。
日本即便是一些便利店也是可以售卖炸鸡的,可见他们的热爱程度。
味之素是日本的速冻食品龙头企业,旗下Gyoza品牌在日本国内市占率达48%,大单品主要为速冻饺子、炒面和炸鸡块。
从味之素的大单品包括炸鸡块也可以印证日本人对炸鸡块的喜欢。

最后一个可能的大品类就是料理包。
现在快餐店都是用料理包做出来的快餐。
个人消费者用料理包在家做饭,这个市场空间有多大?
我觉得恐怕也不会很乐观。
日本并没有发展出料理包这样的大单品,只有速冻饺子和面条这样的大单品。



在消费品领域,圣农发展的主要直接竞争对手包括美国泰森,双汇,凤祥。
美国泰森把中国作为未来的战略市场,从泰森的举动来看,还是侧重下游消费品。上游养殖虽然有自己的养殖产能,但未来更多和中国其他优秀的养殖企业合作。

双汇是国内肉制品消费龙头,原来也是圣农的大客户。圣农管理层提到给双汇的鸡肉售价比行业均价高300元每吨。
去年双汇投资2亿羽肉鸡产能,自己提供原料给自己使用,那么意味着圣农又失去了一个优质大客户。

这种大客户少一个是一个,因为大客户才能溢价采购。

凤祥虽然目前养殖产能是圣农的几分之一,但是在C端发力迅速,动作比圣农还更大,例如凤祥的产品已进入711等便利店渠道零售。



圣农未来的想象空间,更多还是在于C端业务做得怎么样。
目前C端不到10个亿的销售额,占比不高。
此前公司将2024年食品业务营收目标从100亿调整到160亿。
这160亿里大部分肯定是毛利不高的B端业务,C端业务能有多少?

如果C端营收占比不高,圣农发展还是只能按周期股估值。

圣农管理层说,“我们的目标是做到10亿只,现在我们的售价差不多10800元,行业提价后,平均9300-9400,而80%以上的企业还是亏损的。现在我们依然保持净利2元/只。若做到10亿只鸡,算上减能增效,考虑到时间距离等,平均每只达到3元的净利润是可以实现的,粗略算,大约净利润为30亿左右。当然,这需要时间的验证。”

现在的问题是,2021年鸡肉价格不乐观。

如果圣农发展再来一轮调整,到时候买入,应该会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是只要它不能按消费股估值,总体的想象空间可能比较有限。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天玑情报局】,为你解读股市投资和外贸电商创业的成功秘诀。
因为公众号上的文章并不会都转发过来,关注公众号才不会错过最新的文章,也可以领取免费的资料。

 $圣农发展(SZ002299)$    $双汇发展(SZ000895)$    $凤祥股份(09977)$  

 #消费股布局策略#    #鸡肉#    #猪肉股大反弹牧原股份领涨#   

全部讨论

谢谢楼主 看完文章更坚定了持有圣农的信心。

1,行业集中度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会有例外,所有行业经过发展最终都会集中,圣农作为龙头,大概率受益

2,行业处于亏损阶段,后面价格上涨是可预期的,是必然的 周期股就是这样,亏损了就会减产,停产,价格就会提高

3,同样属于亚洲文化的日韩 人均鸡肉消费量大于中国,随着经济发展,行业总体需求是增长的

4,面向C端零售市场,是所有周期性行业公司的必然追求,圣农作为龙头,有意愿发展c端市场,取得成功可能性比其他公司大。

所谓下有保底,上不封顶,持有这样的企业,也许会浪费时间,但是不会亏钱。给企业一点时间吧。按他的发展计划,成功了股价翻2倍问题不大,成功一半也能涨一倍。

2021-01-10 19:29

作者很用心,提出的质疑值得关注,对于整体产能扩张忧虑,圣农的成本优势幅度,C端发力的前景都出了质疑。
这些作为小散都无法分辨,专业人士也无法分辨,最后只是自己更愿意相信还是更愿意质疑。

2021-01-10 17:16

周期、成本在21年都不利于$圣农发展(SZ002299)$ ,但是管理层肯干、能干

2021-07-26 21:45

看历史文章,才能看出真水平

2021-01-14 16:01

好文,深受启发。去年圣农建仓圣农,值得好好研究。

2021-01-12 17:09

评论还得关注。。。本来懒得评论,但老有人回复到吧里,忍不了了。就说一句:拿美国跟中国比,逻辑问题很大

2021-01-12 16:22

圣农C端暂时不要指望了

2021-01-12 16:20

这样中肯的文章不多见,能好好分析一下企业的弱势和缺点才是正确的投资姿势,圣农的投资点不在于未来的垄断,而是真正向食品端,尤其是C端发展的程度所决定的,用个比喻,养殖是盾,食品C端是矛,目前圣农盾已坚实,所以低位可以毫不犹豫的买,但至于向上的程度,则只能看C端的成败了。

2021-01-12 14:30

先赞再看

感谢作者分享,帮大家了解企业行业,也开出不少脑洞。想探讨一个问题,海天的杀手锏是To B模式赚钱,白羽鸡这边好像相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