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下跌,想“抄底”但要是抄在半山腰结果会如何?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0

最近的市场跌麻了,连热搜不够上了。

昨天A股普遍飘绿,港股更是跌超1000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近10%。(wind,20220314)

面对市场连续回调,有人说:“当大家还能自嘲编段子的时候,说明情绪还没到最低点,但现在大家已经不想说话了。”

在社融不及预期,疫情散点爆发的环境下,一些投资者朋友相对较悲观。

波动中过去16年上涨超11倍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不妨通过复盘历史,获得一些启示。

首先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根据过往16年(2006-2020)历史数据,该指数每个年度的最大回撤从-10%到-57%,多数时候在-20%左右,比较近的时间点2015年最大回撤超过40%,2018年达到27%。

历经重重考验,您觉得过去16年该指数的累计涨幅是多少?

截至去年年底,累计涨幅是1128.69%,超11倍。这就是长期的力量

参考历年最大回撤数据,可以带给我们三点启示:

一是立志于要长期投资,就应该做好短期回撤10%甚至15%的心理建设;

二是优秀的权益基金能让小胜在时间的魔法下变为大胜;

三是对于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来说,不妨考虑逆市布局。

基金若买在半山腰会怎么样?

可市场无法预测,如果买在半山腰了会怎么样?我们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测算来告诉你答案。

我们先假设有这么一位“不那么幸运”的投资者,他在2015年以后,曾6次试图在上证指数大跌后,选择了入市“抄底”买基金,但6次都抄在了 “半山腰”上 。

接下来,我们来统计下他在买入基金后的一年、两年、三年、直到现在,持有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的收益率和最大回撤表现。

数据来源:Wind,2015/1/1-2022/3/8,选取自2015年以来上证指数单边下行趋势较明显的6个区间,以区间最中间的日期为“半山腰”;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需谨慎

以第一次大跌为例,2015年6月12日至8月26日期间,上证指数大幅调整,75天时间跌幅达42%。这位投资者恰在第37天,即2015年7月19日买入基金,此时正是该时段的“半山腰”。

持有1年、2年、3年、至今的涨跌幅分别为-4.82%、-1.38%、-1.92%、79.03%,持有至今的年化收益率为9.17%。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3/7;选取自2015年以来上证指数单边下行趋势较明显的6个区间,以区间最中间的日期为“半山腰”;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策略推荐和收益保证。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

再假设于2016年1月9日,也就是第二次大跌的半山腰买入,持有1年、2年、3年、至今的涨跌幅分别为3.00%、21.54%、-9.39%、95.92%,持有至今的年化收益率为11.53%。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3/7;选取自2015年以来上证指数单边下行趋势较明显的6个区间,以区间最中间的日期为“半山腰”;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策略推荐和收益保证。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

看上去长期收益表现并不赖。我们用同样方法继续做了统计,发现17年、18年、19年买入并持有的结果都很相似。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3/7;选取自2015年以来上证指数单边下行趋势较明显的6个区间,以区间最中间的日期为“半山腰”;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策略推荐和收益保证。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

结合以上几次在“半山腰”买入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持有体验相对更好”。

在六次最大回撤指标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有5次低于上证指数

第二,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容错率更高”。

无论在“半山腰”时点1年后、2年后、3年后还是至今,相对于上证指数,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的期间收益率均有不小的超额收益。

第三,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长期收益强”。

各个“半山腰”日期至今,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的年化收益率都在9%以上,甚至达到20%以上,而同期上证指数的表现却多在“回本”边缘徘徊。

所以说,买在半山腰并不可怕,怕得是没有长期坚持。

展望未来,硝烟会退散,疫情会改善,经济会持续向前发展。相信多年后回首,这次回调,跟以往的每一次下跌一样,都只是A股历史长河中的一次颠簸。历史的进程从来不是一条直线,事物的进步延循着上升的轨迹。

我们始终相信,春暖花会开。

好啦,今天的说理财就到这里。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免责声明:《南南说理财》栏目旨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学习理财知识的素材,由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判断,不代表南方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南方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南方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全部讨论

2022-03-15 15:57

说的很棒,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