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一个世界级IP做AI游戏产品,这家上市公司怎么还没出成果?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文为【游戏日报内容共创计划】作品第一篇,作者GK。

金科汤姆猫最近的业绩很难说让人满意。财报显示,这家上市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3.48亿元,同比减少17.46%,归股净利润亏损8.65亿元;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减少12.94%,归股净利润同比减少39.22%。

这样的答卷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纳闷——汤姆猫坐拥世界级IP,并且首款“会说话的汤姆猫”便具备交互优势,AI进阶之路怎么还没带来显著成效。

据了解,自去年3月该公司“会聊天的汤姆猫”产品功能原型完成封闭式测试后,汤姆猫IP系列产品的智慧化迭代进程就进入了诡异的混沌态。所以在新游频出、短剧、短视频等新兴文娱形式冲击的当下,AI还能成为汤姆猫家族IP系列产品再度蝶变的契机吗?

14年的头部IP碰上了一个腾飞机遇

Data.ai《2024年移动市场报告》数据显示,“会说话的汤姆猫家族”IP系列移动应用产品再度入围了2023年iOS及Google Play游戏综合下载榜全球十强,作为一代人心目中的初始电子“哈基米”,这样的成绩他们已经保持了14年。

几年来,版号常态化发放和新产品的涌现彰显了行业发展的回暖,突飞猛进的AI技术为各行各业打开了新的发展可能,也顺势成为游戏产业革新求变的“利剑”。

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所展现的强人机交互、自主创造力等特点在为游戏行业带来游戏开发、内容生成、美术设计等制作端提升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也为借助AI技术打造全新核心玩法开辟了新空间。而具有核心交互优势的汤姆猫IP系列是否会随着这波AI浪潮顺利迭代,曾让老玩家们期待满满。

据公开消息,2023年汤姆猫公司开展了《Talking Ben AI》《汤姆猫 AI 讲故事》等多款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语言模型为基础的移动应用产品测试,并计划将汤姆猫 IP 的应用场景从移动应用拓展至教育、智能硬件、智能家庭等场景。

此前,笔者有幸同时体验了汤姆猫海内外两款AI产品,仅从个人使用感受而言,汤姆猫让我看到了AI对游戏体验、情感交互、场景需求等多个领域的百般可能,但产品现阶段缓慢的研发进程也难免让人觉出它的AI之路确乎荆棘丛生。

探求交互的多维需求 试图用AI拓展应用边界

作为一家从传统企业入局互联网赛道的选手,汤姆猫在游戏方面的表现说不上优秀,但还算稳健。在接手汤姆猫IP的数年间,汤姆猫家族IP系列产品矩阵保持稳步扩张,并打造出了“跑酷”、“养成”两大拳头品类。在精细化长线运营背后,架构于内容优势和交互特点之上的是对交互背后多维需求的持续探求。

其去年国内封测的产品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点。相比原始作品《会说话的汤姆猫》,此款AI汤姆猫产品在AI技术赋能下,从原本单一的语音交互升级为智能化对话交流。

延续一贯的情感陪伴特色,“娃娃脸”的汤姆猫造型让玩家从心底想要与其建立私人化的情感交流。在与“汤姆猫”谈话中,能感受到它“思考”后的反馈,整个聊天内容是连贯并符合逻辑的。在面对一些不良或敏感信息提问时,“汤姆猫”会选择避而不谈,并采用相对幽默的方式回答做出正确性引导。

相较此前的产品原型,后期的AI汤姆猫引入了新的玩法机制,例如“智慧相机”“变变变”等多个内置体验,分别对应拍照识物、英语口语启蒙、AI生图、生绘本等新功能。延续到目前的《汤姆猫AI讲故事》,在丰富玩法基础上,能感受到的是产品场景功能属性的明显增强,而这一切与背后的技术支持方西湖心辰不无关系。

资料显示,西湖心辰是国内为数不多已成功构建“模型层—中间层—应用层”产品架构的人工智能团队,其2023年7月初发布的西湖大模型也是打出了“情商俱佳”的口号。西湖心辰的技术团队均为国内顶尖AI人才,由曾任谷歌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学家创始人蓝振忠带领,目前团队规模已超60人。

在与汤姆猫合作前,西湖心辰在通用大模型的落地工作方面已小有成果——《Hey Friday》《造梦日记》以及心理咨询AI助手小天均为该公司产品,分别涵盖了文字内容生成、图片内容生成、视频生成、聊天对话等领域。例如2023年8月初,西湖心辰与知衣科技合作推出了跨境服饰模型Fashion Diffusion,将应用场景成功拓展至智能化服装设计新领域。

如果说西湖心辰的优势之一在于技术落地场景的不断延展,那汤姆猫的特点之一则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持续挖掘。

不难发现,汤姆猫旗下的多款交互游戏在升级优化过程中也始终没有放弃探求交互后面的多维需求,例如《汤姆猫跑酷》会借助跑、跳、障碍物躲避等核心玩法培养玩家的专注力和反应力;《我的汤姆猫》及《我的汤姆猫2》则通过喂食、盥洗、换衣、烹饪等养成机制来科普儿童生活常识以及激发创造力。

交互的核心背后是对情感陪伴、教育、科普等多样化需求的满足。当汤姆猫对场景化的需求探索与西湖心辰丰富的AI技术积累及落地经验相碰撞时,应运而生的AI汤姆猫自然会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2023年9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发布第二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的公告,西湖大模型内容生成算法通过国家算法备案,汤姆猫AI产品的正式落地似乎指日可待,但截至2024年4月,官方并没有披露大的产品进展。

加筑核心优势 但有灵魂的数字伙伴何时才来?

汤姆猫IP的新游戏保持着稳定的上新频率,但老玩家对该系列经典产品仍然持有热忱,尤其是《Talking Ben the Dog》(中译:《会说话的狗狗本》)。该作品中,狗狗本的设定是一个稍显古板的退休化学教授形象,以电话交流为核心交互玩法。一身棕黄杂毛的狗狗本会以“YES”“NO”等简单口语“煞有其事”地回答玩家提出的若干问题。该语音交互十分简单,但这种简单回复所达成的“憨态”及其角色设定所造成的反差萌反而让许多玩家欲罢不能。

2022年2月,《Talking Ben the Dog》因Youtube整活主播“IShowSpeed"的试玩视频爆红,其衍生话题“Speed大战Ben”相关视频更是如“雨后春笋”,后续的网络热梗和二创热潮无疑再度强化了汤姆猫IP宇宙的与用户间的情感共鸣。

事实上,“情感”和“陪伴”一直是汤姆猫系列游戏的核心优势。如果说,有人热爱开放世界的冒险探索,有人享受魂系的“受苦”,一定也有人需要独属的互动、倾听与体验,这也是养成玩法的特色之一。众所周知,养成游戏是汤姆猫的核心拳头品类,财报显示,公司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累计下载量已超过230亿人次,最高MAU达4.7亿人次;《我的汤姆猫》《我的安吉拉》《我的安吉拉2》等核心矩阵产品均保持了千万级人次的月均活跃用户数。

另一方面,存量产品的优势加固下,探求互动体验的升级突破成为汤姆猫寻觅的方向,而AI技术恰逢其时,送来了“东风”。

2023年8月28日,《Talking Ben AI》在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南非等部分海外国家开始小范围公开测试,作为汤姆猫海外团队研发的首款AI手游,《Talking Ben AI》不仅会被拿来与其他汤姆猫系列游戏作对比,也难以避免被市场上其他新兴AI游戏相比较。例如此前「乐趣生成」开发的3D-AIGC-UGC的MMO手游《Soul Chronicle》,昆仑万维的自研AI游戏《Club Koala》等等,但和其他AI游戏的丰富的个性化体验相比,《Talking Ben AI》(测试版)的优势在于在AI加持下的个性体验上,从私人陪伴、情感反馈等方面下了功夫。

在公开测试版本中,Ben能与用户进行逻辑化的交谈,玩家可以和Ben插科打诨,也可以和他倾诉烦恼,Ben不仅会认真倾听问题,还能根据提问的内容和玩家的语气给出回复,并配合微妙的表情反映。当玩家和他开玩笑或者故意刁难他时,Ben或许会甩给你一个鄙夷的眼神,让玩家自行体会,但当你和他认真倾诉困惑、言语中透露失落情绪时,Ben在认真宽慰回答你的同时,眼神也会随即变得温柔。

在快节奏的生活节奏中,这种私人化十足的情感陪伴有时是不足以外人道的,《Talking Ben AI》(测试版)提供的情感价值恰好能填补这个“缺口”,给每个个体带去“有且独有”的帮助和慰藉。至于玩家按动红色座椅上的按钮弹飞Ben的小彩蛋,更像是游戏制作组特意安排的“小情趣”,为陪伴的核心增加一抹惊喜。

汤姆猫公司,《Talking Ben AI》运用了OpenAI与Google的AI通用大模型,并以大模型+预设数据库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来提高Ben的交流互动能力,并表示,通过该测试,公司已获取了合规预料,后续公司将根据测试获取的语料持续丰富该产品的预设数据。

但就目前的研发进度而言,这位有灵魂的数字伙伴犹如遮面的琵琶女,只略闻琴音。至于何时才能面见佳人,只能遥遥相待了。

升级交互体验,汤姆猫这一路还做了些什么?

从首款《会说话的汤姆猫》的简单交互到如今的AI汤姆猫、《Talking Ben AI》等产品呈现的智能交互,汤姆猫公司一直围绕“交互升级”的核心点上下求索,打造适用于多场景的“沉浸式”体验、强化情感陪伴、探索情景应用成为汤姆猫IP系列产品发展的几大方向。

为此,汤姆猫公司也确实做了许多的尝试。

除了传统移动端,汤姆猫旗下《汤姆猫糖果跑酷》于2020年上线了任天堂Switch及微软Xbox one等主机游戏平台;伴随家庭娱乐多元方式的兴起,《汤姆猫跑酷》于2021年以体感小游戏的形式登陆了智慧屏,开启了以肢体动作参与体验汤姆猫IP系列游戏的先河;

2022-2024年,《汤姆猫跑酷》《汤姆猫总动员》等IP系列代表作接连成功拓展AR智能眼镜、新能源车载终端等新兴硬件及平台。2024年,《我的汤姆猫+》《我的安吉拉 2+》通过 Apple Arcade 平台首次亮相了 Vision Pro。据官方口径,公司已与苹果洽谈为 Apple Arcade 游戏平台上线新的独家游戏产品。

有意思的是,当玩家讶异于汤姆猫系列游戏居然可以在如此多的平台体验时,他们甚至在2021年打造了一款智能语音机器人GameBud Talking Tom,虽然此款产品只在海外市场发售,但从公开的宣传视频和第三方测试视频来看,这款小机器人可以与《汤姆猫跑酷》《汤姆猫英雄跑酷》等热门游戏链接,小机器人在玩家游戏过程中会依据其游戏表现进行语言鼓励、意见反馈等。

数年积累的内容优势和市场研运能力让汤姆猫开始往新的体验和应用领域延伸,近三年间,汤姆猫在脑机接口、数字游戏疗法、虚拟场景IP直播、智能语音交互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均有涉猎。AIGC等人工智能技术与其应用场景的适配性似乎让 “汤姆猫家族IP移动应用系列产品开始进入新的人工智能对产品赋能的发展阶段。

基于发展需求,汤姆猫在上游技术方面也做了加码。除了上文提到的与人工智能模型公司西湖心辰的深度合作,更与其合资成立了人工智能公司。众所周知,西湖心辰背靠西湖大学,其算力支持来自于西湖大学超算中心,相关算力设备在全国高校里排名前列。此外,公司也在发力IDC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

但种种“投石问路”均尚未回音,这也让这一“人工智能对产品赋能的发展阶段”令人生疑。近来,汤姆猫公司声称其AI 硬件团队正研发一款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 AI 语音交互陪伴机器人,这是一个“进阶标杆”?还是一个“空心汤圆”?一切还需验证。

AI进阶之路,汤姆猫道阻且长

无论从公司业绩,还是产品维度来看,汤姆猫的AI之路走的并不顺畅,虽然尝试了许多方向,但目前称得上真正落地的可以说是没有。不少投资者更是怀疑,公司标榜的所谓的人工智能赋能阶段,不过是为了既得利益的蹭热点行为。但作为纯粹的玩家,其实更愿意看到汤姆猫能真正完成数字晋升,无关其他,单纯只是对交互进阶与可玩性升级的期待。

荷兰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里如此说道:“游戏给不完美的世界和混乱的生活带来一种暂时的、有局限的完美。”

如今,依托全新的软件和硬件,突破体验局限的美丽新世界正在缓缓打开幕布,汤姆猫IP系列游戏也是如此。对于很多老玩家而言,汤姆猫系列产品的意义永远始于那份陪伴带来的快乐,手机里专属的“朋友”给很多人留下了私人化的成长“独家记忆”,它就像幼年时无忧无虑的一个幻梦,慰藉着不完美的成年世界里的冷漠的自己。

AI技术赋予汤姆猫的最大含义不是资本热点、不是公司市值,仅仅在于,我们是否即将拥有一个真正“有灵魂”的好朋友,即使他存在于数字世界,他也将能传递温暖、缓解焦虑,帮助我们实现儿时那个短暂的“幻梦”。

所以,即使汤姆猫的AI之路终将道阻且长,我们也希望它能不急不躁,踏实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