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新被查,震撼国资并购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5月11日17:30,下班时间,中纪委、国监委官网公布了任建新被查消息,立即震撼了国资并购界。任建新因在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任内440亿美元并购瑞士先正达——全球农化和种业巨头,而驰名中外,尤其在种业安全上“立下大功”,被舆论誉以“为国并购”。

3月29日《650亿元人民币IPO终止,中国中化500亿美元并购融资要还呐》的时候,就开始隐隐担心任建新了。

这么大一宗跨境并购交易,商誉净资产比为128%,商誉达247亿美元(约1729亿元人民币),纵使已经过了8年了:单靠经营依然还难以“回血”;虽“举国”之力合并“两化”,依然得不到好的消纳;最后走向资本市场多次求援,又不逢其时,资本市场正疲软不振,也难以消纳如此大体量的IPO融资。

2024年5月11日傍晚,传来时任操刀此宗并购的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建新,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兴强双双被查的消息。

虽然,被查具体原因尚不得而知,可能与此宗并购没有关系,但其名满天下皆因此宗并购,被查消息恰好发生在国资被召唤高歌猛进开展并购高质量发展的当下,相当震撼。

I.44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

2015年,全球农化和种业巨头瑞士先正达连续三年盈利下滑,竞争对手美国孟山都起意收购,但遭到先正达反对,闻到风声的时任董事长任建新推动了中国化工集团对先正达的收购。

2016年2月3日,中国化工集团宣布以每股465美元的现金要约收购先正达,总收购金额超过430亿美元(交割时达440亿美元)。

收购的战略层面意义,在当时舆论来看不言而喻,不仅在于诞生中国的全球农化巨头,而在于事关种业安全的关键领域“为国立功”,并被舆论桂冠以民族英雄般的称赞。

2017年6月,这宗交易交割完成。但2015年中国化工集团虽然总资产3725亿元,但净利才1.17亿元,ROA为0.0314%、ROE才0.17%,规模和运营质量显然难以承载、也难以消化这样一宗并购。

2018年6月30日下午3点,中组部和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到中国化工集团宣布:中国化工(Chemchina)董事长任建新宣布退休,中化集团(Sinochem)董事长宁高宁担任合并后公司的董事长,启动了新的投后整合策略。

II.504亿美元并购融资

2017年交割时,交易总价已接近440亿美元。为此交易的总融资金额则达到504亿美元。而且这宗并购交易的融资采用了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组合方式。其中债务融资达到254亿美元;权益融资250亿美元,权益融资中包括了180亿的永续债和20亿可转优先股债,只有50亿是直接的股权融资,主要都是债。

1.是债,最终就必须靠业绩来还

中国化工集团的规模和运营质量难以整合消化这样一宗并购。而先正达自身也达不到自我消纳并购债务的能力。

根据上述不完整对应(发生了重组)的财务数据中,先正达集团EBITDA2020-2022年分别为279亿元、299亿元、375亿元,CAGR2020-2022年为15.93%。以此倒推计算2016到2022年7年EBITDA合计1690亿元人民币,这大概与纯债务融资额相当,但只是交易对价440亿美元(合约3000亿元人民币)的一半,更是总融资额504亿美元的一半不到。何况这些EBITDA中还要扣除利息、税收和与满足日常运营需要的资金等,剩下的才可能用来还债。

既然获利不足,那就只剩下假以时日慢慢还,或者向母公司注入资产加强承债运营能力,或者向资本市场融资了。

2.两化合并消化天量并购

2018年6月30日,刚刚60岁的任建新被宣布退休,也刚刚60岁的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接任,启动了两化合并。2021年,中国化工集团和中国中化集团进行“两化重组”达成,成立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化),总资产规模1.4万亿。2022年底,重组新成立的中国中化总资产规模1.5万亿元,营收1.1万亿元,净利润221亿元,ROA为1.47%,规模和运营质量大为改善。营收规模位于世界500强第38位,化学品行业第一位。

新组建的中国中化有更强的资产和实力来承载3629亿左右的并购融资负债。因此,两化合并,也被坊间解读为“消化”先正达并购。但是,即便2016年来,“两化”净利年均大概200亿元,到2024年也才累积1400亿元,就是不用投入再生产,也才只是并购债务融资规模的40%的样子。

3.天量IPO为并购融资退出

既然7年自营不足以偿债,2021年注入资产也不够消化此宗并购,那就走向IPO,股民来接盘投资。

2021年5月8日,两化合并正式成立中国中化控股集团。2021年5月13日,中金公司中银证券中信证券分别与先正达集团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开始对该公司进行上市辅导。在三大头部券商的保驾护航之下,2021年6月30日,上交所受理了先正达的科创板IPO申请,2023年5月18日先正达撤回科创板上市。

第二天,2023年5月19日转战上交所主板申请IPO。不到一个月,6月16日IPO申报在上交所火速获批;2024年3月29日主板上市审核终止。

其IPO不仅与募投项目有关,更与中国化工集团当初并购交易中的天量融资有关。其在上交所主板IPO的估值规模与当时收购先正达的对价差不多,前者为3250亿元,后者为3168亿元,当时收购融资额为3629亿元。

III.双双被查

主板上市审核终止42天后,5月11日17:30,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建新,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兴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和浙江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具体违纪违法事由尚不得而知,具体被查原因,很可能与此宗并购并没有关系。收购先正达的战略意义自不待言,但先正达集团的天量并购,至今过了7年,依然没有消化,不能不说,有所缺憾,既有收购到全球农化巨头、推进种业自主的一面,也有迟迟整合消化“拖油瓶”的一面。

VI.并购风控与规划

我们日常总对潜在并购方苦口婆心强调并购发展四大核心板块——并购战略规划、并购风险控制、并购交易执行和并购整合运行,一个也不能少。但认真者寥寥。

当然,先正达这么大的跨境并购,买方也少不了请各种第三方专专业顾问,支付巨额顾问费的。只是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和目标可能是太多重的,也可能是太单一的。不管简单还是复杂,即便是奉命行事,扎实的战略规划、严谨交易执行、严格的风控体系和风险测试、提前周密的整合规划,都是不可少的,这既是保护国有资产,也是保护你自己,别傻。

再次说明,任建新被查可能与此宗交易并没有关系。但如果这宗交易谋划的更好,整合得更有效,结果会不一样吗,可能一码归一码。

650亿元人民币IPO终止,中国中化500亿美元并购融资要还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