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规模小幅回升 合规性大幅改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50871.39亿元,环比增长11.54%,同比下降14.88%。 

具体来看,大型银行个人、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分别为6329.24亿元、11569.01亿元,分别环比增长42.9%、14.34%;中小型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规模分别为11518.92亿元、21454.22亿元,分别环比增长1.88%、8.61%。 

可以看出,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增幅较大,尤其是个人结构性存款规模,不过其规模总量仍然最小。

从结构性存款规模趋势来看,2022年以来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不过2023年1月规模略有反弹,主要是因为1月份是银行的揽储高峰季,很多银行会在元旦、春节前后搞“开门红”活动,大力揽储,1月份存款规模往往会比较高。但是从趋势上来看,结构性存款规模仍然处于小幅压缩趋势。 

相较于2020年4月的超12万亿元高峰,结构性存款规模已经下降了58.09%。 

2020年上半年之前,结构性存款规模快速扩张,市场乱象丛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没有衍生产品交易资格的银行也在发行结构性存款,包括民营银行,甚至在互联网平台销售,投资者首次购买无需“面签”;

二是产品背后没有真实的衍生产品交易行为,银行发行的实则是“假结构”,目的就是为了高息揽存;

三是存在“企业空转套利”行为,部分企业拿到的低息贷款未按照规定用在经营上面,而是拿去购买利率更高的结构性存款;

四是结构性存款实际成本较高,推动整个银行业揽储成本上升,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 

2020年以来,结构性存款市场监管趋严,监管层对市场进行了大范围的整顿工作,经过整顿之后,结构性存款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模下降 

监管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给出明确的压降指标,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之前规模压降至年初规模,年末要压降至年初的三分之二。截至2020年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4万亿元,同比下降32.88%,较4月峰值下降46.93%,此后规模也一直呈小幅下降趋势。 

2.部分银行停发结构性存款,互联网渠道被叫停 

发行结构性存款的银行需要具备衍生产品交易资格,而且是普通衍生产品交易资格,如果只具备基础衍生产品交易资格,是不能发行结构性存款及理财产品的。2020年以来,没有资格的银行纷纷停发结构性存款。 

此外,互联网存款被叫停,所有的存款产品只能通过银行自有平台销售,互联网存款成为历史。 

3.结构性存款设计更加合规 

过去市场上有很多“假结构”产品,有的是背后没有真实的衍生产品交易行为,有的设置了能极大概率拿到最高收益率的规则,这种“假结构”在过去几年也受到了治理。 

2021年年中,保监会对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开出天价罚单,罚单金额分别为11450万元、6920万元、4100万元,违法违规事由大多为理财业务,其中都涉及到发行虚假结构性存款行为:民生银行“发行虚假结构性存款产品”,浦发银行“结构性存款未实际嵌入金融衍生品”,“结构性存款产品衍生品交易无真实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 

从近两年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收益设计来看,要比以前合规很多,能100%拿到高收益的产品比例大幅减少。这对普通个人投资者的要求提高了,购买之前需要搞清楚产品的收益规则。 

4.收益率下降 

近两年结构性存款收益率持续走低,2023年2月,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为2.78%,同比下降30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39%,同比下降23BP。结构性存款乱象很多,但最大的问题还是“高息揽储”,所以不管是压降规模还是整治“假结构”,目的都是为了让结构性存款成本降下来。 

当然,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下降,一方面是监管驱动,另一方面也是银行自发降成本的结果,和同期限的普通定存相比,结构性存款的成本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