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二十年,投资啥生意一定不能赚钱?

发布于: Android转发:78回复:212喜欢:320

最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明年经济形势会怎样?何时才能好转?会不会像日本一样失落二十年?

我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以前在雪球上聊过,即便在日本失落的时代里,做得好的生意也为股东赚了大钱,例如朝日啤酒,日烟。。。如果依然不放心,那我们今天就反过来想想,漫长的宏观困境能不能让哪些生意一定亏钱?

普遍认为受衰退负面影响最大的生意,是奢侈品,高端商业地产等等离“刚需”更远的生意。因为这时吃泡菜上廉价网站看起来才是“刚需”。买奢侈品,逛高端购物中心之类与生存无关的需求,似乎只有高速扩张钱多人傻的时候才有。衰退了,这方面的需求就应该消失得很快。

比如非必须的箱包,以爱马仕为例,它在日本的需求消失得有多快呢?


2010年爱马仕在日本的营收4.53亿欧元。


2022年11亿,相当于2010年的2.43倍。

又比如更加非必须的腕表珠宝,以LⅤMH的腕表珠宝部门为例:


2003年在日本销售收入0.8亿欧元。


2022年11.6亿,相当于二十年前的14.5倍。同期,日本的人均GDP从3.5万美元下降到3.3万,人口从1.28亿下降到1.25亿。。。

再比如非必须的高端商业地产,以三井不动产为例:


二十年前它每半年派息3.5日元一股,最新的半年派息是35日元一股。。。


看来人性中对美的向往,就算在失落时代也不会变。宏观经济对于投资生意而言真没那么重要~即便是做高端商业地产品牌和奢侈品牌这类生意,要点也不是操心宏观经济会不会失落二十年,而是操心二十年后,你还是不是受人向往的品牌。

好吧,生活不会是时时刻刻只做重要的事,从不浪费时间讲废话。今天就再来浪费时间聊一次宏观:

假如有一个漫长的失落时代,那核心问题会是什么?是资源不足还是需求不足?

古人有一种错觉,总觉得如何分配稀缺资源是大家过得更好的要点。所以一旦发现有人追求那些对生存而言可有可无的东西,会强烈反对~或许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限制别人干不务正业的傻事=保护自己的利益。

然而世事出人意料地神奇:如果所有人都只追求对生存“有意义”的种地活动,那结果只能是,几乎所有人都去种地大家才勉强活得下去。。。

只有当很多人“不务正业”,自由地追求享受,才会有自由创造,自由发明。结果是有一天,1%的人种地,就可以够200%的人吃。这种效率甚至还可以继续提升下去。因为人的创造潜能一旦被释放,就没有止境~例如,有人已经搞出了不种地,也可以吃上面包的办法~用碳减排捕集的CO2去制造面粉。。。

过去两百多年来的经济飞跃,既是自由发明的结果,更是自由享受的结果。这是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没有需求哪有供给?当然,要有效连接千奇百怪的自由选择,还需要一个叫做市场的网络。

所以结论似乎应该是,支持别人的自由选择=支持自己的利益。要想过得更好,需要的是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限制。

以上这些关于宏观的个人看法既不重要,也有可能是错的。但我一点也不为宏观担心。我相信世界上聪明能干的人太多了,我想错了的事情,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间都能解决。最终每一个在自己的独特向往中快乐前行的人,都将活出一片奇葩天空。汇聚起来,会是壮丽的繁荣。

祝大家新年快乐,多多发财!

精彩讨论

宁静的冬日M2023-12-31 23:29

1.就以LⅤMH的腕表珠宝这个奢侈品为例,亚洲除日本以外地区的人口有44亿多,相当于日本的35倍,但总消费金额不到日本的3倍。这是因为日本的基尼系数比其它亚洲国家高太多吗?实际上正好相反,日本是亚洲基尼系数最低的国家之一。。。
2.另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是,上次我在雪球上讲过朝日啤酒,2002年净利润147亿日元,2022年净利润1517亿。有一个朋友就提出疑问说,你这是中档消费品,受衰退冲击小,经济差奢侈品公司受冲击那就太大了。今天才举了奢侈品的例子。。。
看生意不能凭“自上而下”的想像。没有哪个卓越的生意是盯着基尼系数,宏观数据这些东西做出来的。
爱马仕,LⅤ的价格都挺高,但用户向往它们,并不是因为它们的价格高。朝日啤酒,可口可乐的价格都挺低,但用户向往它们,也不是因为它们的价格低。而是因为,这些品牌都通过长期的努力,无数细节上的创造,为用户带来了独特的体验,所以才有独特的价值。
盯着宏观经济做生意,就跟盯着竞争对手做生意一样,做的都是没有为用户创造独特价值的事,这样的“普通”,才很难赚钱,很容易破产。既然做生意不该这样做,看生意也就不该这样看。
往深处看,投资那些卓越的生意,这样做有好处~如果遇到失落时代,也能赚钱。如果遇到繁荣时代,能赚得更多。

cowboy88992023-12-31 19:11

可惜的是,“工业******斯巴达******主义者”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只有炼钢炼铁,去工厂拧螺丝,面朝黄土背朝天,才是真正的实体经济。

0笨笨02023-12-31 18:14

可惜在有的地方,总有剩人以自己的观念去定义别人的好恶,自由有所缺失。

远离夕阳价值陷阱2023-12-31 16:12

奢侈品和普通消费品是不同的,奢侈品不看经济周期,看的是基尼指数,贫富悬殊越大,奢侈品生意越好。普通消费品还是跟随经济周期波动的,必需消费品波动小点,非必需消费品波动大,经济周期差普通消费品公司倒闭很正常。

余生的江湖2023-12-31 16:46

多从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去考虑生意,比担心和预测“宏观”更有价值。

全部讨论

奢侈品和普通消费品是不同的,奢侈品不看经济周期,看的是基尼指数,贫富悬殊越大,奢侈品生意越好。普通消费品还是跟随经济周期波动的,必需消费品波动小点,非必需消费品波动大,经济周期差普通消费品公司倒闭很正常。

可惜的是,“工业******斯巴达******主义者”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只有炼钢炼铁,去工厂拧螺丝,面朝黄土背朝天,才是真正的实体经济。

2023-12-31 18:14

可惜在有的地方,总有剩人以自己的观念去定义别人的好恶,自由有所缺失。

2023-12-31 16:46

多从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去考虑生意,比担心和预测“宏观”更有价值。

第一个有关奢侈品的例子,难道不是只说明,有钱人不受经济衰退影响嘛?因此就算要照搬,也不能买茅台,只能买$法国CAC40ETF(SH513080)$ 了。
第二个商业地产的例子,则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两种主权货币是否可自由兑换。如果可自由兑换,那么商业物产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全球配置,各类类固收生意。
三井物产投资有大量海外物业,并且还投资非地产项目,比如2021年还收购了全球第六大租箱公司 $CAI国际(CAI)$ ,(很快brookfield 也去收了 $特里同国际(TRTN)$ )因此这个例子也并不能说明经济衰退对该国商业地产没有影响。更不能说明没法全球配置的国内物产公司可以不受影响。
大量日本公司的海外分部收益都超过国内。分析的时候不分开分析就比较扯了!
因此日本衰退行业的经验,不能简单照搬。

2023股市结束了,祝各位素未谋面的球有2024一路长虹

2023-12-31 17:46

所以结论似乎应该是,支持别人的自由选择=支持自己的利益。要想过得更好,需要的是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限制。
总是从您这获得智慧

01-01 12:04

最后那段说的太好了,不去限制别人的自由=支持自己的选择权利。
世界才会多姿多彩!

01-01 08:01

日本失去的30年,人均3w美金的gdp没失去,还有庞大的海外市场(欧美日)为日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利润。。。中国现在的国际环境和日本也不同了。。。

2023-12-31 16:26

好文,三观正 想起了一个词 "斯巴达工业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