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伤疤—烂尾楼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叠加城市化进展神速,以及M2货币供应量增加,产生了房价全面大幅上涨的形势。在经济整体平稳向上,积极发展的态势下,也有一些城市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烂尾楼现象,这一个一个烂尾楼就像是人的伤疤一样。

1.烂尾现象较为严重的城市

首当其冲的是具有烂尾楼之都的河南省南阳市,此外,还有云南省的省会昆明市,以及海南省,今年的网红贵州省独山县。虽然烂尾各有各的原因,但整体来看都是地方官员想借助某一个契机,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在负债过重的情况下产生的严重后果。其中河南省南阳市是因为该市获得了全国农运会的举办资格,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昆明市市委书记仇和出于政绩进行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贵州省独山县花光400亿想要打造旅游经济。

2.烂尾的严重后果

烂尾楼并不像表面看起来的,稍微整理一下就可以投入使用。大多数烂尾楼可能存在设计不当、建筑老化,工程质量不达标,甚至有些严重的土地权属还有问题。此外,烂尾楼后面可能还有巨大的债务问题以及债权纠纷。所以对于大型的品牌开发商来讲,接手烂尾楼要比新购地再建新的商品房,要复杂麻烦的多。

3.原因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中央财政陷入了财政危机,很多情况下中央需要向地方借款。1994年,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分税制的实行是中国财政秩序为之大改,中央财政重获活力。中央将税源稳定税基广义征收的税种,大部分上划消费税也关税,也为中央固定收入企业所得税,按纳税人隶属关系,分别归于中央和地方增值税,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按75:25的比例分成。

地方大员GDP是非常重要的考核因素,那么如何激活一个地方的经济呢?传统来说,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消费和出口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大量拉动的,因此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投资。处于金融财政稳定安全的考虑,只有省政府才能发行地方债。那么承担更多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地方政府要如何发展经济呢?很多地方政府成立了融资平台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发行公司债,但是这类公司由于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司,首先不像上市司一样,财务清楚透明,再次也不像普通的公司承担赚钱的业务,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更大程度上是要考虑如何把盘子做大。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有地方政府都在采用,与房地产公司合作,大力利用房地产公司的资金开展基建投资等活动,与此同时,用商业住宅作为补偿。这样的合作,如果成功就是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两败俱伤,而且会导致开发商资金链断裂,产生大量的烂尾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