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之合纵连横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

网页链接

美中两国与齐秦两国,颇有相似之处,当今世界合纵连横之势更是非常明确。

本文无意yy或者影射中国将胜出,而是看看我们过去经历了什么,未来的可能方向。

一、美国失速核心在科技

2008年后美债的失控,核心原因是科技创新的降速。美国在科技进步上的速度远远低于1984年个人PC及90年代开启的互联网带给美国的生产力提升的速度。为什么90年代的美国那么美好,经济政策上固然有很多说法,但更重要的可能是PC和互联网。

那个时代,中国严重落后。90年代中国连固定电话都普及不了,有个教授建议不要搞互联网,先用十年时间普及电话,然而再用20年普及互联网,呵呵。没想到国内的PC,虽然是组装的,迅速赶超且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互联网也基本形成和美国分庭抗礼的局面。

进入21世纪,苹果手机、特斯拉是美国新培育的科技增长点,但很不幸的是,这两块中国人赶超的速度更快,智能手机与电动汽车基本在全球形成了碾压态势,已经不是分庭抗礼了。

2023年,美国人又讲了AI的故事。

这个故事看起来真的很美好,包括年初的Sora,我还真以为AI已经强大到可以理解物理学定律了。但是苹果放弃造车揭开了这个遮羞布,马斯克的自动驾驶更是迟迟无法落地。一个L3级的辅助驾驶实现起来都这么困难,我们预期中的人工智能L5级自动驾驶肯定是遥遥无期了。

所以,美元黄金价格,就是从今年2月开始狂飙,代表着美元的实质性贬值,也代表着AI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远低于预期。

二、布雷顿3.0体系与合纵连横

布雷顿3.0体系是瑞信的一个明星分析师在2022年提出的,当时虽引人入胜,但大家大都当成小说看,并不真信。但事情的发展越来越按着他两年前的分析行进。

他的核心观点是:布雷顿3.0体系将打破美元-石油的信用体系,而呈现出一种锚定大宗商品的,中美两国货币在各自体系的双循环

从最近的欧洲之行与北方朋友来访,也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们正在打造一个欧亚大陆的连横循环体系,独立于美的大西洋合纵循环体系

SWIFT系统服务国家有170多个,参与银行1万家;中国2012年推出的CIPS系统,截止2023年底,服务国家111个,参与银行1500家。如果美国拿SWIFT做武器,我们的备胎已经准备好了。而且如果脱钩,参与的国家和银行还会增加,因为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产业链。用黄QF的话说,谁掌握供应链,谁才是王中王。

到2023年,中国对外贸易中已经有14万亿是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已经占到进出口货物总额的三分之一。

三、过去的和现在的

2023年,也是因为AI的故事,美元维持了强购买力,在美元加息的背景下,全球货币都需要贬值。所以2023年对资本市场、地产市场以及整个实体经济,都非常痛苦。在美元强势的大背景下,为了保住汇率,我们不得不采取通缩的政策,导致全年CPI都基本处于负值区间。

这就是我提出的,为什么地产市场这么差,还要限购?为什么这么差,还不降低首付和利息,还不上财政政策?中国其实是在等,等美元的降息周期,或者美元的实质性贬值。

现在等来的结果,看上去非常好。

美国国债今年到期9万亿,利息1万亿,财政收入不足5万亿,预计2024年美债规模会达到40万亿,是GDP的1.7倍。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会有三个选择:一是美元贬值;二是美元加息;三是提高关税。

美国的选择是:全选

美国既对大宗商品实质性贬值,又保持高利率从日韩等国收割,同时正在提高关税,以后会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只有一个结果:滞胀。这就是尼克松时代面临的问题,那个时代也是个科技创新停滞的时代。

所以中国强忍着通缩之苦,强忍着对全球其他货币升值之痛,就是死死咬住美国。

现在,人民币兑美元开始了升值预期,那么,我们也可以印钱了。

这也是4月底会议从“三大工程”转向存量房收购的原因,前者是财政货币同时用,后者已经不需要财政政策,只需要QE即可。

四、未来推演

《赤字迷思》这本奇书里提出了一个天才的理论:

“第五个迷思是,赤字使美国依赖其他国家。这个迷思让我们相信,像中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对美国有巨大的影响力,因为它们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政客有意无意地虚假宣传,并常常将其作为搁置急需资金的社会民生项目的借口。有时候,这些人还把这种迷思比喻成不负责任地办理外国信用卡。这就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美元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来自美国。我们也不是真的从中国借钱,而是向中国提供美元,然后让他们用这些美元换取一种安全的、有利息的资产,即美国国债。这样做绝对没有任何风险或危害。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按键操作立即还清这些债务。将我们的未来抵押给其他国家也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可能是出于不理解主权货币的实际运作方式,或出于政治目的而故意曲解。”

内债不是债,只要人还在;

怎么,外债也不是债了?

你买我们家东西,真的就可以只打个白条?

美国国债2024年必然会出现问题,美国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贬值、高息和关税这三个选项统统打钩。

我们还是得承认美国大哥的身份,那么全球都将走入滞胀。

随之而来的是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毕竟你持有人民币,是可以买到手机、电车、光伏以及衣服袜子这些生活必需品。芯片那东西,饿肚子的时候不是那么重要。

这就是日元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化的历程。

2023年11月开始,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超过日元,才刚刚稳定的成为国际支付第四大货币。

再往后推演,中国可能面临黄金十年,中国也将面临广场协定的危险。

货币只是表象,主权货币的背后还是主权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你能创造价值,你的货币才有价值

未来美国会全面收缩,共和党人从来都是美国优先(回顾历史,发起重要战争的都是民主党人),特朗普上台一定会把墙建的更高,把关税提的更高。

正如美苏争霸的70年代,苏进美退。

再往后,就看谁能发明第一台“PC”了。在十年以后,就是谁的“AI”更强了,就是我们自己提的“新质生产力”。

各位,不是AI,不是出海,不是高股息,那都是表象,是人民币资产。

全部讨论

先赞后看

05-19 10:47

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