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乙学习笔记(十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散户乙,雪球大V,价值投资布道者,久闻其名。之前只是听说若干年来他在泸州老窖中国神华上取得了非常令人惊叹的收益,但具体的投资思想并不太了解。刚好热心的球友把他的发言汇聚成册,方能系统看到他的投资体系。

下面摘录一些散户乙文集的读书笔记,有输入和输出,更好地辅助学习。

1. 关于PE的讨论

进入股市的人,不看PE是一个阶段。知道看PE高低来大概判断这个公司贵不贵是第二阶段。了解PE的内涵,通过PE了解公司的不同价值,是第三个阶段。

有甲乙两个公司,他们的PE都是15倍。如果仅看PE的话,这两个公司在市场上是一样贵的。

但甲公司的总市值里,没有负债,却有大量留存现金,大量有可能增值的股权投资,优质的不可复制的越放越值钱的生产资料。

而乙公司的总市值里,有近一半的负债,有大量不知能否收回的应收款,他的生产设备,原材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变成废铁和过期变质以及贬值。

如果不仔细看,只看PE的话,两公司是以同样价格在市场出售,具有同样的投资价值。如果细看,我们就不难发现,如果甲公司15倍PE是合理的,那么乙公司7倍PE都太贵。

但我经常在讨论中看到投资者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乙公司只有10倍PE,比甲公司的15倍PE严重低估。

2. 随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承受力的增加,资金也随之增加,房子早就买了几套,如今账户每天的资金波动都有几百万,可我完全没什么感觉,甚至都懒得看。因为我已经深刻的理解:要想获得企业的一部分收益,就必须买它的股票,而股票价格是波动的,账户的资金也就必然波动。在投资结束前,对每天账户的数字变化最好别太当真,他就是一个数字。为什么当初我为自己资金少而懊恼,而如今却觉得是值得庆幸的?因为我已经懂得,超出自己能力的财富很难驾驭,如果90年就给我几十万几百万投资股票或者做生意,以我当时的经验和阅历以及承受力,很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3. 一个陷阱(2019.8.29)

一个企业再好,不会发展到天上,所以长期投资一股收益有天花板。

好企业都会有一段快速发展期,如果价值投资可以抓住不同企业的这一快速发展期,收益就可以无限大。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就有了不断更换好标的的想法。

这种思维看似价值投资,但其实并没有深刻理解什么是企业的价值(增速不是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指标)。他们只是观察到短期市场偏好业绩增速快的股票,本质还是赚市场的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同高抛低吸这一赚钱真理一样,是个陷阱。

4.判断周期是为了不自量力的高抛低吸(2022.2.7)

我曾经是个趋势投资者,特别热衷判断各种周期:行业的周期,股市的周期。

现在我才知道,这其实是投资还没入门的表现。

周期这个词,对不同行业,差异巨大。

比如对钢铁行业,一个周期下来,曾经浓眉大眼的武钢已经被宝钢合并了。曾经的优等生鞍钢,十几年后还没翻身。如果你投资入门了,具有这种周期性质的行业,就不要投资了。

再比如白酒,不说茅台,就是酒鬼酒,舍得这种小弟弟,周期过后摇身一变,还是条好汉。

如果投资入门了,低位买入后就不要再谈周期而色变了。

说到底,判断周期的目的是为了高抛低吸。那么,行业的周期与股市的周期叠加后会怎么表现?行业的周期顶就是股价顶吗?行业的周期底就是股价的底吗?

如果行业周期顶部确立时,股价其实已经跌了一大截。又如果,当行业的周期底部确立时,股价已经从底部涨了一大截,你的高抛低吸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一个经历过1929年股灾的美国投资者,一辈子都试图避免再次经历类似1929年的股灾,他的收益一定大打折扣。

有句话说:悲观者总猜对,乐观者总赚钱。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