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大上市公司应付票据下降23%,应付账款上升22%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宁德时代(SZ300750)$ $上汽集团(SH600104)$ 2023年,传闻很多超大型企业开始减少票据的签发,增加应付账款的规模。为此,我们对开票量前10名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看是否存在这一趋势。

一、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

为观察超大型企业今年上半年的票据行为,我们选择2022年末应付票据余额前10的上市公司,整理其2023年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变化,具体数据如下:

总体来看,这10家上市公司应付票据余额由2022年末的5966亿元下降至2023年末的4610亿元,下降23%应付账款余额由2022年末的1.78万亿元上升至2023年末的2.16万亿元,上升22%。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趋势。

再看具体公司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变化,10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应付票据余额出现下降,且降幅不小,尤其是建筑类的企业,此外河钢股份如果刨除信用证,应付票据也是负增长;而1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家应付账款余额出现下降,也仅下降8%。

二、银票与商票

再来看应付票据中银票与商票的变化,这10家上市公司应付银票余额由2022年末的5234亿元下降至2023年末的4097亿元,下降22%应付商票余额由2022年末的597亿元下降至2023年末的344亿元,下降42%。银票与商票的规模均在下降,且商票的降幅高于银票。

再看具体公司应付票据中银票与商票的变化,银票除上汽集团外均是负增长,商票虽然负增长的只有6家,但商票签发大户基建三巨头开票量大幅减少,导致商票的降幅远高于银票。

从前我们往往寄希望于应收账款票据化,以此来带动票据市场的持续增长,然而现实往往很骨感。由于监管有意控制银行银票承兑规模,因此应收账款票据化的关键其实在于应收账款商票化,然而目前没有看到应收账款商票化的清晰路径,似乎该不该发展商票都成为了一个问题。

想了解更多票据相关内容,快来关注票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