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亚迪的梦想日发布会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5回复:211喜欢:60

很多人,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或者真正的法子内在的低认知,认为比亚迪这场发布会没什么东西。我是搞技术的,在我看来这场发布会并不是面向普通用户的,看看冰箱彩电沙发投影这种玩具的,而是面向同行的肌肉秀。大概解读一下:

1、最大的亮点是璇玑。名字起的真好。我一直说,$比亚迪(SZ002594)$ 要做的智能化和新势力是不一样的,新势力考虑的是用智能化把把自己车卖出去,比亚迪考虑的是,我现在卖的这些车要用什么样的智能化基座打通。

璇玑这个智能化基座,可不是一个什么transformer 占用网络,bev这种东西能够比拟的。这个东西只有感知和控制深度融合之后才能诞生,也就是智电一体的概念。这背后是大量工程问题的解决以及大量接口,协议的标准化过程。可以不严谨的类比为e3.0平台,把电动化的集成做到了极致,璇玑基座,意味着比亚迪有能力为各个层级的车型适配不同的智能化方案!目前,包括华为在内的所有友商,不具备这个能力,底层基座打通后:数据标准化,传感器标准化,接口协议标准化。比亚迪的智能化技术迭代将远超友商,成本也将低于友商。可以说,在未来的智能化竞争中,已经占领了先机。

2、第二大亮点,在车机生态。无人机库,解耦方向盘,生物掌纹,车载微信,ai语言控制大模型,这些看似散状的小创新,意味着未来一个庞大的车机生态已经露出了冰山一角。当有了璇玑智能基座之后,这些小创新有了土壤,就能快速发展。生态这个东西,初期都是不被感知的,当硬件接口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后,操作系统统一后,就能从“点状创新,发展为网状创新”。廉玉波的这个描述,没人重视,但是在比亚迪这其实已经遥遥领先。

发布会上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易四方侧停。很多普通用户高呼过瘾,其实这个功能,只是璇玑和易四方融合下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创新,如果比亚迪能形成开源的接口和开发平台,类似这样的创新,以后会以指数级的速度增加。

智能化的下半场,车机的生态开始浮出水面了。如果还只简单的以为只有智驾才叫智能化,就窄了。

3、比亚迪的营销。李云飞讲的好!比亚迪的这个汽车文化的概念格局高。这个赛道虽然要花很多钱,但如果能让大家都用起来,那用的人越多,收益越大。这个赛道,宣传上,叫做文化,本质上,叫做话语权。

企业不到一定级别,想做评价体系,做话语权,别人当笑话看你。类似$长城汽车(SH601633)$ 这样的货色,是不灵的。比亚迪走到现在要抢话语权了,从哪?从欧美抢。新能源时代,什么叫产品力,汽车需要什么,不好意思,中国人说了算,你不跟,没问题,你的产品会逐渐落后,没人记得。

比亚迪的这波50亿的营销,是顶级营销!

以上。

全部讨论

兄弟有空多讲讲具体的技术,要普通人一般常识能听懂的,反正我是没法表达的有说服力或者杀伤力。

搞赛道不如搞赛事,汽车文化不一定等同于赛道文化。电车文化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璇玑平台从底层革新是大进步没错,传播上一比吊糟,普通用户根本不在乎你说的一堆接口统一,可升级能力。普通用户只想知道我的车有这个平台会提升哪些方面,提升多少?用户需要知道量化的数据可视化的对比。发布会传播上搞得真烂

01-16 23:22

确实很多人不理解璇玑架构,这是底层技术,等于是安卓,IOS,软件可扩展,硬件可插拔,有了璇玑架构,比亚迪智能化软硬件就等于可以模块化选装,车型适配,迭代速度大大提升,成本大幅降低。

华为都自动驾驶了,还在这瞎吹比亚迪

我也是做技术的,帮楼主补充个例子。将来比亚迪四链的底层api接口会暴露给上层应用开发者,以接口A「视觉感知车道和对向来车」和接口B「易四方单轮转向」为例,开发者可以自己开发一个「掉头车道自动启动快速掉头」应用。call接口A返回可掉头时机和动线规划,call接口B执行小转弯半径掉头。类似基于比亚迪四链开放能力接口的应用可以有很多,类似苹果的appStore,比亚迪要做的就是基础能力的持续迭代优化,和应用的审核把关,也就是做平台和生态。大家理解了吗

难道比亚迪会有开放平台这种东西出来?

01-16 23:20

发布会挺好,重新定义了智能化,智能化是整车的智能,就像人的大脑能感知身体各个部位,并有学习和改进的能力,不是加个传感器,加个摄像头,加个雷达,配上一个算法就是智能化

比亚迪超算中心提供算力,,ai大模型已经链接硬件软件全部贯通。太牛逼

01-16 23:20

芒格没说错,王传福是杰克韦尔奇+爱迪生

01-16 23:05

今晚最有深度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