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否极泰来,绝处逢生,反败为胜,扭转乾坤是陶朱公范蠡一剑封喉的独传绝技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22喜欢:0

一个原始,朴素,理性,长期,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以清算价格,蓬低吸纳,囤积优质央企国企有充裕现金流的行业龙头,垄断企业的 99 家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神奇之旅,奇观妙思,“旺财,添丁”见闻录之 2篇!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自知非王候者,心平气和从容的坐山观虎斗,君子惠尔不费,左右逢源,坐收渔翁之利!王石确实为时代枭雄,有着崇高的江湖地位,和强大的政商朋友圈,英雄暮迟,江山代有豪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万科屹立于时代风口,股本自然增长240倍(送股和转增股本),现金分红近千亿人民币,前卅年无可争议的全球优良品种的黑底白花巨乳的高产荷兰奶牛🐄!为了保持职业经理人的强势地位而设计的分散股权结构,在王石老板强势时,觑逾者不敢踏雷池半步,胆敢冒犯的君安证券张国庆大哥虽然被无情击退,利益之所在,一定会引起更多豪杰的非份之想,像范蠡一样,观察吴王夫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音容笑貌,起居饮食,迎来送往,言谈举止,甚至于夜生活,向保险公司精算师一样用收集到的全部大数据来计算一剑封喉的最佳时机!范蠡老财神最大的思想之光就是在于能从容不迫战胜人性的最大弱点,适刻而止,功成身退!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作为万科的原始股东,以目前万科的处境,也不便在发表什么言论,文章!只是一字不差的原文转载刊登于2000年10月份出版的《B股市场——等待挖掘的金矿》上册155~159页。是笔者三十多年来对万科公司的观察,思考,建议,记录的一个片段,以下是廿三年前的原文全文转载,贻笑大方】万科B股的投资价值
曾有一位经济学者指出,中国的民营企业是一棵长不大的老树。于自身基因缺陷,树初长成即现老态,定型,失去生机和活方。从这种意义讲,企业的持续经营和生命周期的决定因素不应仅仅归等于环境,自身因素是第一位的。适者生存的法则时刻都在警示着企业家。分析深万科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投资人可以清晰地气氛一个充满曲折和坎坷的躯体强劲的生命脉搏在跳动。
一、经营思路三次重大调整,股价三次腾飞
第一次高速多元化向单一房地产集中。从84年万科企业股分有限公司成立,主要依靠摄录象器材的进出口贸易起家,后来进行来料加工。到88年,万科的净资产从零迅速增加到1300万元,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88年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800万元同年在深圳市政府的土地召开招标中,以2000多万元竟得荔泉地块,开始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
第二次调整,由房地产多种类项目开发向住宅开发集中,92年万科发展上海城市花园取得成功。开始看好居民住宅长远和稳定的发展潜力。万科在多元化经营中明确了以房地产特别是住宅为主导产业,集中精力完善“万科城市花园”品牌。95年开始将五个贸易公司合并为一个,96年转让深圳怡宝蒸馏水公司。当年产量10万吨,为中国最大的蒸馏水厂,市场需求以60%的速度增长,盈利很好,转让需要极大的勇气。但为了将资源集中到房地产项目上来,可谓壮士断臂。不再涉足风险较大的写字楼,别墅、商场等项目,将部分在建或停工的写字楼通过修改设计或项目交易调整为住宅。96年用法人股股权置换荔景大厦,万景花园楼盘,把不能交现的法人股股权置换别人住宅。都是将资源集中的行为。
第三次调整投资地域:集中力量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沈阳等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域经济中心进行规模开发。万科91年开始跨地域规模经营,在上海、天津、青岛等12个城市开发地产项目。
当时万科得益于深圳特区的开放政策和市场环境,已初步奠定了行业基础,由于深圳因开发过速而市场空间极为有限,为寻求新的利润来源,利用当地市场刚刚开放,竞争者尚未跟进的时机,在这些城市的新开发区获得大块土地建设住宅小区,以规模经营降低成本,获得了较好的收益。斗转星移,95年底把投资重点移至深圳,取得丰厚回报,97年确定深圳、上海、北京为投资及利润中心,以上调整都是基于市场因素,如移师深圳主要是基于当时房地产已走出谷低,私人购房率全国最高,投资回报也较高的原因。三次调整如同三大战役,逐步缩小包围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万科的实践模索出:企业要搞专业化,不要分散资源。企业对自身的专业方向明确的越早,资源就越容易集中,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之上的规模化使越容易形成,从而确立自己在相应领域中的领导地位。王石董事长已深深认识到一点,喜欢拿北京的四通集团和深圳的三九集团作比较,它们差不多都在84年成立,这两家企业从市场规模和影响力来看都比万科要大。认识到不足,并努力赶超,正是企业希望之所在。
二、品牌价值:每平方米至小多卖1000元以上
万科集中资源所要做好的一件事中的大半件事,无疑就是要做好“城市花园”品牌。如果说当初万科选择以“城市花园”为品牌拓展市场,那么今后做这一品牌已无法选择。经过数年经营,这一品牌的价值已成气候。王石说:“如果仅用钱来衡量,那么‘’万科城市花园‘’要比同地段的同类物业每平方米至少多卖1000元以上。”据介绍,“万科城市花园”虽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市场需求表现出各自特色,但其核心要素始终保持相对统一:
——以拥有稳定收人、讲求生活品质的中等收入家庭为目标客户;
——小区规划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设计以满足人的舒适需要为第一,先室内后室外;
——以售后服务增加物业的附加值。
物业管理即是“万科城市花园"品牌的重要支撑之一,同时亦渐渐“分化"出来独撑一片天,如深圳万科物业管理公司已名列行业前茅,通过竞标提前介入深圳鹿丹村、桃源村大型微利房小区的管理,开始为万科拓展物业管理市场做准备。
经过数年演进,万科的优势“只有”物业品牌和物业管理了,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来说,也许专业化的程度取决优势的唯一性。
三、股本结构特殊,业绩稳定优良,实力财团觊觑
总股本545537481 (百分比%)
国有股 52586938 9.64
法人股 57915076 10.62
A 股 313280331 57.42
B股 121755136 22.32
十大股东: 百分比%
1、深圳特区发展(集团)公司(国有股) 35045052A股 6.42
2、添发庆丰(常州)有限公司 26920150A股 4.93
3、深圳投资管理公司(国有股) 17541883A股 3.22
4、列元生(香港居民) 13541280A股 2.48
5、邓普顿发展市场基金 11240353 B股 2.06
6、邓普顿龙基金 7958208 B股 1.46
7、charm yield LTD 7147369B股 1.31
8、Taurus co LTD 6252155B股 1.15
9、君安代理 6179485B股 1.13
10、万科企业工会 5895078 A 股 1.08
万科99年中报显示总资产43.42亿元,股东权益20.73亿元,每股净资产4.18元人民币,折合港币3.9元左右,在连续多年对问题资产清理之后,资产的内在质量非常优良,如三年以上应收帐款只有区区448万。万科城市花园的品牌效应使万科房产不愁销路,并成为国内地产市场最著名的开发商之一。每年收益可观而稳定,每股收益0.4元左右,分红利息通常是十送1派1,即保持股本的持续扩张,又及时给股东现金回报。
万科B股今年3月10日最低价1.18元、11月2日1.9元港币都是由于邓普顿基金调整投资组合,而B股市场成交希少,大量沽盘自然引发连续下跌,这并非是外资看谈万科,而是有更好的投资,如日股年初强劲上升。港股整个11月份劲升30%,巨鳄退出却也给芸芸众生创造了难得的获利机会。
特发公司同样以第一大股东身份控股深特力(总股本220281600股),159588000股占72.45%。深国商(总股本220901184股),42035328股占19.03%,由于特发为下属发展财务公司向陕国投借款200万美元提供担保,到期后不能偿还。为其担保而被结冻的深国高法人股2383.48股,占10.4%已于99年3月结冻。将委托深圳阳光拍卖行于99年12月15日拍卖。有迹象显示特发公司会收缩战线,集中力量发展一家上市公司。
添发庆丰(661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下同)为香港上市公司,近年来活跃于香港股市。透过chim star控股庆丰金(501)58.4%。又透过庆丰金持有鑫成金属(993)51。47%。为取得香岛印染(172)拥有的葵涌宜合道一块地皮,发展综合商业大厦。97年不惜斥资5.1亿港元,向铭投资(666)购入33.71%香岛印染(172)股份及32%的可换股债券,每股作价19元。添发庆丰同时活于大陆市场地产市场。和有色系关系密切。完全有能力全面收购万科。现时只持有万科4.93%股份,而不超过5%意味深长。
传闻近期增夺万科的华润创业(291)为老牌中资华润集团的窗口公司,贵为恒指成份股。实力雄厚控股五丰行(0318)、华人银行(0655)、北京置地(1109)。其中北京置业持有的北京华远,为北京最大物业发展公司之一,是一级综合开发公司,拥有土地储备 250万m2,可建楼面积450万m2与万科存有一定的互补作用,为万科进军北京住宅市场提供难得的机遇,相得益彰,更关键的是王石曾表示欢迎有实力的大股入主万科。使万科业务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万科现有B股1.2亿股,今年3月10日最低1.18港元,11月2日最低1.9港元,假设以平均2港币收购全部B股,仅需耗资2.4亿港币,即可持有万科22.32%股份,成为最大单一股东可以支配万科43.42亿资产,财务杠杆比例明显,何况万科今年将配售股份85434460股,配股价6-11元。预计集资5.126-9.398亿元。加上今年利润,每股净资产可达5元左右。由于收购价2元低于净资产5元有三元差价,将产生3.6亿元溢价收益。按香港惯例可计人当年收益。按中国会计准则则可分十年滩销,每年可计增加利润3600万元,对于国内上市公司也是一笔不少的稳定收人。以万科历史看每年每股都在0.4元以上,以一半分红现金回报也有10%已是一项非常稳健的投资,何况万科每年都会高价配股,股东权益自然水长船高。最可观的是利用万科城市花园,知名品牌顺利进人国内房地产市场,并得到了以王石为首的精英管理层。这种无形资产更不是靠多投入就必然取得的。
如果考虑到A、B股同时操作。由于流通A股有31328万股每上升一元,理论上计算即可帐面盈利31328亿,就足够收购全部B股之用。深万科一度在8元左右有长时停留,是建仓的好进机,因为万科内在质量和市场形象与中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市场有很大的号召力,这里权当与大家闲聊。
和黄拥百佳、万科配万佳
巨无霸和记黄浦通过百佳超市牢牢的控制着香港零售市场,因为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资金需求量巨大的企业,需要银行界大力支持,而零售业恰恰能够产生巨大的资金周转量,为公司在银行赢得了主动。95年万佳2.5亿,96年已达5.5亿,98年达8亿元。营业面积达5.5万m2,在深圳零售业居第二位,仅次于全球零售大王沃尔玛在深分店的业绩。在深圳,万佳目标是做到15至20亿的规模,然后走出深圳。王石对此早有“如意算盘”,将它推上资本市场。让它以自身的优秀业绩在资金的海洋中寻求大众的支持。即成为万科利润增长点,又不过多占有万科的资源。符合万科集中力量走专业化道路。

全部讨论

04-29 20:13

万科的股改游击战 创始人王石:有点地下工作的味道
2016-11-17 11:11 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王石萌生要将“现科”改造成为一个规范运作,独立经营的股份公司,但遭到上级公司的反对,王石后来回忆说,他们当时“有点地下工作的味道”。《深圳特区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通函》,媒体纷纷评论说,“这大概是深圳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了”。
凤凰卫视11月16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88年12月27日,《深圳特区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通函》,在那个股份制尚存争议的年代,如此大张旗鼓的“宣传”,一时间引来了各种质疑,更有人为此专门向报社写信,兴师问罪。实际上,此时距离万科的创始人王石萌生股份制改造的想法已经过去了三年,1985年万科的前身“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突然收到了上级公司“深圳特发集团”的行政命令,要求调走800万元美金,在被王石拒绝后,特发集团还曾两次试图调走王石,任命新老总,虽然最终并未被调走,但是正是这件事,让王石逐渐下定了决心,要将“现科”改造成为一个规范运作,独立经营的股份公司。1986年10月,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王石为此兴奋不已,当即递交了股改的申请,然而他的申请却被特发集团断然拒绝。除了万科之外,全深圳就只有金田、原野两家公司响应了试点文件,但也都遭到了各自的上级国营公司的反对。当时,由于大部分的国营公司长期依赖国家支持,缺乏危机感,所以都没有改革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市政府为了推行股份制,决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经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的李灏安排,秘书唐火照绕开了万科、金田和原野的各自总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不定期地约见三家公司的总经理,积极地“监督”改制进程,王石后来回忆说,他们当时“有点地下工作的味道”,然而最终这一“秘密”还是被特发集团知晓,为此,特发集团特派了一个请愿小组,到市政府办公厅强烈要求政府撤回股改文件,理由是政府无权“干涉企业内部的正常管理”,这样一来市政府只好暂时搁置了,万科股改一事。在接下来一个多月里,不甘心前功尽弃的王石,开始带头疏通各个层面的关系,最后由深圳市委副书记秦文俊,亲自去特发集团做老总的工作,后者才勉强同意了万科改制的要求。根据正规上市的要求,万科在正式发行股票之前,需要在当地报纸公开刊登《招股通函》,考虑到股票的敏感性,秦文俊再次出面表示支持万科,最终1988年底,作为深圳最大的报纸《深圳特区报》拿出了整个的第二版,免费为万科刊登招股书,这让市民们感到十分惊愕,媒体也纷纷评论说,“这大概是深圳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了”。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04-29 20:08

深万科000002——故事太长要分上中下的上墙角一只话唠 2024-04-04 21:51
从1984年以贸易业务起家开始,万科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一路走来已经整整40年,40年间毋庸置疑贡献了足够多的经典案例和教材。
到前阵子,这个中国房地产领域最知名的企业之一又一次站上风口浪尖。一方面是因为整个地产行业几乎难以挽回的不景气,能扛到现在已经十分不易。另一方面,任何一家企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总难免遇到问题。
俗话说得好,难时莫忘来时路。
------分割线------
1984年5月,万科的前身——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注册成立。创始人王石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倒卖玉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成立后,倒卖的货物改成了各种电子设备,是当时深圳经济特区的摄录像专业器材供应商。
1986年,现代科教决定进行股份化改造。1987年,公司更名为“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
1988年12月28日,经批准同意,现代企业股票公开发行。《深圳特区报》以整版篇幅刊登“招股通函”,是中国第一份按照国际惯例在报纸上公开刊登的招股通函。
本次股票发行,现代企业向社会发售2800万股,每股1元,募资2800万元,同时以净资产折股13,246,680股,国家股折为794.8万股,企业股折为529.8万股。发售完毕之后,公司共计4124.6万股。这一年,也是万科正式进入房地产领域的第一年,以2000万元的天价竞得深圳威登别墅地块,楼面地价高过了周围住宅平均售价。
万科的股票发行推进难度比想象大得多,第一位买万科股票正是王石自己。为了打开销路,证券公司还到深圳大学去推销。第一位被说服掏钱购买股票的大学教授,像劳动模范一样被报纸报道。
据王石后来回忆,当年,华为对万科的推广小组热情招待,老总任正非详细地询问了股份制的内容,不仅认购了20万股,还解释说公司流动资金有限,本应该多买一些。
(香港K金大王胡楚南购入的,中国第一张1988年发行的外币普通股股票,唯一的用英文填写股东姓名的股票。万科的这张股票,比1991年中国股市推出B股早了3年)
1989年1月28日,离春节还有九天,《深圳特区报》公布,“万科首期股票昨日全部售罄。”
------分割线------
1990年,民众对于股票这一事物的认知早就发生变化,市场形势完全不像之前。3月,深原野公开发行股票时,可谓盛况空前,不得不派出警方到现场维持秩序。
1990年4月底到6月底,深圳股票市场发展迅猛,万科的股价从1.3元涨至7.5元,涨幅476.9%。随后,市场热情引发黑市乱象,导致潜在风险,政府不得不颁布文件整肃市场秩序,又频繁收紧交易限价,加征印花税,一套操作下来,1990年11月股市行情急转直下,人心浮动、惶惶不安。深圳5月向北京提出申请证券交易所,一度遭到民间质疑。深交所赶在12月1日鸣锣开市,硬是抢在了上交所的前面。
12月下旬,市政府召开记者招待会安抚人心,明确搞好证券股票市场和股份制的试验。定心丸一下,1991年1月2日,假期后第一天,全市场大幅反弹。全日成交额为710万元,比上一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大幅飙升四倍。但不到一周时间就掉头向下。1991年4月22日这天,深圳证券市场竟零成交,在全世界股票交易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
我们原本要讲的是万科的故事。有关深交所以及中国股市在初期的一波三折随后单开一章。

04-29 15:08

【倪尧龙2024年4月26日对万科企业(A000002,H02202)前景的判断】财团的判断是:
1、中国房地产不存在供应严重过剩;
2、房市的兴衰,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房市低迷是经济增速复常中的梗阻;
3、政策需要进一步松绑以释放潜在的需求;
4、合理的债务重组,需要大股东拿出股权和其他财产来补偿债权人。一旦房价稳定下来,我们认为被压抑的需求将会回归因为过去三年的房地产价格下跌周期导致人们推迟购买。由于许多房地产企业已停止购买土地和建造房屋,从而减少了供应过剩。在楼市低迷期间,中国开发商的新屋开工量下降了58%,远高于同期按面积计房地产销售37%的降幅。这种“去库存”可能会使国内住房的库存水平明显下滑!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起来就两句话:
1、房地产还有机会,开发商也还有机会
2、机会的前提是,职业经理人团队必须洗心革面,仰制日益膨胀的个人欲望,壮士断臂,才会有机会,就像万达。
所以,房地产的重重危机,对于40元次以上高位离扬的股东,阿拉伯财团,数字货币的新贵来说,却如此迷人,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机会。
包括万科,包括龙湖,包括滨江……
这一系列的优质房企,都是如此迷人和动人。
至此,对于地产的多空博弈,进入到了另一个维度!
基层民众已从坚定的看多信仰,转为坚定的看空信仰。
而现金资本,则开始彻底看多,进场收割!

04-29 10:38

(20240429,2202)近年,多次去佛山市禅城区万科金融中心和南海区桂城的万科金融中心。联系创办《大湾区·陶朱公·上市公司年报博物馆》的事宜,到目前为止,按照万科的所谓程序,还未得到所谓的大区经理的接见!在笔者看来,万科作为深圳最早的老八股,30多年来长期受惠于资本市场,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房地产龙头大哥的硕果,当然也离不开当年以万科董事长王石为首的万科人共同努力,不辞劳苦,筚路蓝缕!当年人们还把股票,交易所当成资本主义堕落的象征,只有在电影里才看到的场景!当年笔者为推销股票,也是从交易所讲起,讲到口吐白沫,千辛万苦,才接触到一些只是想了解证券市场,了解股票的人,而很少有主动掏出真金白银的人,比现在推销安利产品,推销比特币,甚至于推销信托产品,保险产品,到脑白金,脑黄金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更加坚难尔矣!只是凭着坚定的信仰,描述着自己也没有见过的事情,就好象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万科1991年发行2,800万股A股时,王石董事长靠自己关找到深圳特区证公司(出身人民大学,曾任人民银行深圳研究所所长)廖熙文的包销600万股,中国银行深圳国际信托咨询公司代销600万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了A股的首次IPO成功发行!这么多对股票并不完全理解的股东,完全是凭着对王石董事长的信任。第二件事就是万科年薪千万的美女董事会秘书,居然取消了万科年度报告纸质板印刷!老股东也无法取得万科公司的纸质版年报!第三件事,笔者周围很多现金流充裕的人,在笔者推荐下买了很多买万科房子,由于一次缴款,可以享受多重优惠,每一高管都有一个优惠权限,售楼小姐巧舌如簧的告诉购房者,共享就可以拿到这些优惠,还有赠送的物业管理费!这些权限也变成万高管的一种额外创收,而且这种收入是按营收规模计算的,所以万科所有阶层的职业经理人都有扩大经营规模的原始冲动,尽管这早己经是一种行业潜规则,但是发生在万科身上,还是让笔者感到诧异!镇惊,失望!清华,北大,985,211这些高素质人才也不能脱俗,盖没例外!法律可以约束人的行动,道德可以约束人的心灵!历代君王,无论中外,都将法律刻于石壁,石碑之上,但法律总是要有人去执行,最重要是谁这权力去执行!赋予谁去检查执行情况?法律永远是不完善的,有漏洞可以钻,万科这么多聪明人聚在一起突破法律的约束也在情理之中。 【万科H股在港上市
新京报2014-06-26 09:18,万科B股转H股,历经一年多,终于修成正果。2014年6月25日上午,万科H股以介绍形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开市价报13.66元。截至当天收盘,万科H股股价为13.28港元,较开盘价下跌2.78%,较6月3日万科B股最后交易日收市价12.41港元,上涨7%。按13.66港元计算,万科H股市值约179.6亿港元。万科董事长王石、总裁郁亮携一众高管亮相香港联交所。近期遭遇“被逼走”传言的高级副总裁毛大庆也在其中,并与王石、郁亮等均有近距离合影。王石昨日表示,B股转H股有助于公司引入国际投资者。此外,王石还谈到,若近期无大的刺激政策即是新政策。房价如果继续上升,楼市泡沫一旦破灭,后果将比日本当年的情况更麻烦。】。 【2017年年报显示】万科资产1.16万亿,货币资金1747亿,存货5700亿。负债9700亿,其中4000亿是预售账款,3400亿是应付账款,银行贷款970亿。看得出来,那个时候的万科,空手套白狼,真的稳健。 【2023年年报显示,万科集团总资产约为15048亿元。万科集团期末的负债总额高达11019亿元,其中包括有息负债合计3200亿元,占总资产的21.3%,且以中长期负债为主导。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为624亿元,占全部有息负债的19.5%,剩余的一年以上有息负债为2576.3亿元,占80.5%。】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万科现在复杂、层层叠叠的构架,一切都是为了隐藏真实的公司秘密于大众视野之外,这是典型的内部人控制,就是要外部人摸不着头脑,无处下手,什么也不知道,无法开口!万科1988年10月31日由现代企业有限公司改组而来,以现代企业13,246,680元净资产折股13,246,680股,其中:国有股7,948,008股,占总股本60%,企业股5,298,672股,占总股本40%;然后迅速发行以1元/股,发行28,000,000股,当时的股权设计就是智慧无比,国有股占大头,占60%,国资绝对控制,巧妙就在于企业股40%,己经把它从国有股分立出来,但是又没进我腰包,一个低价,大比例28,000,000股的A股发行,就己经把国有股稀释到无足轻重的地位,直正实现梦寐以求的内部人控制!
【1993年5月28日,以10.53港币(11元人民币)发行4,500万股B股】发行结束后,经蛇口中华会计师事务所验证之股本结构如下:。 总股本183,546,916 股 其中:
A 股 :138,546,916 股 占总股本 75.49% B 股 : 45,000,000 股 占总股本 24.51%
3、前十名大股东持股情况:于一九九三年五月五日,本公司前十名大股东持有股票 44245139 股,约占总股本的 24.1%, 具体情况如下:
股东名称 1,深圳新一代实业有限公司 A股11,922,012股,占6.49%
2,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 A股 5,667,592股。占比3.09%。 3,刘元生 A股 5,051,400股,占比2.75%。 4,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 A股 4,350,000股,占比2.36% 5,万科企业职工集体股 A股 3,972,135股,占比2.16%。 6,SMART HILL INVESTMENT LIMITED B股 3,104,000股,占比1.69%。 7,CHARM YIELD INVESTMENT LIMITED B股 3,104,000股,占比1.69%。 8,YAMAICHI INTERNATIONAL (HK)LTD B股 2,500,000股,占比1.36%。 9,CHEEROLL LIMITED B股 2,324,000股,占比 1.26%。 10,海南省证券公司营业部 ,2,250,000股,占比1.23%这,】这个股东比例还是笔者按汁算机,算出来的!为什么不标出来呢?万科这么万众瞩目的抢手货,第一大股东才6.49%!1993年的金融形势和2024年极度相似,1992年的改革大潮中,由于银行大量发放贷款,水漫金山,很多草莽英雄积累了大量的现金财富!象万科这种丰满圆润,风情万种,背景深厚,财源滚滚的上市公司,当年一个空壳都不止十个亿!这是明显,有意思的!

04-29 10:00

202404290958最新版“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自知非王候者,心平气和从容的坐山观虎斗,君子惠尔不费,左右逢源,坐收渔翁之利!王石确实为时代枭雄,有着崇高的江湖地位,和强大的政商朋友圈,英雄暮迟,君王从此不早朝!江山代有豪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万科屹立于时代风口,股本自然增长53倍(送股和转增股本),从1988年成立之初到2022年,保持每年现金分红,累积现金分红近990亿元人民币,前卅年无可争议的全球优良品种的黑底白花巨乳的高产荷兰奶牛🐄!为了保持职业经理人的强势地位而设计的分散股权结构,在王石老板强势时,觑逾者不敢踏雷池半步,胆敢冒犯的君安证券张国庆大哥虽然被无情击退,利益之所在,一定会引起更多豪杰的非份之想,像范蠡一样,观察吴王夫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音容笑貌,起居饮食,迎来送往,言谈举止,甚至于夜生活,向保险公司精算师一样用收集到的全部大数据来计算一剑封喉的最佳时机!范蠡老财神最大的思想之光就是在于能从容不迫战胜人性的最大弱点,适刻而止,功成身退!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万科职业经理人越俎代庖后,开始逐渐无视中,小股东利益,人为压低股价,妄图实现“MBO管理人收购”以清算价收购时,天有不测风云!被神通广大潮州巨贾姚振华“劫胡”,逐演绎中国资本市扬收购大战!万科还是原来的万科,职业经理人越来越象汉相曹操,己不满足于托管,有了“僭越之心”遂尊循“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出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40元以上悄悄地撤离了。万科还原来的万科,现在H股最低3.63港元(2024年4月19日,即使做最坏打算H股跌到2元港币,那市值就仅仅二百亿元了,大家不要忘记,想当年万科广州芳村一块地出资就过百亿,卅年前万科危机,有机0.63元购入万科B股,历史惊人的相似,是否又给以十分之一的卖出价购回自己的股票!作为万科的原始股东,以目前万科的处境,也不便在发表什么言论,文章!只是一字不差的原文转载刊登于2000年10月份出版的《B股市场——等待挖掘的金矿》上册155~159页。是笔者三十多年来对万科公司的观察,思考,建议,记录的一个片段,以下是廿三年前的原文全文转载,贻笑大方】

04-29 07:01

【张国庆】器宇轩昂,行事为人一派军人气象。他自部队复员后,就进入银行系统,1992年8月,时任深圳人民银行证券管理处副处长的他下海创办君安证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因他的部队经历,君安的神秘背景便一直在坊间引起种种猜测。
君安证券设立之初,由包括军队企业在内的5家国有企业投资,注册资本五千万元。君安创办后,中国股市牛气冲天,张国庆靠他的神秘背景及强势手腕迅速崛起。
万科董事长王石在自传《道路与梦想》中曾透露一个细节:君安曾经帮助万科的一个股东出售过一部分的法人股。法人股的销售在当时是明文禁止的,必须经最高证券管理机构批准才可能“例外执行”。张国庆竟能搞定,可见法眼通天,他因此收了50%的手续费。这一笔1.1亿元的股权买卖,君安就赚走了5500万元。
君安的辉煌时期,正是《证券法》出台的前夜,证券商可以任意纵横,操纵股价,将游戏规则玩弄于股掌之间。在深圳股市中,张国庆一人独大,俨然是南中国最强悍的大鳄。
1993年至1998年间,君安共为一百多家企业承担A股、B股上市及配股业务,筹资总额近三百亿人民币。君安在国内下辖六十多家证券营业部,其交易量一直在深交所居第一、二位,在上交所亦在前六名之列,其国债交易量也居全国前十名。到1997年底,君安的总资产达175亿元,利润7.1亿元,名列全国第一。
此时之君安如日中天,业界甚至将中国股市的这段时期称为“君安时代”,张国庆与万国的管金生、申银的阚治东并称股市“三大教父”。
此后,君安在中国股市翻云覆雨长达五年。其咄咄逼人的态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在发迹于1996年至1997年的大牛市中,君安频频得手,尤其在长虹一战中大获全胜,攫取了超过40亿元真金白银的进项,君安也一度执市场之牛耳。

04-29 06:59

【详解万科:回顾万科与“野蛮人”们的金融血战史——君万之争(上)】
从今天开始,我除了日常更新一些有关房产行业的新闻外,还将出台一个系列文章——《详解房企》。这个系列将和大家一起,讲述我国前二十家知名房企的重大事件。
2017年6月23日,万科公告了新一届的董事会成员候选名单。王石并不在之间。随后,王石发了一条朋友圈向公众宣布,自己正式退出万科董事会,由郁亮正式接棒。
今天,万科公告了新一届董事会候选名单,我在酝酿董事会换届时,已经决定不再作为万科董事被提名。从当初我们放弃股权的那一刻起,万科就走上了混合所有制的道路,成为了一个集体作品,成为我们共同的骄傲。
此时,距离宝能姚振华发起我国房地产行业有史以来最大一起恶意收购事件已经两年了。随着王石离场,华润、恒大转股深圳地铁,万科成功赶走了“门口的野蛮人”。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我国房企“老大哥”万科和王石的故事。
壹 万科创业 成为房企龙头
1988年2月,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文件。从此,国家开始鼓励职工买房,实现住房商品化。
此时的王石已经到了深圳发展。他从做饲料中间商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300万元。用这笔钱创办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他自任总经理。就在文件印发的那年,王石的公司正式更名为“万科”。也是在这一年,万科正式进军房地产行业。
1989年,深圳市政府鼓励当地大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王石做出了自己创业史上最重要的决定,他向股改办递交了公司股份制改革的申请书。这次改革,王石放弃了自己的全部股份,成为了一名纯粹的职业经理人。
进入了房地产的万科在当年就以2000万的高价拿下了位于罗湖区的威登别墅项目。该项目是万科起家之作,项目首开当即全部售空,一时轰动全国。
到了1991年,万科的业务已经包括进出口、零售、房地产、投资、饮料、影视广告、电气工程等各大类。用王石的话说,当时的万科除了军火和黄赌毒之外什么都做。什么赚钱做什么!也是在这一年,万科股票正式在深圳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2。万科也成为内地第一家上市的房地产企业。
但此时的万科虽然涉及的领域很多,产业品类也非常丰富,但是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集团公司。后来王石关了其他所有业务专做房地产,想要集中力量成为全国第一的房企。至于原因,王石自己在一次采访中说过:
万科是1988年进入房地产,一直到1993年,我们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发B股,所谓B股就是在香港筹资,一家专门做上市的基金我和他谈,我说你要投中国,你投万科就行,我万科啥业务都有对不对。我很得意地这样说。这位基金经理的回答让我感到意外,他说你这个公司,我觉得没有投资价值。他这样一说就让我一愣,没有投资价值?他说我们就投两种公司,一种是行业前三名,你有手表,我们在深圳就投飞亚达,飞亚达是当时国内最大的手表品牌。他说投房地产,我们就投深山房,深山房是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你万科的行业哪个行业是前三名?第二,我们也不一定非得前三名才投,只要你增长非常非常快,将来可能取代前三名。这个第二点,万科的手表可以取代飞亚达吗?你的房地产可以取代深山房吗?国内发A股没有讲这个,在香港发B股给我上了一堂课。我觉得他讲得有道理。
于是到了1993年,万科陆续结束了其他业务,专心做好房地产。
从1994年4月26日公司披露的1993年公司年度业绩可以看出,万科在1993年营业额较上一年增长了64%,达到了10.84亿元。公司净利润也增长了128%,达到了1.53亿元。万科在1993年的股票表现也非常出色。1993年,万科每股净资产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51元/股,增长了近一倍。“集中精神”的万科成为了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
贰 “君安事件”
宝能姚正华并不是万科历史上第一个觊觎王石控制权的人。早在1994年,君安就曾向王石发起过挑战。
万科在股权改制之后经历了四次大规模扩股。到了1994年,万科第一大股东深特发持股数量已经被稀释到个位数。万科的股本也变得十分分散,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加起来还不到24%。万科如此分散的股权让那些想要通过股票操作控制万科的人看到了机会。
由于那时《证券法》还没有诞生,所以券商可以肆意操纵股价。在深交所最有影响力的资本大鳄便是君安证券的总经理张国庆。1994年3月30日上午10点半,张国庆带着张汉生来找王石。张国庆见到王石就单刀直入地告诉王石,下午他们要召开新闻发布会,君安将代表中小股东向万科提点意见。并且张国庆还表示,此次发布会他要改组董事会。说完,张国庆就带着张汉生离开了王石的办公室。后来据王石回忆,这次对话还不到5分钟。
张国庆走后,王石立刻联系了另外十几位董事。而此时他才得知,新一代实业、中创、海南证券三家的董事也是此次意见会的发起者。王石正所谓腹背受敌。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张国庆派人念了一篇长达万字的《告全体股东书》,并宣布准备派8~10人进入万科董事会。
张国庆为什么要如此大搞发布会,想要将自己的行动告知天下。原来,此时的君安证券负责承销万科在B股的发行。君安此时手上压有1000万股的万科股票,成本是每股12元,总价值1.2亿元。而当时的万科股票价值是每股9元,相当于君安会亏损3000万。因此,张国庆想要释放万科即将被收购的消息,以此来刺激股价上涨以便回笼资金。
可是王石也不是吃素的。在发布会第二天的3月31日,王石就向深交所申请了停牌。精明的王石通过《告股东书》的风格,很快就确定该文是由渣打银行副董事宁志翔起草的。于是王石在办公室安装了一台录音电话,用这台电话打给了宁志翔。
一上来王石就痛骂了一通宁志翔,说他背信弃义。宁志翔以为王石掌握了证据,就承认了是自己所为。凭借着从宁志翔那边得到的证据顺藤摸瓜,王石很快就发现了有两家新公司在君安证券处开户。两家合计购买万科股票高达2000万元人民币,而户主名为宁志翔。这种提前开户建仓,然后再试图拉升股价的行为属于违法建设“老鼠仓”。
宁志翔
掌握了这一重要证据,王石立刻给新一代实业、中创、海南证券三家施压。三家也表示将不参与更换董事会的行动。至此,君安张国庆的联盟被王石瓦解。
随后,因为君安拥有万科3.43%股份,在证监会的调停下王石给了君安一个董事席位。君安也随即承诺不再争夺万科的控制权。至此,君安和万科的控制权争夺战以万科险胜告终。
经此事件之后,王石深刻意识到万科需要一家国企大股东做靠山才能杜绝像君安这样争夺控制权的“野蛮人”们。

04-29 06:58

【王石与万科】王石表示自己在1988年万科股份改造的时候,主动放弃了当时价值500万的股权,主要原因是觉得当时的自己承受不起。现在回头看,并不感到后悔。
然而,王石的“退步”却引来了万科的两度“易主危机”。
先是昔日承销商君安证券联合了4家万科股东,以仅仅手握10.73%的股权要求万科董事会改组,“逼宫”王石卸任董事长,但仍担任总经理的职位。
后以2000年王石拉来了带有央企背景的华润集团做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并失去一个董事会席位而告终。
万科的第二次“易主”危机,却让王石腹背受敌,差一点被赶出自己一手带大的万科。
2015年,靠着“万能险”保费创造的巨额现金流,宝能集团的姚振华看上了万科这块“香饽饽”。
而2015年年中,万科A的收盘价为8.3元/股,总股本110亿股,当时作为万科最大股东的华润持股比例仅为14.89%。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不到137亿的成本便可以成为当时账上货币资金高达627亿的万科最大股东!
紧接着就是宝能系接连举牌,不到一个月,就迅速持有了万科10%的股份。
这时的王石坐不住了,亲自会面了宝能系当家人姚振华,二人足足聊了4个小时,结果却是不欢而散。
在王石看来,宝能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当家人,首先,宝能为了入主万科不惜短债长投,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就是一场明晃晃的赌博;其次,华润是央企作为大股东足以服民心,而若让宝能得逞,恐怕会让后来者虎视眈眈。
但姚振华可看不了到嘴的鸭子飞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股权争夺战,拉开帷幕。
当时的第一大股东华润是王石想到的第一根救命稻草,他先是派自己提拔的心腹郁亮(现任万科董事长)去香港华润总部说明情况拉救援未果,又亲自会见华润董事长傅育宁。没成想,王石却遭到了傅育宁的亲口拒绝:华润无意再向万科出资。
王石只能眼睁睁的看宝能系入主万科。2015年8月26号,宝能第三次举牌万科,手中持有的万科股份增至15.04%,跃过华润成为了万科的第一大股东。
彼时,王石在微博写道“股市过山车,‘野蛮人’强行入室。”
接下来,便是一场混战:华润不甘大股东位置被抢反增持万科;第四大股东安邦保险加入混战;宝能系继续增持万科股份达23.52%;证监会表示“不干涉”;万科管理层买入股票“自救”……
混战之下,宝能系成为万科唯一实控人(持股比例达30%)仅一步之遥。没成想昔日大股东华润也和宝能联手,要罢免包括王石、郁亮在内的万科所有董事,占有万科的意图不言自明。
图片
▲注:图为王石朋友圈
但王石并没有放弃万科,万科工会委员会向宝能提起诉讼,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加入万科阵营联手反击宝能入局。
这场“商战”足足持续了两年,最终姚振华的宝能系如猛兽一般接连收购南玻、惹到格力,才被监管阻止。
当一切纷争落幕,2017年6月21日,时任万科的创始人兼董事长王石宣布退休,由他一手栽培的郁亮接任了万科董事长的职位。

04-29 06:47

【万科的职业经理人,无论是时间,还是自身的能力,可以算是行业的一面旗帜。】作为旗帜的两个原因,第一,是创始人王先生本身就是职业经理人思维打造的这家走过40年的公众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自主权、自律性以及机制的约束力,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第二,是万科职业经理人团队,在这样一家公众公司里的使命感和成就感的养成,从始终作为行业引领者的使命感,到成为行业标杆和其他企业竞相挖角的成就感,万科的职业经理人,无疑是整个行业的翘楚。群体之中,一定有害群之马,这是人性,也是现实。然而瑕不掩瑜的是,在万科引以为傲的职业经理人文化和氛围里,用成长收获更好的成长,用万科的背景和履历兑现更好的平台和收入,会是刻印在整个组织文化脑中的烙印。因为道理很简单,如果出问题,一定不是当下才出问题,我们不能在当下发现问题,否定一个存在40年的组织;同时,每个企业,都有个别会因为个人的考虑,出问题,但是既不具备代表性,也不具备普遍性。作为一个成熟且稳定发展多年的组织,尤其万科的高管层面,既经得起钱的考验,也能够经得起职业生涯的考验。 王石董事长身居高位并且作为核心管理层多年,自身的公众化属性太强了,保持羽毛干净应该要远比谋这些私利,更容易做出选择。就像创始人王先生在一次采访里说到的,名利之间再让他选,他还选择名。名气和光环,可能会是以“优秀职业经理人”为骄傲的高层级职业经理人更在意的公众形象和影响力。越是在意,谋私的欲望就会越低。 【最后的结论就是相信万科】40年的岁月,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40年的时间,带给万科的一定不仅仅是行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收获,同样收获的,是危机出现之前的审慎心态,以及面对危机的积极应对,还有规范和标准的企业文化以及组织体系。即使行业以及企业的发展,有短暂的黑暗和迷雾,
相信万科,执以微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