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5喜欢:1
最近越来越觉得,如果站在一个经营者的角度出发,大多数人应该是要努力工作,而不是努力投资。主要从收入比例来看,工资收入任然是占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假如一个人有10万资产,他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工资,加十万的投资。工资假如是年入10万,假如必要开支是一年3.5万,约每月3千元。每年工资除去开支的净增长6.5万元。按企业净资产增长为65%。通样假如这10万年初为会被用来投资,巴菲特在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最高复合增长在25%-20%,假如有能力做到20%,也就是投资能赚2万。净资产增长20%,二者加起来净资产是85%.如果说投资收益要达到10万,以20%的复合增长率,需要50万。而且即使有50万,这10万是不能保证每月到账,甚至每年都不一样。同样即使能达到,扣除生活开支每年3.5万,只有6.5万的净资产增长,实际增长率只有13%,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收入的代带来的净资产增长远远超过投资。且工资是低风险。投资想提高收入,想起一句名言:“资本家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好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假如年初满仓买了英伟达,那真的恭喜。但是目前跌30%.甚至50%我一点都不奇怪。所以说越来越觉得投资真的是一个很宽泛的,比如对于没有太多初始资本的人,财务基础脆弱,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再加投资才是真正的投资。
同样投资有神奇的地方,如果一个人工作,省吃俭用一年总收入10万,除去必要开支剩6.5万。但是假如一个开始有10万做投资,年赚20%也就是说2万,看起来不多。但是他基本没有成本,就是交易成本,也就是这占了努力工作收入的三分之一。假如你学会了投资的这项技能的话,而且神奇的地方是随着复利的增长,这个占比收入会提高,假如按我这个例子,三年他的投资收入与工资净收益持平。投资大多数时间不都是等待吗?需要常识就可以获得20%左右的回报。
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把重心是放在工作上还是投资上,假如这个搞错,努力投资可能是灾难性的。努力工作才是根本,后期假如有了更多钱,可能真的就考验投资能力了!$上证指数(SH000001)$ $恒生指数(HKHSI)$

全部讨论

03-26 22:47

20%?想太多了 99%+的人都做不到年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