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星巴克”海伦司,是怎么靠10元啤酒赚钱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海伦司的微博有个习惯,每天晚上发一条“吨吨吨吨吨”,长度没谱,赶上周末的话可能发20个字的吨吨吨招呼大家来喝酒。

这家小酒馆给自己的定位是“年轻人线下社交平台”,售卖大量10元左右的啤酒,在2021年上市第一年,猛地新开了400多家直营酒馆,数量直接翻番。

在疫情及各种成本上涨的情况下,这家小酒馆靠什么赚钱?如此高速的扩店,会不会重蹈海底捞覆辙、急速扩张又大规模关店?

3月29日,海伦司公布上市后首份年报,之后海伦司总经理雷星、财务总监余臻等管理层回答了一些投资者问题,我们尝试从中找到答案。

停不下来

2009年,70后徐炳忠在北京五道口开出第一家海伦司,在此之前,这位退伍侦察兵已经在许多地方开过酒馆了,包括老挝。依靠极致性价比、清晰的定位,海伦司在2018年突破100家。门店集中于华东、华南等人口密集区,多数在二三线城市。海伦司的选址有个特点,会围绕高校、城市CBD等年轻人聚集的区域,开设在商铺二楼等非核心位置,好地段差位置,兼顾高客流和低租金。

2021年初,黑蚁资本、中金入股海伦司;2021年9月,海伦司香港上市。

如果以2021年全年数据看,门店数在原有基础上是翻了1.2倍;而截至2022年3月25日,海伦司已有854家酒馆。有500多家海伦司是在最近一年多新开的,考虑到疫情影响线下餐饮业,它的速度确实惊人。

海伦司总经理雷星解释了开店问题。

第一,为什么?“我们看了一下已经进入的省份,其实也还有80多个地级市没有门店,再加上还没有去的省份以及那些百强县市,其实整体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第二,怎么做到的?1.大平台+小前端的组织架构,执行标准化开店,从新店选址到酒馆开业只要2-3个月。2.产品有极高性价比,运营模式有穿透力,可以开在一二线城市,也可以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3.新店开业营销标准化,2021年98%的新店开业就排队。(考虑到一些门店25.9元能买到5瓶啤酒、新客直接赠饮的促销,排队也算正常情况。)

这样一套操作下来,海伦司2021年下半年最高峰期一个月新开82家门店。如果以这个速度推演,海伦司一年能新开1000家。

不过大规模开店得考虑客流问题,门店加密了会稀释自家客流。海伦司现在引入了一个评分模型来指导开店,准确率是78%,拓展伙伴(员工)经验+模型分析,一起为门店选址做参考。选址问题上,海伦司原则是不追求最好的位置,因为大部分到店客人都是老客人带来的。

下一步呢?还会继续。2022年海伦司的拓展部已经签约了192家门店,包括第一季度已经开业的80家,全年计划新开300家左右。后续会根据市场环境动态调整,疫情好转的时候会加快门店。

管理层还提到,开店这件事上,为了“提升外部抗风险能力”,公司正在摸索一种比现在更轻的新模式,6月股东大会时再做分享。更轻的模式,我们猜测是放开加盟,2018年之前海伦司是做过加盟的。

海伦司要讲一个增长的故事,它停不下来。

到小镇去

海伦司快速扩张中有个逻辑:更低线的城市,更容易赚到钱。

截至2021年底,海伦司782家门店,一二三线城市的经营利润率分别为0.01%、16.92%、23.25%,低线城市人力、租金等成本低,给小酒馆赚钱留下空间。补充一句,如果从经营利润看,2021年是不如2020年的。除了一线城市由亏转赢(-15.36%)以外,二三线城市的经营利润率由2020年的21.33%、26.44%小幅下降。

财务总监余臻夸奖三线城市门店,抗风险能力强,在疫情波动和消费意愿下降时,这里受负面影响小,“可能会成为我们未来的主要的盈利方向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海伦司今年一定要向下沉城市拓展的主要原因。

前述管理层提到的秘密轻资产模式,也更可能在低线城市、甚至县级市去探索,满足小镇青年夜间消费需求。

还有一个“盈亏平衡期”指标,也能看出三线城市的优势。

这是海伦司考察新门店运营情况的指标,2020年之前,酒馆首次盈亏平衡期大概是3个月。海伦司2021年前三季度新开的262家店里,200家新店达到了3个月的平均水平,新店每天的销售额大约是10000元;二三季度疫情关店原因,60多家门店没有达到这一水平。

而从城市维度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里90%的门店,都很快实现了首次盈亏平衡。这里运营成本低、净利润丰厚、抗风险能力佳。

9元啤酒毛利8成


海伦司的菜单其实很简洁,30款酒水饮料和不足10款小吃。畅销的是自有品牌精酿、扎啤等,2019年之后陆续推出奶啤和多种口味果啤。

每天小酒馆10000元的收入里,有7800元是自有产品,1910元是第三方产品,还有近300元其他收入。

连锁直营模式下,产品由海伦司统一采购,自有品牌OEM代工生产,利润空间远高于第三方品牌。2019、2020年自有产品毛利率分别为75.3%、78.4%,同期第三方品牌毛利率为52.8%、51.5%。2021年,自有产品和第三方品牌毛利率分别为80.2%、48.8%。

为什么这么坚定的做自有品牌,徐炳忠跟投资人讲过:2018年海伦司与某国际著名啤酒供应商进行谈判,要求降低采购价格;采购价降多少,海伦司门店零售价就降多少,最后谈判崩了,合作中止。

很快,海伦司便推出了自有品牌精酿啤酒,每瓶7.8元。有了这样的底牌,海伦司后来逐步将外采品牌啤酒的价格也一步步降下来。2018年圣诞节,海伦司推出“所有小啤酒10元一瓶”的活动,包括百威、科罗娜、福佳白等知名品牌的啤酒,全部降到10元一瓶,后续进一步降到9.8元。2021年3月,最贵的1664白啤,也从12.9元降到了9.8元。

人力成本也在压缩中,2021年10月之前,小酒馆标配人力是13名员工,2021年底之后是9名员工。

2021年全年,海伦司实现营收18.36亿元,同比增长124.4%;经营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00.2%,经营利润率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至16.6%;经调整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32.3%,经调整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3.8个百分点至5.5%。$海伦司(09869)$    $百威英博(BUD)$    $华润啤酒ADR(CRHK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