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仓银行股2023年报阅读笔记(二)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17

$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兴业银行(SH601166)$

持仓银行股2023年报阅读笔记(一)

从上一篇阅读笔记的分析看,很显然招商银行的盈利能力是最强的,那么本文探讨一下到底强在哪里?

银行的盈利能力来自两个方面,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

先从资产端分析,银行收益率最好的资产是发放贷款,提升资产端的收益水平,第一是提升发放贷款在资产端的占比,不过这个占比是有上限的,这个上限与监管政策有很大的关系;第二就是提升贷款的收益率,但正如前文所说的,不能孤立的看提升收益率,收益率高也可能意味者不良贷款率也会升高,特别在经济周期下行期间这个矛盾会更加突出。所以提升净利息收入、既要提升净息差,又要保证资产质量,最后就会落实到负债端能力上面。

各银行负债端成本分析:

我们来看看各家银行2023年报数据。

负债端成本率,招商银行1.73%<建设银行1.95%<平安银行2.27%<兴业银行2.34%,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负债端结构最大差异分别来自成本最低的吸收存款和成本最高的发行债券;

存款占负债比例:招商银行85.09%>建设银行81.66%>平安银行71.04%>兴业银行58.32%

债券占负债比例:招商银行2.58%<建设银行5.33%<兴业银行12.91%<平安银行13.69%

下面再具体分析一下吸收存款的成本

吸收存款的成本率招商银行1.62%<建设银行1.77%<平安银行2.20%<兴业银行2.24%。

银行最优质的、成本最低的负债是吸收存款,其中最最优质的是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占存款比

招商银行57.08%>建设银行45.31%>兴业银行38.82%>平安银行34.54%

从以上两组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活期存款占负债比例

招商银行48.57%>建设银行31.00%>平安银行24.54%>兴业银行22.34%

正是一算吓一跳,招商银行活期存款占比居然是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一倍。存户作为消费者,不会傻傻的把存款放在活期,只有更加看重流动性的客户才会把存款放在活期上面,这就是银行所需要的优质客户,这是长期正确战略的结果,这就是招商银行对比其他银行的拥有更宽更深的护城河。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视角,我们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用这个量化的指标分析这条护城河是加深加宽了还是变浅变窄了。虽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大部分银行都存在存款定期化的趋势,但是横向对比,我们发现招商银行核心的竞争优势依然非常明显。

下面谈谈银行盈利能力的另一部分非利息收入,前文中我用了非利息收入/生息资产的这个指标,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习惯,投资的核心指标是ROE,而银行的盈利能力高低就是用最少的生息资产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个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种方法可能会有误导投资的思路,第一,很多非利息收入与生息资产没有太大的关系;第二、各家银行对非息收入的定义不同,所以无法进行横向的对比,举个简单的例子,理财产品的业务收入,招商银行把它放在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建设银行是理财产品业务收入,兴业银行是咨询顾问管理费,平安银行可能直接放到其他收入里;第三、有些业务的收入不是净收入,去年的建设银行的保险收入用了不包含支出的毛收入四百多亿,今年变成了净收入为47亿同比还增长了。第四、数据还有很多水分,比如前几年很多银行把信用卡分期的手续费放入银行卡手续费中,实际上就是贷款利息;同样信贷承诺及贷款业务佣金很可能也是一种变相的息转费。总之银行的业务太复杂了,作为投资者可能很难非常的清楚。

我个人分析非息收入主要把握几点,第一将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和其他非息收入分开分析,第二是横向对比分析时重点分析非息收入占总收入的占比,通过差异分析思考各家银行的商业模式。第三、通过纵向分析跟踪各项目的差异及变化,思考外部经营环境对非息收入的影响。

横向对比:

非息收入占比:招商银行36.70%>兴业银行30.51%>平安银行28.36%>建设银行19.8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招商银行24.80%>平安银行17.87%>建设银行14.07%>兴业银行13.16%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各家银行的非息收入经营差异,兴业银行非息收入占比排到第二位的原因来自其他非息收入中的投资收益,而它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是垫底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只看数据,更重要的是数据背后的东西,包括前面谈到的建设银行的保险收入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纵向对比:

今年我发现兴业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很多,仔细检查发现主要是咨询顾问手续费收入下降造成的,按兴业银行的解释咨询顾问手续费具体包括“理财产品业务收入”、“债券承销业务收入”、“资产管理顾问业务收入”,年报的解释是债券承销业务收入下降,这其实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看看推动兴业银行非息收入增减的因素会是什么,投资者就是通过这种不断积累去了解整个行业和企业的经营的。其实我的年报阅读笔记更想带出阅读年报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三条,1、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2、企业是如何盈利的?3、盈利能力增加或减少的推动因素是什么?

通过以上的分析,从盈利能力方面看,大致可以看出招商银行到底强在哪里了。

银行是非常特殊的行业,除了盈利能力外,我们还要重点对资产质量进行分析,我看到很多朋友会根据不良贷款率看资产质量,那么按照年报的数据不良贷款率建设银行1.37%>兴业银行1.07%>平安银行1.06%大于招商银行的0.95%,得出建设银行最差,招商银行最好,这可能是大错特错,下文我会具体进行分析。

未完待续。。。。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04-05 13:27

银行优秀与否的最底层判断逻辑,体现到指标上就是负债成本,如果只选一个指标的话,就是它了。
宏观对银行影响非常大,这是投资银行第二重要的观察项。
目前经济复苏感觉已经在路上了,此时的银行股的投资价值也许凸显出来,但房地产尚未出清的银行除外。
$招商银行(SH600036)$

转发学习

04-05 14:39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