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思考:如何向巴菲特学习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6喜欢:7

#投资思考#

$上证指数(SH000001)$ $恒生指数(HKHSI)$

如何提升投资能力?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认同通过学习。而性价比最高的学习方式应该是阅读。巴菲特作为价值投资集大成者,大家自然会想到向巴菲特学习,但巴菲特本人并没有写过什么书,所以我们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学习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大概有这么几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学者的研究的来学习,比如说《巴菲特的护城河》以及《巴菲特之道》,另一种就是介绍巴菲特生平的文章,比如《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滚雪球》等,还有一种是沿着巴菲特的道路,学习他的思想的来源。比如《聪明的投资者》和《熊查理宝典》等,最后就是阅读每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当然我个人认为阅读别人整理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可能更加有效率。相信这些方法很多投资者都会去做,不过根据我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很多人学习巴菲特是存在一些误区。

第一、学习投资,可能和平常大家认识的学习有所不同,我认为投资学习既不是简单的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非表面上可以学习到的技能。投资是一项实践活动,仅仅掌握书面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在投资中一旦发现的一些所谓的有效技能,往往由于被大家模仿采纳就变得越来越无效。

第二、看一个人是否真正理解一个概念,观察他能否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巴菲特无疑是此中的高手,巴菲特关于投资的金句频出,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价值投资的精髓,如果比较教条的学习这些金句,甚至断章取义,往往并不能真正理解他们,这需要我们结合投资实践,并进行需独立思考,内化成自己的投资理念。

第三、很多人向巴菲特学习并没有考虑时间维度,现在的巴菲特是其60多年投资生涯成长的结果,没有60多年的投资生涯的沉淀,成就不了现在的巴菲特。当然还有空间维度,市场的环境不同,税务政策不同,资金规模不同,投资实践不能不考虑这些差异。

所以今天我也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我学习巴菲特的体会。

我的投资风格与巴菲特现在的投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巴菲特是品质投资,合理价格买入优秀企业,先企业再价格,而我目前的投资风格是先价格再企业,巴菲特是集中投资,而本人是分散投资。并非我本人不愿意学习巴菲特的投资风格,正因为考虑到我的能力与巴菲特是云泥之别。在学习巴菲特的过程中我会更多的思考自身的优劣势。

其实巴菲特早年也师承格雷厄姆,也是雪茄烟蒂性的投资风格,我个人认为格雷厄姆分散的投资策略是比较适合普通投资者,我当然也希望合理价格买入优秀企业,买入并持有,但我自认为没有这个能力,即使看到了优秀企业都是大家公认的优秀,这样的企业已经没有合理价格可言,而往往容易陷入“成长陷阱”。巴菲特早期烟蒂股投资生涯的业绩表现非常好,他改变自己的投资风格一方面当然是他主动提升的结果,但也不能不考虑客观的因素:资金量越来越大,市场上没有合适的标的,加上美国的税务政策等等。

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非常关注巴菲特早年的投资经历,特别合伙制公司时期,他在致股东的信中分享了他对投资的理解让我获益匪浅。

首先,是他对合伙公司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对他的投资合伙人在保证6%的利润基础上只收取超额利润部分25%的回报,甚至还带有补齐前期不够的6%的利润条款,并针对投资合伙人流动性的需求设计了解决方案,很好解决价值投资需要投资资金长期性的这个矛盾。对比现在普遍存在的2+20的基金激励机制,除了敬佩他把自身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我也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投资基金无法真正执行价值投资,促使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看到的自身在投资领域的优势和机会,这形成了我投资体系的基石。

其次,是他对投资目标设定对我的启发,他的目标是每年取得比道琼斯指数平均高出10%的平均收益上,当然他也指出这种目标的考核期要五年以上,至少三年。我当然没有巴菲特的水平,我将目标定在超越2%到3%的水平。熊市超越市场,牛市跟上市场的这种相对收益目标也是参照巴菲特的提法,这与我长期10%以上的绝对收益的目标的导向就是一体两面,我一直强调合理的目标是我用良好心态应对投资市场波动的基础。

最后是他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批判,在他著名的演说中用“幸运的猴子”的比喻,生动的说明价值投资有效性,也就是利用“市场先生”情绪波动获得超额收益,这也是我为什么虽然是一个普通人,没有按照巴菲特的说法,去投资指数基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了价值投资本质就是要不从众。

巴菲特的关于投资金句非常多,今天我就来谈谈对我影响最大的他关于对投资第一原则的阐述。巴菲特说:“投资第一条原则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是不要忘记第一条。”起初看到这句话第一感觉这不是一句废话吗,难道巴菲特投资没有亏过钱吗?

这句话反映了就是巴菲特对于亏损的理解,公开资料显示,1980年到2010年这30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超过30%下跌一共4次,分别是1987年的37%,1989年到1990年的37%,1998年到2000年的49%,2007年到2009年的51%,这4次下跌巴菲特亏了多少钱。应该说是0,因为这个期间,巴菲特没有卖出一股公司股票。

他用事实证明了他的观点波动性不是风险的,只有你对环境感到恐惧,或者因为流动性需要被迫卖出股票,这才是真正的风险,风险是不可逆的事情。

这句话对我最大启发是价值投资始终应该将风险管理是第一要务。

首先我们要考虑投资会面临那些风险,总结起来就是三种风险,市场风险,非市场风险即经营风险,还有一种大家谈的比较少行为风险。

对于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必然会经过牛市和熊市,如果从整个的投资生涯看,我并不认为市场风险是真正的风险。而更像是一种波动,熊市实际上是市场风险释放的过程,而牛市才是市场风险累计的时期,作为长期投资者完全可以不重视市场风险,因为我们预测不了市场,不择时的选择就是无视市场风险。甚至还可以利用市场波动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非市场风险是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消除非市场风险有两种方式,广度和深度。广度就是分散持有,深度就是加强对个股的研究。我从来不认为我的分散投资风格就没有问题,简单的说,巴菲特的投资风格更注重定性分析,而我的投资风格更注重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体现了巴菲特的投资能力,他的研究深度消除了非市场风险,定性分析对于自身的能力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很多好公司很容易发现,这样的发现对投资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好公司就没有好价格,所以深度一定是方向,关键是你要认清你自己。而定量分析最大的问题就是你看到的便宜是市场所有人都看到的便宜。那么你必须思考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你为什么可以战胜市场。

其实还有一种风险是大家忽略的,行为风险。巴菲特无疑是行为金融大师,他的金句“在别人贪婪时你要恐惧,在别人恐惧时你要贪婪”就是最好的说明。他的搭档芒格曾发表过著名的文章《人类误判心理学》,他的老师格雷厄姆也指出投资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对于普通人来,行为风险是不应该被忽略的,普通投资者投资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是无知,而是无能,很多时候都是非受迫性失误,也往往是贪婪和恐惧所造成的。

没有投资风险也就没有股票的风险溢价,也不会有超额回报,只要管理好风险,股票投资收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说投资第一条原则是永远不要亏钱。

总之,我的体会是学习巴菲特关键是要学习他的投资思想和投资理念,而不是简单模仿他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方法,学习巴菲特的关键在于学习他的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扩展自己能力圈的边界,才能增强商业判断力,市场理解力和情绪控制力,这些才是投资成功的保证。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3-11-29 11:30

红魔兄好,最近我算是升职了,负责几十人团队,经常几天才有空看股票,招行现在是大头,浮亏20%,不过也没有什么感觉,准备持有多年,好几个同学在招行工作,我只是觉得他们素质真不错。

2023-11-23 13:05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老巴的方法

2023-11-23 12:41

max主义本土化,意义重大

2023-11-23 12:04

最后这段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