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大盘以及主流的看法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原创 行云168 行云168的号

活跃资本市场 今天再提这几个字,不是跟风凑热闹,也不是显摆上周文章对大势的预判,而是因为激动,从看到这几个字之后,就一直很激动。这次可以说是从16年以来,政策上第一次方向性的改变。这不仅仅是底,而且可能是向上的加速底,股市上涨的斜率将会改变!下面具体分析
周五指数再次放量大阳线,证券一马当先,现在政治局会议活跃资本市场六个字的份量是不是大了很多?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从再也不玩了这就是赌场,到又骗我的内心狐疑,再到看别人赚钱的羡慕,然后到卧槽竟然又涨,最后到飞蛾扑火,周期就是如此,越大的周期越是如此。太阳会落下,但他终究会升起,这是常识,所谓众口铄金,三人成虎,在大家谈股色变得时候,我们能否相信常识,能否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否不做乌合之众?
之前说过,想要有大趋势,必须要有基本面的配合,纯粹的筹码概念投机,只能支持小级别的运动。这一次政策给大势提供了基本面支撑,政策面是基本面的主要构成。政策面,技术面,资金面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集合。
在大A可以说,政策决定方向,因为场外真的不缺钱,资金面始终是充裕得,而技术面我们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低位。所以,在长期杀跌得过程中,只要政策要你向上走,后市问题都不大。很多道友可能回忆15年政策大力支持,但股市仍然止不住,那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位置实在是太高,而且还抽掉了配资,可以说三面里面,有两面是负分,而且政策面当时也只是让市场跌的慢一些,并不是要求上涨,跟本次不同。
事实上从15年股灾之后,我们的政策面一直都是求稳,求慢牛,权威人士说我们的未来经济走势是L型,而回顾历史从2016年到目前7年,我们确实是在走慢牛。如果你炒的时间足够长,职业盯盘就可以感受到,16年有几次指数是要向上加速的,比如2016年3月21,4月13日,但当时几个涨停的权重蓝筹,出现了蜂拥的9999手的抛盘,之后指数重新进入箱体内,至于谁抛得,可以细品。类似的例子还有,在19年3月份,中信建投出了一份看空中国人保的研报。炒股十几年,我印象里要么没有研报,要么增持,要么买入,没见过哪家券商费力不讨好 ,发布看空一家央企的研报。之后大势如何走的也是一目了然。这背后见微知著,小细节里都是政策得影子。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无论看空看多,大势基本是跟着政策走的。目前我们要活跃资本市场,那么资本市场肯定是要活跃的,如果指数再跟之前一样,涨一点就横盘,涨一点就横盘,那成交量怎么上的来,成交量上不来如何活跃?所以我认为,指数见底了,要涨,而且上涨的斜率要比之前的慢牛陡峭,因为活跃之后,涨势必然更快。
回到具体盘面。股价=每股收益×市盈率。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股价想要大级别上升要么利润暴增,要么估值大幅度提升。事实上,估值大幅度提升很罕见,更多的是估值修复。而估值修复叠加利润暴增,这是大牛股及主流板块最常见的发生逻辑。
最常见的板块以及个股估值修复方式有两种。
第一就是大盘,大盘一轮大级别行情,其实就是水池子的水总量上升,所有板块及个股估值均有所修复。根据股价=每股收益×市盈率,这里面业绩比较稳定的一般都会在大级别的行情里比较突出,这就是每一轮指数大级别行情里,消费白马表现普遍不错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每股收益一直保持比较稳定。
第二种估值修复方式就是题材。炒题材其实就是水池子的水集中炒作某一个板块。
说到这里其实大牛主流板块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大盘大级别行情里,题材中有利润暴增预期的板块及个股。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法选择大盘,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题材中有利润暴增预期的板块作为主流板块。
根据之上理论,回到当下板块,房地产,消费白马,包括新能源汽车,都很难是接下来的大主流,因为他们很难出现或者再次出现业绩暴增。有这个潜力的只能是证券,而且只能是证券不是其它金融,因为活跃资金市场意味着放量,对于券商来说放量就意味着利润可能暴增。其次是科技,逻辑就不再重复。

太平洋 中际旭创 财富趋势 天孚通信 工业富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