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退保怎么操作?首先请远离代理退保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全面深入,保险用户对于服务的需求正在进行着多方面的转变:对于线上服务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服务的温度、人性化也更加重视。

平安保险多年来深耕科技领域,用领先技术赋能产品服务,通过打造在线智慧服务,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保险咨询、投保、续保服务等,让客户体验到互联网保险服务的极致体验,同时,平安保险也相信再高维度的智能服务也代替不了人的温度,在快速提升在线服务的同时,对于线下团队进行多方面的专业培训,科技升级服务升温同步进行。

投保前三思,退保前更要三思

但是,有投保自然也有退保。成都市民吕女士在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年金组合保险和一份重大疾病终身保险。

每份保险的保险金额各为20万元,总保额40万元。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吕女士轻信一个亲戚“保险无用”的游说,于2015年10月到保险公司申请退保,打算退掉其中一份。平安保险代理人仔细了解了吕女士的退保诉求后,为其分析了利弊,建议其思考一个月后再给答复。

天有不测风云。申请退保后不久,吕女士就在公司组织的体检时确诊罹患甲状腺左侧腺瘤,需要花费高额的手术费用和住院治疗费用。幸好吕女士并没有申请退保,2015年12月16日,保险公司接到吕女士的理赔申请,很快根据理赔流程赔付了吕女士40万元重疾险赔款。想起差点被自己退掉的那份重疾险,原本40万保障很可能缩水变成了20万,吕女士就很感谢平安保险的代理人。

警惕代理退保,平安做好保险服务

“保单退保,只要是在中国境内买的保险,不想继续缴费的,断缴的、停缴的!我们都能退!缴费多少就退多少出来!欢迎各大实力渠道对接!”

这样的说法在不少消费者中流传,抓住了保险消费者对销售误导、理赔难“深恶痛绝”的心理,“代理退保”黑产近年在全国范围内频繁活动,甚至从零散代理逐步转向公司化运作,严重干扰了保险行业的正常秩序,最终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遏制住代理退保这种不法现象的蔓延,平安保险代理人在投保前给消费者讲清讲透不同保险产品在条款设计、收益分配、费用扣除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尤其是对有理财属性的保险产品。后端的客户服务和理赔也同步高效配合,重点关注每一个可能出现退保的环节,并及时化解风险。同时,平安利用保险科技更智能地管控风险。在保护好消费者权益和规范好保险销售行为的前提下,运用新技术为保险销售提供更多可回溯手段,让代理退保无空可钻,彻底斩断代理退保的黑手。

事实上,保险退保应该谨慎对待,非必要尽量不退保。我们购买保险的目的,就是要为将来的生活提供一份保障,当意外来临时,一份保险可以让家庭获得不小的经济补偿,对抗风险的底气大大增强。所以要不要退保,一定要经过慎重考虑,评估各方面得失以后再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