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1回复:119喜欢:51
【随笔0501】那些年喜欢过的话
23年关于股市,我最喜欢也常念叨的几句话,一是“非对称交易机会”,二是“找到适合你的交易方法”,三是“现金是看跌期权”,这句和“耐心是一种美德”其实是一个意思。我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
24年,目前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仓位是一种表达”。这句话是以前刷雪球时看到一句话——“上涨有股,下跌有钱”——受到的启发,结合看过的交易系统的书,对仓位管理不断加深理解与实践,慢慢摸索出一些模样,就自然形成了这句话。
24年最主要的工作——继续打磨自己的交易系统,核心也是在仓位管理上下功夫。
再更早以前,常念叨的一句话“投资是一场修行”。回头再看,意思是没错,但大而无当,缺乏更具体行为针对与方向指引,结果就类似于“活在当下”一样,没错但是也容易没用,不提也罢。
再再更早以前,巴菲特芒格林奇邓普敦马克斯索罗斯这些人的金句我是背得一箩筐的,现在随便讲也比大多数人记得多,而且确实很多话对我帮助都很大。只是最终,就像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一样,我不断致力于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年度金句,也就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思考总结,好像效果也更好了。
所以,在未来必然会形成一些类似得道之后常见的云遮雾绕、貌似高深、实则空泛的感悟,希望在这一路上再多一些具体的心得体会,指引自己进步地更快,遇到挑战困惑时,心中能更加踏实。
说说看,关于股票投资,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精彩讨论

长线渔民05-01 11:13

补充最近看到的很有感触的一句话——“承担的风险过小,这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联想到自己已经半年多每个月都保持盈利了,表面看不错,其实质就是极度的风险厌恶,虽然不容易亏钱,但也是用牺牲了相当多的交易机会与盈利潜力换来的,属于另一种走极端与过犹不及。之后不会再追求每月盈利和过分控制回撤了,该承担的风险就得承担,聪明地、勇敢地承担。
当然,估计更多人不是风险承担不够,而是承担得过大了。

icefighter05-01 11:43

我现在的喜欢的是跨界和逆向。查理芒格的格栅模型就是强调多元化,跨学科,来减少偏见。查理芒格也喜欢逆向思维,学习别人的失败案例来避免重蹈别人的覆辙。
跨界和逆向要同时用。
举个例子,一个公司,你分析了同行业的公司,还不够,你还要和其它行业的公司对比,这样可以加深理解。
譬如森麒麟,福耀玻璃,法拉电子,美的集团,这些公司我都反复对比过,从国际化出海,到想象空间,到欧美贸易政策的风险等。
逆向更不用说,很多人学习巴菲特,查理芒格,主要学习他们的方法的成功之处,但他们忘记了逆向思考,巴菲特,查理芒格什么时候失败?
任何一个理论,你只有想明白他的漏洞在哪里,你才能真正学会这个理论。
否则你只会拿着同一把锤子,到处当作钉子,犯下种种偏见和错误。

icefighter05-01 13:16

我最看好轮胎和空调。

icefighter05-01 12:33

再比如,我最近研究小吃,快餐,零食,速冻食品,美团,便利店,这些公司都是互相关联的。如果你之研究其中一个行业,你的视角就会很狭隘,肯定会犯错。
譬如,快餐店都开始做包子早餐,例如南城香,乡村基等,包子店想做中餐晚餐,和快餐店竞争,711便利店开始做现制汉堡,和肯德基麦当劳竞争。711便利店的速冻包子也可能和巴比食品的包子是竞争关系。小吃,快餐,零食,速冻食品和美团,便利店都可能互相竞争。你去便利店买便当,微波炉加热,快餐店就少了生意,美团外卖也少了生意。美团现在也大量上自己品牌的预制菜和速冻食品,那么又抢了三全,思念,安井这些品牌的速冻食品生意。
零食可以当主食吃,零食也可以当菜吃,日本人韩国人就喜欢拿薯片等当下酒菜。

icefighter05-01 11:49

现在分析公司,同行业内选出合适的几个公司不难,譬如轮胎,我很容易就能确定出海第一,内需占比高的我觉得不如出海。但是,为什么要选择轮胎,而不是福耀玻璃,法拉电子,美的集团等?还有安徽合力等工程机械公司?
这些公司都是国内优秀企业,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如果你只能投资一个,你要选择哪一个,这是最困难的。
只有通过很多维度的比较,然后不同维度你还要确定优先级,你才能得出一个结论。
有时候,你少了一个维度,你的结论就可能犯错。
或者你维度都选对了,但是维度的优先级没选对,你把一个次要的维度当成主要维度来决策,也会犯错误。

全部讨论

补充最近看到的很有感触的一句话——“承担的风险过小,这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联想到自己已经半年多每个月都保持盈利了,表面看不错,其实质就是极度的风险厌恶,虽然不容易亏钱,但也是用牺牲了相当多的交易机会与盈利潜力换来的,属于另一种走极端与过犹不及。之后不会再追求每月盈利和过分控制回撤了,该承担的风险就得承担,聪明地、勇敢地承担。
当然,估计更多人不是风险承担不够,而是承担得过大了。

我现在的喜欢的是跨界和逆向。查理芒格的格栅模型就是强调多元化,跨学科,来减少偏见。查理芒格也喜欢逆向思维,学习别人的失败案例来避免重蹈别人的覆辙。
跨界和逆向要同时用。
举个例子,一个公司,你分析了同行业的公司,还不够,你还要和其它行业的公司对比,这样可以加深理解。
譬如森麒麟,福耀玻璃,法拉电子,美的集团,这些公司我都反复对比过,从国际化出海,到想象空间,到欧美贸易政策的风险等。
逆向更不用说,很多人学习巴菲特,查理芒格,主要学习他们的方法的成功之处,但他们忘记了逆向思考,巴菲特,查理芒格什么时候失败?
任何一个理论,你只有想明白他的漏洞在哪里,你才能真正学会这个理论。
否则你只会拿着同一把锤子,到处当作钉子,犯下种种偏见和错误。

琢磨大资金心理,站在大资金一边,与人(性)斗其乐无穷。我,就是个赌徒(A股投资者)

去年收获最大的是逻辑DNA,结合基本面看盘,似乎能知道股票参与人群在想什么。今年这上面感受比较深,但是一直没有很好的交易系统,还需下功夫。

05-01 10:04

世界没有真相,所谓的真相往往是偏见或是阶段性的逻辑——冯柳

05-01 10:03

我就喜欢一个高抛低吸

05-01 17:45

我最喜欢这幅图

路径依赖症,孩子(股票)是自家的好

05-01 10:0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05-01 11:07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