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1回复:105喜欢:132
【随笔0226】不要缺席
昨晚喝了点酒没睡好,尽量控制不乱说话,又翻了挺久的《理性乐观派》,想起最初知道这本书,还是因为李录在他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一书中提到,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 铁》、伊恩·莫里斯的《西方将主宰多久》 、马特·里德利的《理性乐观派:一 部人类经济进步史》、爱德华 ·威尔逊的《社会性征服地球》这四本书对他的重大影响。遂又翻出以前看《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做的书摘,温习了一遍,终于陷入了婴儿般的睡眠。
早上起来补记几句。
窃以为,李录因其复杂多元的个人经历、学习研究上的长期投入,以及优秀投资人与跨文化研究者的视角,让他这本书成为解析中国的众多书籍中水平不俗和始终能占有一席之地的一本,一些分析的深度甚至超过雷.达利奥广为流传的那个关于主要大国生命周期的分析(网络上有大量相关视频,图文并茂,动画做得也漂亮)。
歪个楼,我一度也被达利奥的洞察与历史视角征服,直到去年恶补了一些哲学ABC之后,才生出对他看似极为确定的预测的深刻怀疑。
列了那么多数据,画了那么多直观又漂亮的图形(包括动画),本质上达利奥用的依然是归纳法,依然是线性推演,而归纳法当然是不可能得出百分之百确定性的答案的。打个比方,如果外星人降落在北极,他在见过一千只北极熊后,如果就因此得出地球上的熊都是白色的结论,显然是错误和荒谬的。
而达利奥绘出的几个大国各自潮起潮落的GDP曲线,看似在某些阶段形成鲜明的趋势,这个趋势甚至让他自信得出未来排序变化的乐观预测,但这个基于归纳法的预测当然不可能百分百正确,也完全不是经得起批驳的绝对真理。
这就好像股票K线图,它最多只能告诉你股价运动的最小阻力方向,但,不能预测股价本身。否则,炒股也就太容易了。所以,即便一个技术派的高手,他也很清楚自己基于图形走势的判断不可能完全正确,甚至有50%的准确率已经谢天谢地。他还需要一套体系或纪律,让他在预测错误时知道该如何止损或者调仓。
哪里有一定准确的、基于归纳法的预测?不管预测者是谁。
又想起一句老话,做预测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一种是不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的
回到李录。
他把1800年以后的人类文明3.0称为科技文明而非我们惯常理解的工业文明。原因是他敏锐地观察到,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版、美国《独立 宣言》的发表和瓦特蒸汽机的发明这三件互不相干的事件在同一年里发生,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分水岭,此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一发而不可收,从英国开始向全球蔓延。这三件事分别代表了自由市场经济、宪政民主制下的有限政府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纵观从工业革命开始持续至今全球最成功、最发达 的国家都具备这三个关键的要素
所以在李录看来,现代科技与自由市场经济无缝结合才是3.0文明最核心、最本质、最成功的社会形 态。 在此基础上李录指出:“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现代科技与自由市场经济的结合,使得人类经济进入到一个可持续的复合增长的状态。而进入到这种状态的社会和国家就是现代化的社会和国 家。”
“那么究竟中国今天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我们说当不断进步的科技与自由市场结合使整个经济进入了 一个可持续的累进增长的状态时,这样的社会就进入到了3.0文明现代化时代。中国今天的市场经济已经 初具雏形,但是还不完全自由,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两只手还在调节之中,常常还会左右互搏。现代科技 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学习和传播,但是创新力还不足。科技和经济的无缝对接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经济 增长已经持续了40年,但是还没有进入到一种自动的可持续增长的状况。中国现在显然还未处在现代化 的状态,但是已经具备了现代化的雏形,所以说今天的中国应该是在2.5以上的文明状况,正在向3.0的文 明状态演进。
中国未来几十年在经济上最核心的变化将是从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转变为以政府为辅助的全面自由市场 经济。内需、服务将占GDP主要部分。经济资源将对全民开放,金融、能源、土地等将不再对外贸、国 有企业倾斜,而是通过市场机制向全民放开,以公平价格在全国范围流通。国有企业经营特权将被逐步 打破,逐渐形成与民间企业的自由竞争。国企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也将逐步分离,引入民间资本,管理彻 底市场化,国有股份逐步进入社会保险体系。而随着社会保险体系的逐步完善,民间储蓄也将通过逐渐 规范化了的股市、银行等金融媒介有效地进入到实体经济,从而形成资本、企业、消费的有机良性循 环。城乡二元结构将被打破,所有公民逐渐享受同民同权,城镇化仍会高速继续,政府将从早期的中心 角色中逐渐淡出。从中、长期看,政府将从经济一线主力队员任上逐步退役,专注成为游戏规则制定者 及公平的裁判员。政府经济管理方式逐步从正面清单过渡到负面清单。”
……
李录又说:
“人类在2.0农业文明时代生活了几千年,却只经历了200多年的3.0科技文明,在美国秩序下的3.0文明更只有短短几十年,因此我们下意识都还在用2.0文明的方式思考,仍然把2.0文明时代的目标当成3.0文明时 代的目标。比如在2.0文明时代,土地是十分重要的。历代青史留名者大多是由于保家卫国、开疆拓土。 但是,过去几百年的历史已经很清楚地表明,市场已经变得比土地更重要,3.0文明“青史”和2.0文 明“青史”的评判标准可能已经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要特意把两种文明以2.0、3.0加以区别,提醒 大家看到思考这些问题时通常的盲点。”
基于成书的时间,李录也曾积极展望:
“从中国的角度看,今后几十年,中国正处于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最佳机遇期,争取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佳 国际环境,应该是中国当前及今后几十年最大的国家利益。如果是这样,中国的国际政策应致力于维护 国际自由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尽量避免与他国,尤其是经济大国的直接冲突,积极参与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国际合作。在国际冲突中,无论有何收获,相较于获得实现现代化的最佳国际环境,都显得微不足道。”
今天再读这些文字,难免唏嘘。
作为芒格最得意的学生和家族资产管理人,芒格对李录的影响在书中随处可见。
“查理·芒格常说:“除非我能驳倒那些最聪明而和我持有相反观点的人,否则我不敢声称自己有了一个 观点。”查理说的太对了。”
不展开了,最后用书中引用的一句话结束这篇随笔。
伍迪·艾伦有个笑话说:“百分之九十的成功要归功于从不缺席。”
我想说,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这句话都是对的。
感谢阅读长文。如果你读到此处,可以为老渔的书摘水平和你自己的阅读能力点赞了哈哈哈

精彩讨论

呆呆啊呆呆02-26 08:05

这样看,对于芒格和李录这些过于理性的人,也往往容易低估了个体人性对于世界的影响了。以为是噪音,但最终变成了主歌

长线渔民02-26 08:25

中国是最积极的维护国际自由市场秩序吗?哈哈哈,我们都是和谁站在一起?这让自由市场如何放心地接纳你?不讨论了,不讨论了

Daniel谈股论金02-26 09:00

很多人觉得中国的经济腾飞是独一无二的奇迹。可是,德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都是这样走来的。只不过我们人口大很多,创造的经济总量多很多。可是,按照人均GDP来算,我们离上述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差距巨大。上面任何一家的人均GDP都是我们的4-5倍。

长线渔民02-26 08:11

芒格是对中国抱有朴素情感(可能和李录有关),已经浪漫的乐观主义判断
李录是清楚种种风险与坏的可能性的,一是不能讲,二是,总得祝福自己的祖国呀……

全部讨论

以及中国如今正如李录展望的那样中国如今正是最积极维护国际自由市场秩序和和平的角色,可惜衰落和担忧地位丧失的霸主正在反其道而行之,全球化并不是常态的现实正在展开

看过李录那本书, 感觉有些理论人类整体是对的, 但对个别国家不一定。
就像生物进化一样。

02-26 08:05

这样看,对于芒格和李录这些过于理性的人,也往往容易低估了个体人性对于世界的影响了。以为是噪音,但最终变成了主歌

02-26 09:02

理应挑起这个责任:国际政策应致力于维护国际自由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与发展是中国最大的红利,遵守契约和秩序,让中国效率遍行全球,让全球市场都乐于与中国竞争与合作,而非炮舰下构建一个新秩序

不知渔总有没有读过你提到的“四本书”,也许读过后部分观点会与今天不同。当然,短文中大部分看法我都认同。

02-26 08:36

去年也读过李录《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最初看到这本书是带孩子去书城,当时时间不够,后来从图书馆借回来认真读完。
我读完的感受,也是钦佩李录视野的广阔,正如书名所列,他在书中首先介绍了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全球最早的人类文明都是来自非洲大陆,在两个地方兴盛起来,一个是我们的中原黄河流域,大概是远古黄帝时期,今天的河南地域;另一个就是中东地区的两河流域。同时期的美洲、欧洲都是不毛之地,尚未开化。
关于李录对人类文明时代的划分,狩猎为主的1.0,能量是物理转移的,从猎物转移到猎手身上;2.0的农耕文明,依靠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吸取自然界的能量,虽然范围更广泛,但能量释放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3.0工业文明出现,煤的燃烧和蒸汽机利用,大大加快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为什么3.0工业文明发展速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是爆发性增长,因为这个时期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上了“杠杆”,所以发展速度是以前1.0、2.0的N倍。
3.0工业文明,能源利用的主体就是我们现在依然在用的煤炭、以及石油,煤炭石油的本质是什么?埋藏在地壳下亿万年累积的生物体,经过地壳运动产生的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反应,转变成浓缩的化石能源,它们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释放,是以往1.0、2.0文明的指数级别倍数。
所以,看了这本书后,我认为煤炭、石油是我们现代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对人类社会的价值是无价的。这本书转变了我对煤炭、石油这些“黑金”资源的观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重仓,考量的因素,股票红利仅仅是一方面,化石能源能量加倍释放的不可再生属性是关键。
李录在书中最后提到的几个观点,一个是他在国内大学演讲时提到的公私募基金经理应该具有的受托人责任意识,就是把投资者的钱当作自己父母的养老钱来看待,我是双手赞成!我认为现在的证券从业人员考试,靠的第一重要的理念就应该是如何善待、回报投资者。而不是去考一些虚头巴脑的人为制造出来、被人们讲烂的财经知识。李录的观点是,如果基金从业人员,不具备受托人责任意识,那这些人管理投资者资金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不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对整个社会财富。
李录在这本书中推荐人野村证券辜朝明的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以及大衰退时代,我也正在读,收益匪浅,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收缩理论讲的就是我们的当下。
这几本推荐给大家,值得一读。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伊泰B股(SH900948)$ $恒源煤电(SH600971)$

02-26 07:55

“这三件事分别代表了自由市场经济、宪政民主制下的有限政府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纵观从工业革命开始持续至今全球最成功、最发达 的国家都具备这三个关键的要素。”
三关键之中有一个是最关键的

02-26 08:26

我觉得文明势不可挡,文明有顽强的生命力

02-26 08:42

“今天再读这些文字,难免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