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8喜欢:1
首先,行业级的利空有时候确实可能是机会,但是塑化剂和三聚,实际上还是一些企业自身的问题,最后龙头股不倒的话确实总会起来。而医药是政策性利空,对很多企业来说直接是毁灭级别的打击,政策性打击在教育行业的表现就是淋漓尽致了。
其次,就算以后回过头看,这次恒瑞医药确实是机会,何时买入依旧是个大问题。当年贵州茅台股价最高点到最低点可是打了一折的,那么如果简单类比,现在的恒瑞远远还没到底,如果真跌到这种程度,就算熬到30才买,也要经受60%+的亏损,大部分人仍然承受不了。更何况真的认为机会的人,很多人根本等不到30元。最终,真正能熬到回升并在回本后仍然长期持有的人,会是少多又少,毕竟保本出是很多人的终极目标。

我还持有1万股恒瑞,但已经降到不到10%仓位了,因为利润已经起过这部分市值,再加上拿的久了毕竟还是有些感情,所以暂时也没有继续动的打算。虽然长期看,恒瑞应该能熬过去,但是恒瑞在集采影响下利润增速的下降,孙总重新出山,研发费用资本化,以及近期低位又迅速跌了10%以下的情况下,近期其实观望是最佳策略。虽然对很多持有的人来说,割肉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但是总的来看,跌到底部一直磨的概率会大于瞬间V型反转,等到基本面真的好转了再买入也并不晚,到时的价格甚至可能比现在还低不少。


$恒瑞医药(SH600276)$
引用:
2022-01-22 14:59
$恒瑞医药(SH600276)$ $同庆楼(SH605108)$ $涪陵榨菜(SZ002507)$
白酒塑化剂的时候有多少人会买白酒?
牛奶三聚氰胺的时候有多少人会买牛奶?
现在呢?拉长时间看,都是历史级别的建仓机会。
同样的,集采大背景下,只要成本不是太高,我觉得依然可以适当增加恒瑞的股权,当然仓...

全部讨论

2022-01-23 09:11

从格力转过来恒瑞,仅持有了三天,当时感觉很不好,49.x匆忙割肉了。回过头想想,长痛不如短痛啊

政策不是恶意打击医药,这个跟政策打击教育有本质区别。人口老龄化,叠加新冠,医保没钱了才加速集采的。国家的本意并不是打击医药,而是鼓励医药企业发展创新,研发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