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8回复:94喜欢:9
很多人根本没看懂$伊利股份(SH600887)$ 最大的竞争壁垒:
1.极快反应速度的产品抄袭能力,并且能迅速铺到天量终端形成规模(只有他和蒙牛有这样的终端能力)。
比如某网红消费品创业公司出了个新的奶酪、无糖酸奶又或者冰激凌卖爆了,伊利能迅速copy并在全国渠道上碾压。而那家创业公司可能才刚刚融完B轮渠道铺了一个省[滴汗]
2.从国企到民企的改革,股权激励的变化让伊利拥有最市场化和最强战力的团队。讲竞争格局,其实讲的就是伊利蒙牛之争,蒙牛也是唯一能给压力的企业。但蒙牛是从民企反过来变成了国企,看看老牛淡出后的蒙牛吧。股权激励才是问题的本源,民企才能卷到寸草不生。
所以反过来说,如果有一家体量稍小的民企酵母竞争者存在,我是万万不敢再重仓$安琪酵母(SH600298)$ 安琪虽然是效率不那么高的地方国企,但无奈全国就他一家啊。

其他的大家常提的,什么供应链牧场资源强,什么品牌知名,都只是上牌桌标配。这些蒙牛都有,伊利比蒙牛品牌力强多少?伊利比蒙牛控奶源强几倍?

最重要的就是民企激励下的市场化团队,和身为第一名拥有的巨量资金和生产资料。这才是最大壁垒。

当然,我敢重仓伊利的最大原因是,我相信这样战斗力的团队,会从乳制品卷到其他品类。用上文的第一个竞争优势,copy不限于活泉的所有可做品类,成为真正的民企中国版雀巢

还在担忧生育率下降?格局没打开啊朋友[加油]

全部讨论

2023-04-10 08:06

天花板远远没到,农村人日常喝不起牛奶的不少,好多农村人因为经济条件舍不得喝牛奶,所以走亲戚拿两箱牛奶特别有面子

2023-04-10 13:55

重仓伊利,基本没啥好担忧的,0风险。

2023-04-10 08:06

伊利的团队没话说,妥妥的行动派。

2023-04-10 08:04

反正我看到大街小巷的超市都有伊利这就是安心,到处可见

2023-04-10 08:38

雀巢公司成立于1866年,总部位于瑞士韦威,是全球知名的食品饮料公司,产品在186个国家均有销售,拥有超过2000个品牌,涉及婴儿营养、饮用水、咖啡、糖果巧克力、宠物食品、专业餐饮解决方案、乳制品、健康科学、冷冻食品、调味品等领域。2020年营业额为843亿瑞士法郎,全球拥有27.3万名员工。请问,除了乳制品,伊利和雀巢有哪点可比之处?伊利是很好,但中国版雀巢你想多了。

2023-04-10 08:16

蒙牛及光明就是输在机制上,这里面的道理懂得自然懂

2023-04-10 08:06

伊利比新能源稳多了,但是大家都不喜欢慢慢变富

2023-04-10 08:06

买自己看得懂的企业就行了

2023-04-10 02:57

买伊利的个个看的懂

$伊利股份(SH600887)$ $中国中免(SH601888)$ 很多朋友弄不明白财务分析(看报表)和分析企业之间的关系,这里多说几句,希望能帮到有缘人。
UP金融科班出身,早期也是走过重财务分析仔细研究报表的弯路,后来从A7到A8才渐渐弄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真正核心其实是“定量分析只是为了佐证/后验定性分析”,也就是定性在前定量在后,历史报表看的再细,基础的商业逻辑没分析透是没用的。比如我们还是拿中免(看空)和伊利(看多)举例子,商业层面的定性逻辑我在以前帖子里已经写的很清楚了,伊利中免的财报的几个关键数据只是为了佐证定性的正确性:
未来消费就是两头,要么是“貌似可选的必选刚需”(乳制品、调味品、酵母;而不是猪肉、米面粮油这种明显必选碰民生CPI需要有党性的品类),要么稀缺奢侈品(茅台、重奢),中间的消费升级(品质、轻奢等等)全军覆没。伊利就是便宜,中免就是轻奢基本盘全崩重奢基本盘竞争不过疫情放开后的出境游。整个大A消费股几百只,真正敢买的不过几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