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吸“茅指数”还是加仓“宁组合”?最强宁组合挖掘机姚志鹏是这个答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天开市,宁德时代的“超百亿成交”惊爆所有市场看客,宁德时代一纸582亿元的定增方案,不仅让某券商分析师会议迅速涌入2000人,同时也让各路专家和市场参与者开始激烈的争辩。今年A股市场火出圈”宁组合”和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茅指数”呈现神仙打架对决局面。很多人及其关注现在该低吸“茅指数”还是加仓“宁组合”? 

 “我们无疑正处于全球智能汽车新的产业周期的启动时刻,未来的新的需求的爆发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嘉实基金成长投资总监姚志鹏对新能源行业前景非常看好。有着“最强宁组合挖掘机”称号的姚志鹏早在2016年和2017年,阳光电源宁德时代新能源龙头便已出现在姚志鹏管理基金的前十大重仓中,这5年他管理的基金赚得盆满钵满。

1

什么是“宁组合”?

如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宁组合”这一新崛起的概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在安信证券陈果看来,“茅指数”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指数,但是“宁组合”在产业方向、景气度、增速、全球的竞争力以及政策战略支持的方向上,是这个时代A股市场的一个主线。“宁组合”的外延或者是涵盖的行业也在动态地变化。

姚志鹏则指出,“宁组合”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亟待升级的那些行业,是中国经济这个阶段发展主旋律的东西,它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新经济龙头的概念,更多强调的是国家发展在这个阶段的使命感。国家竞争拼的是全要素生产率,拼的是资源成本。“宁组合”现在可能强调硬科技,未来一定会纳入软件,是动态演变的过程。

姚志鹏认为,有两个指标可以比较清晰的定义“宁组合”:“第一是创新动力,即具有创新驱动力的行业;另外一个是‘卡脖子’的行业,对外依存度高、涉及到供应链安全的行业。”

2

“宁组合”VS“茅指数”,怎么选择?

对于当前“宁组合”与“茅指数”的擂台赛,姚志鹏认为,这跟市场是增量市场还是存量市场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增量市场,比如“茅指数”,旧经济本身的基本面仍然是在向上的,估值合理的情况下,仍然会跟着每年企业盈利的增长,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是因为它本身增速就比较慢,上涨会比较缓慢。但是如果是存量市场,若“茅指数”不在一个估值很便宜的时候,历史上会存在翘翘板效应。“宁组合”代表的是新兴产业,增速较快,自然会吸引资金关注。

在姚志鹏看来,“宁组合”作为新兴产业,波动是在所难免的,里面有几重因素影响它的波动性,一重波动性是这种行业在高增长阶段,增速的变化自然而然会表现为基本面波动。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于这种新的产业的认知会有波动,频繁交易追涨杀跌也会增加波动。因此姚志鹏提醒投资者,如果想享受高的收益,必须承受一定的波动,先做好心理准备。

面对波动,姚志鹏是怎么做的呢?他指出,需要通过基本面研究,去分析产业趋势,在产业向上的阶段,在风险收益比最好的阶段去投资,“企业基本面不停地往上超预期的时候,在这个阶段投资,利用景气的力量去熨平。”

“我们的方法论是要找到景气触底回升、且有长期空间的品种,并进行重点配置。”

3

三、投资“宁组合”的正确姿势?

既然“宁组合”是时代所驱、大势所在,那什么才是投资“宁组合”的正确姿势?陈果指出:第一,对这个产业方向本身要有一定的理解和认同。第二,要做配置,减少做交易。第三,尽量选择这个领域最专业的基金管理人。

作为基金业首批挖掘和介入“宁组合”的基金经理,姚志鹏也分享了三点经验:

要提高胜率的话,第一,要选择在正确的方向。“投资应该坚定拥抱大级别产业趋势,选择比努力重要。我们正处于全球新能车、智能汽车产业周期的启动时刻。”像姚志鹏说得那样:大江大河有大鱼,每个时代阶段有每个时代的机遇。因此姚志鹏希望投资者能够更多地立足于产业趋势或中长级别这样一个趋势投资,往往才能获得回报较好的效果。“光伏锂电的技术变革带来的能源变革堪比人类历史上的历次工业革命,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市场空间,要赚大钱,就要去这样有大钱的地方去投资。”

第二,在研究过程中不要跟景气去对抗,不要跟基本面景气对抗,可以和市场对抗,重点是选择景气度上行的公司。以产业投资视角,寻找景气度上行产业中具备先锋优势的上市公司,成为了姚志鹏团队的核心策略。

第三个,永远要相信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但是也永远不要过高估计自己对企业家的判断能力,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相信他们创造出奇迹的能力,所以要通过时间去耐心跟踪这些公司,而不要居高临下说去评估它,而更多是学习、比较、思考的角度去分析。”比如在光伏曾经面临技术路线变迁的时点,优秀企业家的关键抉择,以及阶段性的妥协,都对当时企业的生存和现在的辉煌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区别于市场上大部分基金开始布局新能源及“宁组合”股票的时间点,海通证券通过分析“宁指数”、“新能源指数”的平均基金持仓集中度以及姚志鹏对新能源指数标的的配置比例变化发现,姚志鹏对于“宁组合”等新兴成长资产的挖掘和布局明显领先于市场。

具体看来,在 2017 至 2018 年,根据对未来长期产业趋势以及景气度的判断,姚志鹏开始逐渐加仓新能源行业标的,2019 年中期三只产品对于新能源指数成分股的仓位已达到 50%左右。2020 年以后,新能源指数中大部分成分股已经获得高额回报,动态估值吸引力也逐渐降低,出于获利了结的目的,基金经理开始逐步减少相关标的的配置比例。

这其中固然有主题基金的投资范围作用,但姚志鹏选择在行业景气度底端时介入,在景气度处于高位,有一定下行风险时逐渐减仓,也由此获得了较丰厚的中长期业绩回报。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2021年7月30日,嘉实智能汽车在过去5年以258.23%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可比的其他行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嘉实智能汽车和嘉实新能源新材料A近三年收益率分别达252.27%和283.83%,均排名同类前3名,荣膺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评级。放远到成立以来,嘉实智能汽车、嘉实环保低碳、嘉实新能源新材料A成立来回报率分别达324.50%、293.50%和245.41%,年化回报均超27%。

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像这场峰会上嘉宾说的那样“宁组合”和“茅指数”之争,其实本质上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价值和成长的分别,但是价值和成长本质上是没有分别的,因为我们看好公司是一个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不同而已,价值的起源是成长,成长的尽头又是价值。站在中长期维度看,“宁组合”代表的新兴力量是这个时代值得关注的黄金赛道。对于我们小散来说,要想搭上这个电梯,还是要巧借大咖之力,跟着像姚志鹏这样的专业投资人士来分享时代红利。

8月16日,姚志鹏担纲的嘉实远见先锋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将全面发行。姚志鹏希望这个产品,未来里面能挖掘出越来越多对中国经济发展更重要的一批“现象级企业”或者说“超级成长股”。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