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0
既然是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认知,我也聊一点看法,主要观点来自一位业内专业人士。
1、燃油车时代,博世牵头开发制定了CAN总线标准,逐步和造车巨头们发展出了独立的汽车标准组织和供应链体系的最高利益规则制定群体AUTOSAR组织,通过对行业话语权的掌握,挤牙膏式的技术更新,从而收割了行业的大部分利润。
2、现在进入到智能电动车时代,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这三化让汽车一步三跨越,远远超出了燃油汽车行业及其背后整个西方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步伐,传统的传感器-微处理器等方式无法满足汽车自身内部的跨部件、跨功能域的“沟通”需求,它需要有新的、可以承载未来需求的现场通信标准/协议/芯片/器件/软件,有更复杂的逻辑需要计算单元运算,有更复杂的频繁的大数据量互通需要通信单元转发和协议处理,而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网络通信行业半个多世纪爆发式发展一路解决的路径,通俗的说就是PC/服务器+网络级路由器/交换机所走过的路远远快于汽车行业需求变革所走过的路,未来智能网联汽车还有更大的本地和网络计算/通信/动力驱动/人工智能/未来式应用催促着汽车由燃油车时代飞跃演进,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它就是一个计算通信设备+动力驱动形态,可能还是汽车,更有可能衍生出更多交通工具形态,其三大核心驱动来自于软硬件数字化+网络连通+人工智能。
3、智能汽车的变革升级,终归会在无线+数字通信,数字能源+热管理,计算与存储,芯片+嵌入式解决方案,智能终端+音视频,计算通信架构,操作系统+软件生态,人工智能芯片/算法+软硬件解决方案,云服务等等几乎ICT所有领域,展开与西方既得利益者的正面竞争,国内产业界,谁能够做这件事?而华为,就是要做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博世”。华为车BU自2019年成立以来,截止2022年底累积投入超200亿,研发团队达到7000人规模,这是轻资产模式吗?余承东说过,华为的造车模式是“让别人从看不起到看不懂,到追不上”。华为给到整车厂的价值远大于10%,随着销量的不断增加,“未来车厂肯定会扭亏为盈,而且利润的大头还在车厂那边”。“寸草不生和一家独赢”,在华为参与的手机行业没有出现,在智能电动车行业,也不会出现。[大笑]
引用:
2023-11-11 09:21
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5点基础认知:
一是汽车产业是全球第一大制造产业,谁的市场份额第一意味着谁就成了全球真正的工业强国,继美、德、日之后,中国凭借新能源车弯道超车有极大机会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新霸主,德国、日本会是这个新格局下的失落者,如果可以做空,选择德国可以成为赢家,德国...

全部讨论

2023-11-11 18:59

厉害,深恶痛绝西方车厂挤牙膏式创新。和换牌子式创新。资本控制的各行各业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