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稳步复苏背景下,关注保险行业长期配置价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9喜欢:3

#寿险改革# #中国平安#

人们常说,悲观主义者往往正确,但成功的却是乐观主义者。无论悲观预期多么正确,我们依然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乐观者的姿态去安排我们的投资、生活。

进入2024年,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动能,对于稳定预期、安排投资布局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因此我梳理了多家机构的研报,看看它们对今年经济有何展望,经济动能又源于什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一、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看好复苏韧性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3年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转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

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破浪前行:一季度经济回升向好,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总体延续恢复态势,部分指标增速放缓;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进入四季度,宏观调控组合政策发力显效,经济回稳向上态势明显。

纵向来看,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比2022年有明显改善,发电量用电量、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投资和消费规模等大多数指标绝对量都超过了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横向对比,我国5.2%的经济增速不仅远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按照可比价计算,我国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体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0%,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

进入2024年,各界普遍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复苏韧性。

开源证券认为,从海外市场来看,当前美国经济软着陆或正逐渐成为现实,二季度是降息的第一个观察节点,美联储可能在6月份开启第一次降息。从国内来看,除了政策加码稳增长之外,2024年中国经济还存在几大内生韧性。

具体而言,第一,中美共振补库方向,看好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纺服等行业,预计补库周期有望支撑制造业投资维持中高速增长。第二,“消费新时代”的内生动能正在积聚。受益于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和地产挤出效应下滑,消费改善的主要增量来自服务消费。第三,出口与出海具有可持续性。出口方面,预计生产类机械保持韧性,出口同比前低后高,全年出口同比+3.7%;出海方面,电力设备、机械、汽车、医药、通信、电子、轻工制造等行业出海潜力或较大。

二、保费收入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当前宏观经济仍处于政策“量变到质变”的逐步落地发力期,2月5日起降准、保险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效果有望逐步显现,有望为险企投资端提供更大弹性,资产端催化有望带来板块修复性的行情。

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员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保险的购买能力和需求会不断提升。中短期来看,保险作为一种可选消费,当经济好的时候,大家的购买力相对充足,愿意购买保险;当经济不好的时候,对于保费的支出意愿降低。所以中短期的保费收入增速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经济衰退期,肯定会对保费收入的增长带来下行压力。

另外,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主要受到利率影响,其次是股市影响。长期来看,十年期国债利率下行,对保险公司的业绩来说是利空。保险行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在利率上涨、股市上涨的阶段,保险公司的盈利预期最好。

简单来说,保险公司利润来源可以分为利差、死差和费差,在中观维度上,估值主要受到“三差”相关因素影响。利差=实际投资收益率-负债成本;死差为死差和病差的统称,指实际死亡率或发病率低于保险公司的定价假设,保险公司便有正的死差益;费差同理。保险公司经营模式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估值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与“三差”相对的,保险估值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类:

1)投资收益率相关,如长端债券收益率、股市投资收益、保险产品定价利率等;

2)死差相关,如新单保费及NBV增速、产品结构与利润率等;

3)费差相关,如保险公司经营效率、保险产品导向变化等。

三、保险行业长期发展空间依然较大

中国保险市场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2021年末中国保险深度仅为3.9%,保险密度仅为493美元/人,较发达市场如美国的8.1%和5580美元/人差距较大,因此中国保险行业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从2001年以来的保费增速数据看,中国保险业增速水平高于海外发达市场,预计伴随国内经济逐步修复,未来仍将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长。

今年春节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23年12月保险业经营情况:截至2023年12月,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约为27.67万亿,同比+10.5%,其中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分别同比-3.9%、+22.6%和+4.5%,占比分别为9.8%、45.4%和12.0%。

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债券投资余额约为12.57万亿元,占比45.4%创近10年新高。保险资金久期较长,投资需要严格进行严格的资产负债匹配,在大类资产方面债券充当了“基石”作用,债券投资创新高一方面是险资根据负债特性匹配久期的需要,同时在尤其是长端利率中枢下行的背景下,需要及时进行相关长期债券的配置,另一方面在权益市场波动剧烈的背景下,考虑偿付能力充足率、新会计准则带来的报表波动性、以及部分优质地产类非标资产供给受到约束等因素,险企加大固收类资产配置力度来平滑剧烈波动。

2023年以来,相关部门指导预定利率下调、银保渠道严格执行“报行合一”等政策频频推出,保险业加速高质量发展步伐。

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保险板块近两年估值遭遇错杀,当前整体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间,保险股有望迎来中长期配置的良机。

华西证券表示,保险板块指数PEV估值正处于历史底部位置,预计主要系市场对险企资产端受权益和债券市场表现影响、以及负债端受政策趋严影响的担忧。展望未来,经济企稳复苏有望改善险企资产端表现。

拥有综合金融优势的中国平安颇受券商青睐。方正证券认为,中国平安凭借六大优势保持综合金融发展道路的领先地位,一是牌照齐全(全金融牌照);二是主业聚焦(中国市场和金融主业);三是渠道网络(覆盖全国);四是生态服务(医疗生态完备领先);五是科技平台(金融科技领军);六是组织文化(文化统一、高度协同)等6个强大的竞争优势,在综合金融发展道路上保持领先地位。

国联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表示,整体来看,$中国平安(SH601318)$ 的综合金融生态圈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后续随着公司的综合金融生态圈布局持续深化,预计能进一步助力公司个人客户数持续增长、客均合同数稳定增加、客均利润稳健提升,进而驱动“个人业务营运利润实现长期双位数增长”的目标。

@今日话题 @少年维特 @券商ETF @A50ETF华宝 @MSCI中国A50ETF @价值线

全部讨论

大家担心的利差,在今年这样的行情下,应该问题不大了,保险公司普遍去年下半年加仓股市,今年看来要共振了

之前搞笑的是我国说5.2%好于预期,海外说没用,还得继续降···

老师觉得人身险公司的投资端能逃出怪圈吗?仅两年投资收益率都一般,怕卖的多亏的也多啊

02-29 17:23

房地产长周期衰退

02-29 13:47

罗教授提醒我了,该交保险了

03-01 11:03

讨论已被 看透一切的老罗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