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股份现状分析以及后续可能性推测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2喜欢:15

#2023年投资总结# #国联股份#

节前两个交易日听说国联股份收到了监管层的立案通知书,近期股价跌幅也比较大。想必立案对国联股份的影响程度是投资者都关心的。

假期内,在下闲来无事就类比了一下2023年其他被立案的公司,现将内容分享给大家参考。

据个人统计,2023年A股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有169家(含公司高管单独立案)。上市公司主体被立案调查的约100家,其中9成被立案的公司事由和$国联股份(SH603613)$ 本次一样,即“信披违法违规”。

在这169家公司中,还有少数公司年内收到2次-3次立案通知,但这些公司并没有因为被立案次数多而出现更大的跌幅,被立案3次的浔兴股份2023年甚至取得了正收益。2023年被立案的公司中有63家取得了正收益,占被立案公司约37%;有73家公司跑赢了上证指数(-3.7%),占比约43%。也不乏紫天科技昊志机电等公司取得了翻倍的成绩。被立案公司股价整体受事件影响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大。

而在这100多家公司中,国联股份的跌幅却排在了第六位,只比*ST左江、ST宏达跌的少一些,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小作文”的狂轰滥炸,筹码稳定性并不强,更重要的原因国联股份此前是机构票,基金抱团能抱出20倍的涨幅,抱团土崩瓦解的杀伤力也是巨大的。

(同花顺iFind数据)

尽管国联股份股价巅峰出现在2022年第三至第四季度,但机构持仓国联的巅峰却是在2022年中报。2022年6月末,机构持仓国联股权比例高达48.55%,彼时再扣除国联几位高管的持股,市场上散户手中的流通盘寥寥无几。

不过在此之后,机构持仓国联股份的股权比例一路下行,今年三季度末,机构持有国联的股权比例下降至16.73%,抱团比例只有巅峰的三分之一左右。但16.73%这个数字放在其他公司中,也称得上高比例持仓了。

(同花顺iFind)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末,基金是国联股份最大的机构持股方,持股比例约12.8%。

12月28、29两天,国联股份连续2天大跌,换手率分别为11.71%和8.82%。从28号龙虎榜披露数据来看,卖出席位全部是机构,料是机构出于风控管理主动卖出所致。五家机构占当日成交比例的一半左右(即5.8%股权),按照机构这个撤退速度,预计节后1-2个交易日后,基金抛盘压力将得以消化完毕。

抛压减弱不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股价后续能够进入上涨周期。影响国联后续股价走势关键在于成长性和案件调查结果两点,其中立案对于短期的影响要更大一些。

今年7月12日,中国重工、首开股份太和水、东方园林、上海凤凰兴源环境、*ST日海、ST华铁*ST京蓝9家公司同时被立案,立案事由也均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与国联有一定可比性。

上海凤凰立案原因是商誉减值过程中存在会计差错。不过公司在被立案前就发布了《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上交所认定上海凤凰虽有过错,但会计差错未对公司利益造成实际损害,公司管理层也未因上述事项获益,上交所只给予上海凤凰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通报批评处分。公司从立案到结案3个月出头。

首开股份因存货减值存在少计现象被立案。公司预先发布《关于前期差错更正的公告》补计存货减值。监管层对公司处以150万罚款,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处以60万罚款。首开股份从立案到行政处罚通知书下达约4个月。

中国重工及其下属子公司被立案原因同样是未准确提计存货减值。公司同样预先发布了《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主动更正年报数据。由于会计差错对利润影响不大,监管层基于上述判断,给到中国重工时任董事长、财务总监各60万元的罚款。中国重工立案通知书下发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大约5个月。

另一家上市公司太和水收到立案通知书前未有整改动作,公司先是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整改,之后董事、副总、财务总监等高管引咎辞职,目前案件尚未结案。

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一)监管层下发立案通知书前预先整改(完成财报数据更正)的公司从立案到结案所需时间更短;

(二)涉及到财报数据调整的公司无差别被立案,利润影响小的罚款少,影响大的罚款多一些,影响轻微的不罚款,只是通报批评。

国联股份可比公司上海钢联2020年就开始执行新收入准则,公司一直在执行“全额法”肯定是个毛病。且涉及多年的财务数据调整,比照上述公司,被立案是符合逻辑的。

国联股份5月份发布了《关于2020年至2021年有关财务数据更正公告》,6月份发布了《关于2020年度、2021年度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料结案时间不会很长。

乐观推测,国联虽然涉及收入调整,但利润并未影响,且高管也未因此牟利(期间未减持,公司层面还有增持),比照上海凤凰案,在4月底财报截止日前结案。

中性推测,比照首开股份及中国重工,国联有一些财务数据的差错,国联高管受到处分,结案期是4-5个月。考虑春节长假的影响,结案时间为年报期后的5月份。

悲观推测可以比照前两年的金刚玻璃(现金刚光伏)案。彼时北京永拓会计师事务所对金刚光伏2018年财报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证监会于2019年1月因金刚光伏涉嫌信披违规,对公司立案调查。

2020年4月17日,金刚光伏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监管层认定金刚光伏虚增营业收入、利息收入、营业利润、货币资金,2016年年报、2017年年报、2018年半年报和2018年年报均存在重大遗漏,并有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宜,对公司主体、高管处以罚款,对部分高管实施市场禁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金刚光伏2018年收到“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严重程度要高于国联收到的“带强调事项端无保留意见报告”,且金刚光伏2015-2017年调减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8.32 万元、6138.62 万元、1231.34 万元,调减金额占更正后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 106.15%、108.26%、220.05%,比国联股份单纯营收调整更严重,且调整比例更高。

即使如此,金刚光伏都未触及退市红线。下半年,国联股份没有收到监管的进一步问询,一些以“退市”评价本次国联可能收到的处罚结果是有些过了。国联最终结果乐观、中性推测的可能性更大。

国联股份12月28日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并引入投资者的公告》)

国联股份子公司涂多多通过私募注资的方式已经增资3轮,核心条件都是“在交割日的2年内,国联股份通过定增的方式购买投资方对于涂多多的投资”,即让投资者实现从涂多多到国联股份的换股,从而在二级市场退出。如不能实现换股,国联股份则需要以年化10%的水平回购投资方的注资。

当时我还疑惑资方的推出时间点为什么是“2年”?而不是1年、3年或者5年!如今再细细想来,定增有两个硬性限制条件:

一是上市公司正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不可定增;

二是现任董事、高管十二个月内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不能定增。

按照本人上述推测,国联本次案件必然会在2024年5-6月份结案,而内蒙古数字基金、海南嘉成首批注资涂多多时间是在2023年7月,换言之他们最早要在2025年7月要求退出,刚好避过公开谴责的12个月窗口期,又不至于相差太多。可见国联早已做好最坏打算,只是机构对立案准备不足。

(同花顺iFind)

不过中国重工等公司被立案后基金也同样减仓,现也看不出机构对国联有什么特殊的偏见。

综上,国联股份立案结果被退市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关键时间点是在2024年4月末年报期前后,需要关注立信是否会出具“标准无保留报告”以及案件调查结果如何。股价方面,由于今年前四个月立案调查未靴子落地,多多平台增资、云工厂业务也不会有太大变化,预计机构会认为在此阶段确定性不高,近期减仓后不太可能会回补,股价弹性将减弱,短期企稳后横盘震荡的可能性最高!

@滔滔不绝- @卡尔司机 @咬定国联破千亿 @从实战中走来 @2023双千亿 @一呆二世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有理有据、统计分析详实、结论中肯。
致敬!!

01-02 11:16

现在就看新进来的资金是什么打算了。是问题解决后的机游共振,还是手眼通天,让基金再来接盘了。

03-31 03:50

从国联股份被立案前的股价就开始大幅下跌来看,有没有可能这是早就买了国联股票的机构打压股价(股价低时又可以接回来)、获取诉讼赔偿的有预谋的操作?@看透一切的老罗: 能就今后机构和股民与国联股份打官司,国联股份可能赔付的大概金额写一篇分析文章吗?我觉得行政处罚金额不会大,但国联股份在案发期间的股价波动巨大,涉案股份数量也非常大,按实际损失来赔偿股民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01-02 11:34

退出方式中的交割日起满2年后的2年内定增,应该是最快2年最慢4年,在2-4年期间定增。

01-02 10:12

辛苦老哥!一切都会水落石出,还国联清白。这是国联腾飞前必须甩掉的包袱!

01-02 12:41

国联军师👍🏻

同花顺上有个维权平台 这个靠谱吗 能索赔多少

01-27 11:57

请教一下@看透一切的老罗 老师,您觉得如果证监会的结案定调虚假陈述情节严重的话,导致集体索赔诉讼的可能性大吗?谢谢

01-02 19:21

罗老师威武

01-02 12:11

上海凤凰应该还没结案。公司也还在等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监局的立案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