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医疗吕建明致股东的信表达了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8

通策医疗的实际控制人吕建明先生虽然在二级市场口碑不怎么样,还受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但是这个人还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文笔也是相当的不错,这个致股东的信,潇潇洒洒几千字,真心写有水平。

他的成功一半来自于他的优秀,另一半来自于他踩对了东风,在房地产最好的年景开发房地产,而后转型做医疗,正好成功避开了房地产没落时期,踏上了医疗的东风。

吕建明先生也是一个挺有情怀的人,开办个画廊,创办过文学杂志,自己也喜欢写文章,号称江南儒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的致股东情的全文写了些什么?

================================================================

1)尊敬的各位股东: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动物志》一书中提到:“在 80 岁以上的人群中,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智齿却出现了,它们的到来造成了巨大的痛苦”。 这是 2300 年前,人类第一次提到智齿。牙齿是人类使用最多的器官,也是让人类终身享受幸福又经常饱受痛苦的器官。牙齿对身体的所有方面包括智力的形成都有着重要影响。人的 32 颗牙齿(就是没有长出来的智齿也不会让你忽视它的存在)毫无疑问组成了一个永续发展的大市场。

2)72 年前,杭州仅有的 4 个口腔诊所、15 个口腔医生,共同组建了杭州口腔医院的前身杭州牙科联合诊所。主要创始人之一田宝生先生在光绪年间就在杭州城站一带看牙。但是虽然有几代口腔人的努力,杭州的口腔医疗机构已经遍布大街小巷,今天许多人仍然认为牙疼仅仅是上火,牙疼不是病。还有很多人从来没有进过口腔医院。今天的报纸和网络上,竟然还充斥着大量反智的广告,公开宣称牙周病不用牙医治疗,洗牙会洗坏牙齿等等。一些人把和临床医学同为一级学科的口腔专业和口腔医生贬低到难以置信的程度,反映出很大一个群体,虽然也读过书,收入也已达到自足的水平,但是他们对口腔医学的认知,连 2300 年前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水平也没有达到。

3)牙齿,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素质。人均牙科消费额、万人牙医数,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指标。从 0 岁到生命终结都应该有牙医陪伴。 AI 时代,很多专业都会消失,但是牙科一定会蓬勃发展。通策医疗的存在和引起的种种涟漪,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很多人通过资本市场了解了这个不朽的专业,现在市场对口腔医疗的关注度,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无论世界将发生什么,口腔行业将永远和长着牙齿的人相伴始终。

4)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的 2023 年初,我们和很多人一样,还是过于乐观。我们以为疫情后口腔医疗市场随着泛消费市场的迅速回暖,会有比较大的反弹,通策医疗可以增长 25%。而今天我们只录得了 4.7% 的收入增长。2023 年初几乎所有的研究机构都作出了一致的乐观预测。中金公司认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望在 2023 年逐步淡出,消费场景恢复、收入预期改善和居民储蓄释放倾向有望带动中国居民消费迎来较大程度的复苏。……2023 年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和社会服务等泛消费领域有望成为重要的超额收益领域。”“互联网和医药板块过去受产业政策压制和基本面下行等因素影响,成为中国市场调整幅度最大的板块之一,伴随政策预期边际变化以及国内疫情对基本面的影响减弱,互联网和医药中长期前景有望逐步明朗,我们判断行业表现有望在 2023 年迎来反转。”高盛研究部预计中国 2023 年失业率将下降,劳动收入改善而且消费者信心得以部分重建。“消费是 2023 年经济的亮点所在。在经过重开初期而且大部分人口适应与新冠共存之后,预计居民消费增速将在 2023 年下半年强劲反弹。”一年后,高盛新兴市场首席策略师 Kamakshya Trivedi 直言:2023 年“最大的投资错误是押注中国疫情后的经济反弹。”

5)我们预计到 2023 年种植牙集采尤其是服务费用限价会对公司利润有较大影响。但是我们同时认为,连续几年的政策吹风,客观上会起到科普和种植业推广的作用,原来不知道种植牙为何物的消费者可以从政府部门的宣传中获取大量资讯,因此可以使中国很低的种植牙渗透率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提升。集采和服务费控价造成的利润影响可以通过种植牙的增量来弥补。集采后我们的种植牙数量确实有明显提升,我们没有料到的是,几乎所有消费领域出现了“拼多多”效应。集采后的舆论误区是把种植牙变成了简单的商品买卖,广大新加入的消费者尤其是大量老年消费者,认为只要缺牙就可以种牙,种牙等于买种植体,完全没有适应症和其他医学问题。一些机构开启流水线种植模式,极端地偏离了种植牙的医疗本质,以消化绝大部分新增的、对价格极度敏感的、缺乏医疗知识的消费群体。口腔种植市场的拼多多模式,长远来看,其影响要超过集采政策。

6)2023 年底,来通策医疗旗下机构取出不良种植体、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和其他不当种植造成的并发病症的病例越来越多。杭州口腔医院、宁波口腔医院为此专门设立了口腔疑难病诊疗中心。随着时间的积累,口腔疑难病诊治和处理口腔不恰当种植造成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7)我们的投资者非常关心通策上市体系外培育的口腔机构。5、6 年前,我们在武汉、西安、重庆、成都建立了 4 家大型口腔医院,作为华中、华西、西北发展的根据地。我们知道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有超长生命周期的特性,因此孕育培育的时间也特别长。在整个资本市场全面看好医疗服务行业的时候,时间、成本、价格,似乎一切都可以忍受,一切都不是问题。人们相信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都是熬出来的。但是 3 年疫情叠加确定的消费降级,把大家的耐心彻底耗尽了。股市多空没有任何过渡的两极震荡,极难支持超长期的战略规划。因此我们关掉了重庆、成都两家房租严重偏离市场价格的三级口腔医院。事实上从 2022 年以来,我们对体系内外的业务作了无情的剖析和强力的整合清理。靠烧钱和堆人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合时宜。通策以后的外延扩张,将从仅靠自建改为以收购兼并和加盟为主。我们的标的,将是在当地已耕耘多年,形成了一定影响力,而且没有跨地区扩张的、有一定自律能力的口腔医疗机构。

8)根据新的消费形势,我们将进一步调整医院布局,增加中低服务产品的供给。原定紫金港头面部医院改为杭州口腔医院城西院区总部,并与杭州医学院存济口腔医学院彻底融合,医教研一体化,将成为杭州单体最大的口腔医院。头面部医院的规划暂时搁置,视合作眼科的发展情况而定。杭口城西院区的高端服务迁址西湖区西溪谷总部大楼,开放 105 张椅位。缓建余杭云城总院。

9)从这一届董事会开始,我不再担任通策医疗的董事长。所以我一直纠结要不要写这封信。前天,在柏林和夏里特医院 CEO 会面,我又听到了最喜欢的一句话:“Never Waste A Good Crisis!”世界这么复杂、这么不安,只有合作才能走出困局。而当所有人都垂头丧气时,悄然奋起的可能就是明日的王。通策医疗新一届董事会,他们更年轻、更务实、更有原则、更有亲和力,绝不会浪费这次出清中超越的机会。通策医疗一直是个好公司,对通策医疗的发展无须担忧。我确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

我们来看看,这份致股东的信传达的几点关于通策医疗未来经营上的内容。

第4)段比较有意思,公司业绩预计增长25%,实地增长4.7%,举了各种例子说,这不是我的错,市场就是这样子的。

第5)段解释降价换量对于客户的增长的利好,对冲了单价下滑的不足,这一部份我们还是很认可的,我们去做过调研,发现牙科是可选消费,本来就可高可低的消费,当价格下降了之后,很多人会从门诊牙科走到口腔医院去就诊,虽然单价有所下降,但这一部分,对于未来整个牙科行业还是利好的。

第5)段反映了牙科这个行业的消费降级,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所举例的,牙科就像是家里的灯光一样,有钱就装贵一点几千上万元的水晶灯,没钱就装50元一个的LED灯,消费降级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业绩冲击,出现了很多拼多多式的低价门诊分流客户,

第6)段公司种值牙的价格以及服务费用都受到了集采的限制,但是对疑难杂症的治疗,还是可以收取高收费的,这一部份从2023年底开始正在呈现出增长。

第7)段这个是核心段,公司终于认错了,发现牙科这个生意,需要培育很长时间,才能取得客户的信息,之前采用自我培育的方式来进行扩展,包括蒲公英计划其实并不成功,盈利能力非常弱,公司正在逐步的收出改正错误,对浦公英计划进行修证,并且关掉了一些不盈利的门诊和口腔医院。

第7)段也反映出了,并不是所有的口腔医院或者口腔门诊都能叫过做通策医疗,通策医疗的成功是基于他拥有了杭州口腔医院这样超级的ID,公司认知到的这种以城市命名的ID号的价值,并且在第7)段的后半部分强调了公司未来将主要以并购已盈利的口腔医院为主。从战略培育改为并购,这个方向上我还是很认同的,医疗行业其实很难通过自我培育来成功,因为这个时间成本极其漫长,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年年亏损,实在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第8)段公司原本想建一个大型的综合医疗公司,战略上现在撤回到聚焦牙科为主,以牙科为根基进行扩张,从横向扩张改变向纵深方向扩张,未来将会寻求牙科医院的并购为主。至于眼科方面,目前没有准确的方向,边走边看,视情况而定,目前通策医疗拥有存济眼科24%的股份。

第9)段吕建明说以后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这一点我不太信,现在是因为受到证监会的处罚当不了董事长,但从他以往的做事风格和表现来看,是个控制欲极强的人,而且非常自负的一个人,未来三年之后,就可以满足当董事长的条件了,我觉得下一届是以各种借口重新担任董事长的概率更高。

总的来看,这个致股东信讲解了公司碰到困难的客观事实和原因,也讲解了公司未来的战略和方向,特别是对公司扩张乏力上面的总结和反思,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也比较认同,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也更有信心。

全部讨论

04-29 14:13

金眼银牙铜骨头,这句行业术语是有其深刻道理的。赛道很重要!很重要!牙有点小疼可以忍忍,眼睛看不见就会很重视!而且尽量不会去一般的小眼科。

04-30 18:03

吕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