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不一定提升市值健康,南北车是否实现1+1>2?——从溢价协同角度看中国中车(601766.SH)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近期,随着各大上市公司财报的密集披露,业绩成为了当前市场的核心主导因素之一。

截至2024年4月17日,共有1962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报,其中1724家归母公司净利润为正,占比87.87%。披露2024年一季报的有120家,归母公司净利润为正的有109家,占比90.83%。

中国中车也在4月14日披露了其一季报,受公司产品交付结构优化影响,中国中车一季度业绩高增,远超市场预期。公司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3亿元-10.46亿元,同比增长50%-70%。

消息面上,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再提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结合此前央企市值管理全面推进政策,预计后续各央企考核方案有望逐步落地。同时,3月金融数据体现国家对于基建支持的力度仍然较高。

在基本面及消息面的双重作用下,中国中车4月15日收获了10cm涨停,对市值超2000亿的公司来说,实属不易。今天我们就从溢价协同角度来看下,这家在2015年由南北车合并而来的公司,市值健康是否实现了1+1>2?

市值端:暴涨过后持续下行

2015年1月底以来,公司市值走势在南北车合并期间迎来大幅上涨,但随后便一下行,且近几年市值波动较大。

因为中国中车在轨交设备III中的占比近50%,所以公司市值表现对指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公司市值走势与行业如此相似的原因之一。

内在价值端:1+1>2?

作为在中国轨交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中国中车,内在价值端变化比较大的一次便是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合并。彼时市场对两家合并也充满信心,给予了很高的溢价

2014年12月30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双双发布重组公告,正式宣布双方以南车换股吸收北车的方式进行合并。公告显示,这一合并旨在发挥协同效应,通过整合既有的研发制造能力,打造一家全球领先、跨国经营的轨道交通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全体股东的利益。合并后的新公司更名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3月5日,中国北车公告称,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的合并获得了国资委的批准。

2015年6月8日,中国中车正式亮相全球资本市场。

南北车的合并重组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中车的内在价值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南车北车合并前,两家公司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存在双重恶性竞争,不仅增加了内耗,也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合并后,两家公司形成一个统一的实体,避免了恶性竞争,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合并前两家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合并后,两家公司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实现互补,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

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合并后的中国中车在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上形成合力,一致对外,大大提高了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这有助于中国高铁技术和高端装备产业走向世界,打造中国品牌。

这一些也在公司运营及财务数据中逐步体现了出来,2015年半年报是两家合并后的第一份报告,对比合并前后公司的营收状况,我们发现。

从营业收入来看,合并前,南车年营收在1000亿左右,北车也与此相近,合并后的中国中车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营收稳定在2000亿+/年。尽管在某些年份,如2020年至2022年,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营业收入出现了小幅下滑,但整体上并未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特别是到了2023年,中国中车的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同比增长超过5%,达到了2342.62亿元,结束了之前连续三年下滑的势头。这一增长不仅超过了前几年的水平,也反映了公司在合并后整合资源和优化运营方面的积极成效。

在利润方面,中国中车同样展现出了稳健的态势。合并以来,公司的年度净利润均保持在百亿以上,显示了公司强大的盈利能力和稳健的财务运营。特别是在2023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达到了117.12亿元,虽然较上年末微增0.50%,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4.24%,增速明显高于净利润增速,这表明公司主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在南北车合并之后,公司利润提升的同时,销售净利率也有所增加,由5%升至6%左右,体现了两者在合并后的优势。

虽然南北车合并后的中国中车在资本市场树立了崭新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可。内在价值也的确得到了提升,但似乎市值端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溢价协同角度来看下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匹配情况以及市值健康状况。

溢价协同端:不及重组前水平

从【市值透视】的体检结果来看,中国中车一年期评级为A-;三年期为A-;五年期为B+;十年期评级为B+,表明公司近期市值健康表现要优于长期。

中国中车的溢价协同很明显的展现了市场对他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的态度转变。

在南北车合并重组时,市场对此抱有很高的预期,给予了公司较高的溢价,溢价协同水平达到了近10年的峰值,但热度逐步褪去后,公司溢价协同水平不断下行,甚至跌至未合并前的水平之下,一度跌至-0.54。

展开来看,合并重组时,市场的判断方向是正确的,南北车的合并的确带来了内在价值的跨越式提升,市值随之上行也无可厚非,在市场热情高涨的助推下,公司市值增速完全超过了合并重组带来的价值增长。

合并过后,公司内在价值继续稳步提升, 但市场似乎对其失去了兴趣,市值规模下滑,市值与内在价值出现了反向变化的趋势,最终市值表现跌落至内在价值表现之下,没有很好的反应其价值变化。除了并购带来的高溢价回归理性之外,行业景气度的下行或也是制约公司市值表现的因素之一。

虽然公司溢价协同为负,但其水平仍优于行业,这也表明行业中其他公司的溢价协同表现更弱,行业整体溢价协同水平偏低,也印证了行业景气度的下行。

所以从公司市值健康体检过后的结果来看,目前公司内在价值端表现良好,整体维持稳定,1年期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变化匹配良好,但长期来看(3,5,10年期)公司市值变化并未很好的反映内在价值的变化,主要问题还是在市值端,公司应努力寻找影响市值变化的因素,加强与市场的沟通,提高信息对称性,让内在价值表现更好的反应在市值上来。同时,在行业景气度不高的状况下,公司也不必对市值表现低迷太过焦虑。

全部讨论

04-18 09:14

$中国中车(01766)$ 这么大规模的两个公司的合并或许会带来规模效应,但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某个公司过于强大的市场竞争地位容易形成垄断,反而不利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良性发展,过于庞大的体量以及垄断地位也会拖累公司经营效率,如此来看,到不一定是件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