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4喜欢:6

我们的“新三样”出口,为什么不能卖贵一点?为什么非要内卷到自己都赚不钱不说,还惹得全世界都不高兴了,被说成是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罪魁祸首……[滴汗]@forcode

精彩讨论

forcode04-12 08:03

不能卖贵,说明光伏风电电池等工业品本身缺乏差异化和竞争壁垒,只能靠价格战,行业集中度还不够高,如果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傻子都知道价格定高一些。
另一方面,没人会长期做亏本生意,中国销售的新三样,就算亏本,我猜最多也只是亏了一部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肯定是不会亏的,毛利还是有的,能够继续做下去,说明中国有能力把可变成本压到极低水平,在国外竞争对手觉得你在亏本大甩卖的价格,我们实际上还能有毛利,中国非常齐全且运输距离费用低的供应链优势,极大降低了各行各业的可变成本。
昨天刷到一个up主,一对湖北夫妻,买了个货车,在珠三角跑货拉拉,一天大约可以跑两个单,加起来一两千元,包括装卸货在内一个单大约四五个小时,也就是东莞佛山广州深圳等珠三角不同城市工厂间的物流服务,老婆帮忙打下手和APP抢单,空返概率较低,顺便拍短视频赚广告费,充分利用了这个职业的潜力。
从这个例子,我感受到两点∶在珠三角配套齐全距离极短的供应链优势之外,货拉拉这种货运物流信息化中介平台,极大地降低了中国货运空返率,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单位货物的物流成本;中国人勤劳(内卷)、想赚钱的冲劲(负面地说叫贪婪)是欧美发达国家难以匹敌的,跑货运这小两口来自湖北咸宁农村,吃过贫穷的苦,能有赚钱机会,绝对不放过,经常忙得来不及吃饭,半夜送到,干劲十足,还要顺便搞个自媒体,多赚一份钱。整天坐在车里,基本没法管孩子,只能成为留守儿童,代价巨大,可以说工作生活极其不平衡,为赚钱牺牲了生活,欧美和东南亚的传统文化,很多未必能像中国人这样拼,东亚文化圈有最优质的工人,像工蜂一样从早忙到晚,不需要娱乐,赚钱就是一种娱乐。
另外,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可以极大地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实现更强的规模效应,上游企业的固定成本优势(产业链优势,规模效应等)就是下游企业可变成本优势,如果自由竞争,欧美企业在缺乏差异化的工业品市场,很难打赢中企。
第三种可能性就是,确实存在补贴或操纵汇率,我们在刻意打价格战,试图让转移走的产能无利可图,大规模死亡,破坏欧美日韩打造封闭贸易圈、联合起来孤立中国和局部脱钩的企图。

forcode04-12 10:21

新三样未来的产业蛋糕太大,可能是数万亿甚至数十万亿美元的投资,不甘心让中国吃掉大头,特别是欧洲,鼓吹碳中和最积极的就是他们,现在有点尴尬,为中国做嫁衣了。中国搞碳中和,不只是为了经济利益,也涉及到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中国对海外油气资源的依存度太高了。如果未来中国一半以上的能源可以靠风光核电解决,整个交通和工业体系用电驱动,面对美国的海上贸易咽喉封锁,就会从容得多。

forcode04-12 10:10

在技术水平和规模效应等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中国和日韩越南等东亚儒家文化圈,有全球最吃苦耐劳、服从性好、集体主义的工人,搞基建和生产制造是很适合。
但技术进步带来的人工和其他成本下降、效率提升,超大规模统一文化法律政策统一语言市场的规模效应带来的固定成本分摊,在多数制造业和基建中对总成本的影响,比文化的影响可能更大。
中国过去几十年,已经吸收了欧美过去三次工业革命大部分成果,在独立自主的指导思想下,基本技术学到手,建立了齐全的工业门类,在两个三角洲内部区域分工,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沟通、差旅、管理、营销甚至研发设计成本。

我是东东04-12 08:29

当年我们工业落后,被认为是阻碍了世界(西方列强)经济增长,西方列强派来舰炮送温暖,将我们强制纳入贸易体系;今天我们工业强大了,人家反而要关起门来了,连我们低价出口商品都被说成是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罪魁祸首了,想当年他们不是一样用这个办法打败我们的手工业的吗?他们有本事也低价呀!

海跃凌空无天际04-12 11:27

卖得便宜,还是竞争差异性小,也更加说明我们的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
全世界现在不高兴,并不是我们卖得便宜的。服装、稀土等等,卖得我们自己都不赚钱,他们哼过一声吗?
以前我们出口到海外包括欧洲的车是真便宜,但不能打,所以他们并不在意。
目前出口到欧洲的车,但凡有竞争力的,卖得比国内都贵多了,产品力非常强,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
其实他们不高兴,并不是我们买得便宜还是贵,主要看是否成为他们的配套还是竞争,以及是受益还是受损关系。就是个利益之争,没有他们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好像他们在为全世界人民考虑,为全世界人民考虑,作为消费者,不是越便宜越受益?

全部讨论

不能卖贵,说明光伏风电电池等工业品本身缺乏差异化和竞争壁垒,只能靠价格战,行业集中度还不够高,如果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傻子都知道价格定高一些。
另一方面,没人会长期做亏本生意,中国销售的新三样,就算亏本,我猜最多也只是亏了一部分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肯定是不会亏的,毛利还是有的,能够继续做下去,说明中国有能力把可变成本压到极低水平,在国外竞争对手觉得你在亏本大甩卖的价格,我们实际上还能有毛利,中国非常齐全且运输距离费用低的供应链优势,极大降低了各行各业的可变成本。
昨天刷到一个up主,一对湖北夫妻,买了个货车,在珠三角跑货拉拉,一天大约可以跑两个单,加起来一两千元,包括装卸货在内一个单大约四五个小时,也就是东莞佛山广州深圳等珠三角不同城市工厂间的物流服务,老婆帮忙打下手和APP抢单,空返概率较低,顺便拍短视频赚广告费,充分利用了这个职业的潜力。
从这个例子,我感受到两点∶在珠三角配套齐全距离极短的供应链优势之外,货拉拉这种货运物流信息化中介平台,极大地降低了中国货运空返率,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单位货物的物流成本;中国人勤劳(内卷)、想赚钱的冲劲(负面地说叫贪婪)是欧美发达国家难以匹敌的,跑货运这小两口来自湖北咸宁农村,吃过贫穷的苦,能有赚钱机会,绝对不放过,经常忙得来不及吃饭,半夜送到,干劲十足,还要顺便搞个自媒体,多赚一份钱。整天坐在车里,基本没法管孩子,只能成为留守儿童,代价巨大,可以说工作生活极其不平衡,为赚钱牺牲了生活,欧美和东南亚的传统文化,很多未必能像中国人这样拼,东亚文化圈有最优质的工人,像工蜂一样从早忙到晚,不需要娱乐,赚钱就是一种娱乐。
另外,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可以极大地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实现更强的规模效应,上游企业的固定成本优势(产业链优势,规模效应等)就是下游企业可变成本优势,如果自由竞争,欧美企业在缺乏差异化的工业品市场,很难打赢中企。
第三种可能性就是,确实存在补贴或操纵汇率,我们在刻意打价格战,试图让转移走的产能无利可图,大规模死亡,破坏欧美日韩打造封闭贸易圈、联合起来孤立中国和局部脱钩的企图。

04-12 08:29

当年我们工业落后,被认为是阻碍了世界(西方列强)经济增长,西方列强派来舰炮送温暖,将我们强制纳入贸易体系;今天我们工业强大了,人家反而要关起门来了,连我们低价出口商品都被说成是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罪魁祸首了,想当年他们不是一样用这个办法打败我们的手工业的吗?他们有本事也低价呀!

卖得便宜,还是竞争差异性小,也更加说明我们的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
全世界现在不高兴,并不是我们卖得便宜的。服装、稀土等等,卖得我们自己都不赚钱,他们哼过一声吗?
以前我们出口到海外包括欧洲的车是真便宜,但不能打,所以他们并不在意。
目前出口到欧洲的车,但凡有竞争力的,卖得比国内都贵多了,产品力非常强,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
其实他们不高兴,并不是我们买得便宜还是贵,主要看是否成为他们的配套还是竞争,以及是受益还是受损关系。就是个利益之争,没有他们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好像他们在为全世界人民考虑,为全世界人民考虑,作为消费者,不是越便宜越受益?

04-12 10:56

“新三样”其实卖得已经不便宜了,看下它们的毛利率就知道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下为什么外国同行卖得这么贵,看过《克拉克森的农场》大概就明白了,在国外生产需要面临多么复杂的环保监管和繁琐的专业分工,很多事即使你会做也不能做,必须要花钱请有资质的人做,你说坏处吧,那当然是成本很高,效率很低,但好处也很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有了更好的环境,甚至是带来了安全感,毕竟你不用担心隔壁新能源头部车企工厂的喷漆车间在环保设备没安装好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导致方圆几公里的孩子都鼻子出血,而且如果你能把这套价值观强制输出到全世界的话,有些国家就要花钱请你们的专业人员来指导如何保护环境,如何保护动物,如何建立一套制度来确保大家都能遵纪守法,你瞧,一不小心又站在了产业链的最上游!

04-12 10:15

谁不高兴了啊,买的人可都是高高兴兴的,只有政客叽叽歪歪。你看来深圳买买买的香港人有不高兴吗

04-12 08:54

问题在于,说你买贵了和说你卖便宜了的,是一帮人

04-12 10:53

物美价廉,这被全世界的人喜欢。
抢了一些发达国家的饭碗,不被他们喜欢,这些人不能代表全世界的人。

04-12 09:14

大航海时候别人倾销商品的时候不是这么说的啊

04-12 08:22

因为你不进口不让他转你钱啊 核心是利益分配 市场就是那么多你多站了 他就少了 你只要让出市场份额 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

04-12 10:26

产品力上来了就提价,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