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一帖:我的乘九法则兼谈投资安全

发布于: 雪球转发:45回复:92喜欢:172
首先声明两点:
一是今天我很累,本来是不想写东西的,而且我怕写着写着,收不住手,再整他个长长的几千字出来。现在已经有朋友斥我为话痨了。我怕一不小心,再耽误大家的时间 。不记得哪位先知说过,耽误别人的时间就是图财害命。我不想当杀人犯,所以丑话先说在前头。但话痨的毛病,TTB的确存在。我自己笨,总担心别人也笨。所以总想把道理说清楚点,惟恐别人听不懂。这就造成我的文章过于浅显,并且过于冗长,这让时间宝贵的高大上人士非常不爽。所以还请投资界身经百战的老手赶快离开。看到这,就请离开吧。别浪费你的时间,也别浪费我的口舌。吵架真得很伤人精神的。老手们离开的好处就是,只剩新手,而新手所知甚少,甚至有一些还什么都不懂。这样,TTB心理压力骤减,可以瞎胡扯。反正扯对扯错,也没人知道。天马就是这样行空的。反对意见少,吹捧的又多,这种感觉很好。我喜欢。
二是我这篇帖子的题目,原本是想叫《写在5000点之前》的——因为题目紧扣大盘,尤其目标直指当前,可能会更加博人眼球。现在快餐文化流行,无论干什么,都喜欢来个短平快。就像吃方面便,撕开包,冲点水,吸溜吸溜下肚,两三分钟搞定。不像吃手撵面,从种麦子开始,没有个一年半载,吃不下去。再说,大家吵吵嚷嚷,都说喜欢干货。那么,什么是干货?在某些人那里,就是直截了当告诉你,大盘明天会到多少点,现在买什么股票能发财,然后截几张图,标几个小数点,这样,就“有图有真相”了。但是TTB考虑到,装B总是不对的,哗众取宠总是暂时的。现在我才三十来岁,想一百岁前一直混在雪球,混在投资界——时间还好久,不能搞这些没用的玩艺,花招总有被拆穿的那天,真让拆穿的,很难看的!所以,我起了这么一个不看完帖子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名字。
因为所谓的“乘九法则”,极有可能是我的原创——我喜欢边看书边思考,所以哪些是书本上的东西,哪些是我自己的东西,我经常弄混——若真是我自己的独创,知道的人当然没有。不看完,是不会明白的。
而我的理论,通常非常浅显,常常就是大白话,所以看完之后,很多人会一拍脑门,一跺脚,再朝地上啐一口唾沫,骂道:拷,什么东西都没有,白浪费时间!其实他们忘了,我要是不告诉他们,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就像猜谜语,不知道谜底的时候抓耳挠腮,知道谜底了,马上感觉,原来这么简单!咳,总之,这类有随地吐痰癖好的朋友,看到这,最好也赶快离开吧。
好了,把高大上和不讲卫生的两类人撵跑,TTB开扯了啊。

刚才说了,今天我很累,并不想写东西,但最后决定还是要写,原因就一个:在我今天中午发表的一个小帖上(名字叫《以不变应万变》),有朋友留言给我——TTB,你现在心情是平静了,看书看得挺爽,也不怕大盘再跌回2000点,可那些跟你坚守在银行股上的粉丝呢?他们怎么办?万一真的牛转熊,再跌回2000,你对得起他们吗?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这两天心情极糟的小小辛巴先生。
朋友的留言和质疑,也牵涉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资产的安全性。
我当时的回复,有些惊惶失措,大意是:你说的很对,每个人的入市时间不同、持股成本不同、风险承担能力不同,因此具体的应对策略也不相同。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也不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小小辛巴这几天的烦恼就是这样造成的:有些人光喜欢干货,看人家的文章光看小数点、记住股票名,然后不分三七二十一,上去就买,根本就没有分析透人家文章的精魂所在,最后收益不理想,或者干脆亏了赔了,便怨天尤人也——好的,取消关注,拍手走人,坏的,骂人家全家死光。就是不喜欢从自身上找点原因。
这样的人,说起来亏死活该,在股市江湖中,属于腾腾爸所讲的“死了也没人埋”派。但回过头来想想,当大V的,毕竟还是有一点责任的,平时少装B,把话讲清楚点最好。
所以,文章别写的那么晦涩,浅显点——罗嗦点也没什么,只要能让人看懂,这就最好。
——拷,怎么好像夸我自己来?
话痨,果然名不虚传,闪!

资产的安全性,我以前在文章中提到过好多次。今天想专题讲讲。分两个层面:一个是长远的、宏观的层面;一个讲讲当前,微观上的,也就是大家都在关注和讨论的,如何逃顶。
因为我喜欢讲大道理大趋势,所以,先讲讲宏观的。
宏观上的东西,往往是在“道”的层次上,而微观上的东西,往往局限在“技”的范畴。道指导着技,技受命于道。古语讲:道之不存,技将焉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在古人和TTB的心中,总是存在于第一的位置。
所以,先讲讲宏观层面的资产安全性。

宏观层面的资产安全性,说白了,就一个中心思想:钱放在哪里更安全。
有的人喜欢存银行,有的人喜欢放在家里,有的人喜欢放高利贷,还有的人认为放在哪里都不安全,不如花掉来得省心。
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也都有弊端。比如存银行,利息跑不过通胀。尤其纸币时代,从长远看,纸币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越来越不值钱的;放在家里,一是怕人偷二是怕老鼠咬,我以前出个主意,家里装上两道防盗门,再多养几只猫,纯粹是说风凉话,逗人取乐子。放家里,更跑不过通胀,还不如存银行哩;放高利贷,更不行,以前专文剖析过了,那是世上最危险最不划算的一种生意,仿如饮鸩止渴,还不如望梅止渴,还是躲远点吧;花掉,当然也是一种选择,但正如赵本山老师所说,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人还活着,钱没了。有些人是悲观主义者,老是害怕自己突然死掉,然后留一大笔钱没法花销,辛辛苦苦一辈子,所以慌不迭地花费掉,但他就是没有想到,这样做也有着非常大的风险性——那就是万一非常长寿呢?长寿本来是好事,却因为乱花钱而变成了一件风险极高的事儿。这真是得不偿失,不得不防啊。
如此,只有投资。
投资有很多种,有渠道有本事有能耐的,可以干实业——实业救国,一百多年前,无数仁人志士就叫出过这个口号。但是不可能每上人都有渠道有本事有能耐去干实业吧?
所以,大多数国人的投资渠道,是非常窄的。
今天面对雪球,我们讲的这个投资,基本就是讲买卖股票了。
那么投资股票有没有风险呢?
——这话问得虽然非常愚蠢,但我们还是必须得认真予以回答。因为很多高深的问题,往往问起来都显得非常愚蠢,比如哲学上第一问:我们是谁?第二问:我们在干什么?第三问:我们要到哪儿去?生活中都是废话,但在哲学家那儿,都是天问。大家争论了好几千年了,也没争出个道道。
所以,我们的回答是:有风险,而且控制不好,还很高!
最近常常有朋友问我:TTB,怎么样才能确保我们的资产安全性呢?我想我的钱安全,能保证我的家人过着舒坦的日子,但我还想把钱投到股市里,赚一点外快,能更好地改善家人的生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何?
其实,鱼与熊掌也不是不可全得。关键在于,掌握好度。也就是可以投些钱到股市里,但要保持适度。你投入的钱,得和你的身份相符,和你的家当相合。投资不是消费,但与消费有相通之处。俗话说,吃穿量家当。投资也一样。
年轻的人,未来很长,打打杀杀,冲冲撞撞,不怕吃苦,不怕吃亏,跌倒了,只要没摔死,总是还有大把的机会重新爬起来。甚至年轻时,吃的苦越多,吃的亏越大,将来的路走得越稳越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抗跌打能力越来越弱越来越差。所以,一般而言,年轻人可大胆点儿,而年长的同志,却要保守一点。
那么,怎样才能寻找并保持到那个合理的平衡点呢?就是说,风险投资的度,到底在哪儿呢?
书本上的论述,常常到此为止。
这个问题,也曾经长时间地困扰着我。这几年的投资,我也常常在想,怎样的投资额度才适合我——既能保证家庭的正常生活,又能将投资收益最大化,最重要的是,将安全性最大化。我以前在其他的帖子中,也说过,一定不要卖房炒股,一定不要贷款炒股,一定要留出孩子的奶粉钱,太太的画妆费,老人的医疗费——但说这么多,还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
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可资借鉴的具体数值参考呢?
书本上没有,但我这儿是有的。
这些年,一般地,我是这样规划我的投资的——具体地说,就是投资股市和手中留存的现金比例是这样计算的:去掉房子、车,这些生活中应有的大件之外,将手中余下积蓄,作为一个整数,进行现金和投资的额度分配;然后取年龄的十位数字,乘以九,所得的数字,即为留存在手中现金的比例。
比如,20岁时,用2乘以9,得18,那么手中留存的现金就可以占到总积蓄的18%,剩下的82%可以拿去投资股票这类高风险的标的。
以此类推,30岁,三九二十七——现金27%,投资73%;40岁,四九三十六——现金36%,投资64%;50岁,五九四十五——现金45%,投资55%;60岁,六九五十四——现金54%,投资46%…… 直到90岁,九九八十一——现金81%,投资19%。
至于100岁以后嘛,在人类生物科学没有突飞猛进、人类寿命大幅提高之前,还是别再投资了吧,手中有多少钱,该花的花,花不了的,留给子孙,不想留给子孙的,捐给国家,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个乘九法则,总体上讲,还是能够很好地兼顾年龄和风险承受能和的此消彼长关系的。
对一般人应当适用。
当然,若您是投资达人,算我放屁——刚才说了,我的帖子不适合您这样的人看哈。
99%的人,都是一般人。我们注定过着一种平凡的日子。所以遵守乘九法则,永远不亏掉老本钱,同时还保留在投资界的进取精神,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妙事吗?
若乘九法则,是一条法则——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结论:你的投资合不合理、安全不安全,从你投入股市的资金比例就看得出来了。
也就是说,你的投资安全不安全,从你一进入股市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结局了。

道理也许很简单,正如我常讲、我坚信的一点:真理从来不复杂。
但要身体力行,却常常非常不容易。
我敢打赌:牛市一来,尤其是初尝胜果之后,绝大多数人,恨不得向股市投进所有的钱。
所以说,这个法则看似简单,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就是它的发明者,我是腾腾爸先生,也常常不自觉地进行逾越。

前番在其他帖中,我曾经向新入市的小韭菜建议:初入股市,什么都不懂,最好只拿出全部四分之一的积蓄,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一,进入股市。你在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将赚钱的希望寄托于未来——下个牛市,才是你一展身后的时候。
这个乘九法则,和这番建议,是否冲突呢?
我认为是不冲突的——三分之一抑或四分之一的比例,是向初入股市的菜鸟建议的,具有独一性,而乘九法则,我认为应该适用于所有人,具有普适性。
后者具有包容前者的特性——这样理解,最贴合TTB的本意。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永远不要向股市这个高风险之地打完所有的子弹——只有这样,在大盘涨跌间,你才能谈笑自若——前段时间,在大盘于4000点左右,市场一片看空时,TTB之所以敢于满仓以待,主要原因就是我手中还有余粮。真要发生极端情况,这些余粮,就会成为我的救命稻草。这一点,不再多述,熟悉我的朋友,应该非常了解我当时的计划和现实表现。4000点的时候是这样,5000点的时候,也是这样。

下面,再谈谈微观层面。也就是在大盘走到一定高度了,我们到底谈如何逃顶?
我个人认为,对大盘把握不透的小韭菜,也可以学习使用一下乘九法则——当然,这个乘九法则,要有新的演义。
2000点时候,你账户中的股票市值和现金,应是个什么样的比例呢?
二九一十八——现金占总数的18%,股票占82%。
3000点呢?
三九二十七——现金占总数的27%,股票占73%。
以此类推:9000点的时候,九九八十一,现金占81%,股票占19%。
到了1万点呢?
我的建议是:清仓,100%现金。
当然,在牛市向上走的过程,账户中留存的现金,是要灵活运用的——在大盘调整时,账户中的现金是得作为援军发挥作用的。
比如,大盘在升到3000点时,你遵守乘九法则,卖出一部股票,从而增加现金存量,待大盘回调时,你须将这部分现金再打入股市,待到4000点时,再按乘九法则卖出,留出现金,以待再次回调中作为援军使用。

我不知道,我说的清楚了吗?
微观上的乘九法则,也是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真正贯彻起来,非常难。
人性的贪婪使我们很难主动舍弃。
就像现在的TTB,整个股票账户里,只还剩下不足5块钱现金——乘九法则的发明者TTB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乎?

但是下面,我要说的,就是这一点。
我因为从没有经过一轮完整的牛市,所以我是完全没有应对牛市的经验的。我给自己制定的大目标就是:一定要完整地走完这轮牛市,一定要好好体验这轮牛市,一定要啧尽这轮牛市——哪怕是有一天逃顶失败,站在了高高的山岗上,我也在所不惜。
但是,自从今天中午,看到那位网友的回复:你TTB不怕跌回2000点,你的粉丝怎么办?——这条回复深深地刺痛了我。TTB虽然粉丝不多,但再不多,也有三千来人了,三千多人后面,就是三千多个家庭——虽然这些人中,还有很多水平比我高的,减掉一部分,哪怕还有一千人、一百人、一个人,那也是人啊。
我的确得负点责任——我自己疯,不能让别人也跟着我一块疯。因此,从今天下午开始,我开始郑重思考逃顶的问题了。
我发现,确定投资比例的乘九法则,也完全可以套用到大盘身上——如上所述。
按照乘九法则,在大盘到达5000点后,股票账户的现金就应该留存到45%这个比例上了。
也许这是一个过于保守的数字。
但我想,这也应该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数字。如果你是从2000点走过来的,你赚的,也不少了。如果将来大盘真的能上10000点,那么未来你还有得赚。
这一轮牛市早晚会走完的。但下一轮的牛市,早晚还会来。
只要人在,钱在,牛市就永远等待你。

至于我个人嘛。因为我的持仓成本,因为我的抗风险能力,因为我独有的享受牛市的渴望,我的现金比例,可能会所有降低。也就是说,我对乘九法则,可能会有一些偏离。
具体是多少呢?
我还在思考中——若有答案,我一定及时告诉大家。
看TTB的脾气,应该不会隐藏的——我爱分享,不会隐私。
请大家相信TTB。

我累了,不想多说了。到此为止吧。向耐心看完全文的同志致敬!

$中国银行(SH601988)$ $农业银行(SH601288)$ $光大银行(SH601818)$ $民生银行(SH600016)$ $雅戈尔(SH600177)$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全部讨论

2015-06-19 12:34

其实,不用乘9法则,贴主可以简化为,20岁留20%现金,30岁留30%现金。。。到100岁就100%现金别投资了。这样,简单明了多了。同理,用于大盘,就是2000点时留20%现金,5000点时留50%现金,10000点就100%现金,清仓。

2017-12-25 19:41

看了那么多,必须开始转了,良心贴

2017-04-15 10:01

2016-04-05 11:48

腾腾爸苦口婆心,投资理念正确,乐于分享,自我评估,比我水平高一个数量级。腾腾爸所说的,正是我所欠缺的,并且也是我一直反思的,股灾3次,虽没有受伤,但是并没有趁着股灾盈利,皆因没有仓位控制概念,贪婪之心很重,总持不了现金。吾之谬大也!

2016-03-04 13:34

Mark:创意啊 ! 
乘九法则——当然,这个乘九法则,要有新的演义。
2000点时候,你账户中的股票市值和现金,应是个什么样的比例呢?
二九一十八——现金占总数的18%,股票占82%。
3000点呢?
三九二十七——现金占总数的27%,股票占73%。
以此类推:9000点的时候,九九八十一,现金占81%,股票占19%。
到了1万点呢?
我的建议是:清仓,100%现金。

2016-02-29 21:54

好文,谢谢分享。

2015-12-22 20:08

用仓位做好风控,原理很简单,指数与现金成反比,都能听懂,能不能严格执行,就不一定了,这就是任人性,贪婪,无法控制的贪婪

2015-08-28 21:04

您的偏离就是现在点位现金比例27实际上可能是30吧。合理区间动态协调

2015-08-20 21:05

2015-08-20 18:10

ttb果然是个话痨!可爱的话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