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一帖:谈谈股市风向标——李大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6回复:95喜欢:78
最近几天的“睡前一帖”中,我已经几次三番地提到李大霄先生的名字。我相信,有一年以上股龄而经常浏览财经新闻的朋友,对这个名字不应该陌生。在球友给我的私信回复中,就有人给我探讨起了李先生。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朋友对李先生非常不敬。也许是我在最近的帖子中,提到李先生时,用了一些调侃的语气,所以让一些朋友产生了误解,以为我对李先生非常不屑。
这绝对不是事实真相。
真相是,我非常尊重李先生。

我对李先生的尊重,来源于两点:

一是李先生是现今中国少有的有良心的股市分析师。
在股市极度低迷时,他到处奔走呼号,鼓励大家有股守股、无股买股,先后提出著名的“校花理论”、“钻石底”等概念,虽受众人耻笑,而依然故我,不为流言俗语所动。在牛市泡沫形成后,他马上又感受到危险的存在,立即再度旗帜鲜明地站出来早于政府提示风险。
他的呼号,又与牛市轰然前进的脚步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回首来路,那些在2000点唱空、在6000点唱多的分析师,是多么可笑。尤其是与那些在这里唱多、换个地方就翻脸唱空的人,以及到处夸夸其谈、观点从来不曾鲜明、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人相比,李先生的人格操守,多么珍贵!($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
在数不胜数的股市分析师中,他踽踽独行,虽然另类但毫不畏惧。他就像那位拿着长矛与风车战斗的人,在世俗眼光中是疯子,在哲人眼中是圣人。
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李先生的这种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一次,一家证券公司请李先生去给公司客户做股市分析报告。证券公司原来是想借用李先生的名号来拉抬自己公司人气的。没想到李先生一到,开口就大谈他的理念——熊市徘徊,不要卖股,牛市发疯,不要买股,最为重要的是,散户不要跟风,不要频繁操作,要长线持股,学会捂股……报告还没做完,证券公司的老总就被气跑了——照李先生这样的方法,买一只股票十年不动,证券公司还挣个鸟钱啊?
人家请你来是想让你鼓吹多买多卖的,你如此不解风情,上来就大谈价值投资、长线持股,这不是掀桌子、砸台子吗,人家老总不撂个脸子,踢个蹄子,等着喝西北风去?
在股市这个资本云集、欲望荟萃之地,对于利润和财富的追求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品格和操守反而退居其次。
此时此地,能站在散户角度思考和说话的分析师,仿佛人人追求而不可得的十倍牛股那样稀少而珍贵。
李先生恰恰是这样稀少而珍贵的大牛股。
碰到这样的分析师,我们应该感到庆幸——甚至应为中国的金融界点一个赞,这么浓郁的追名逐利的铜臭氛围居然还没有抹杀掉最后的一点良心与道德,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样的人,我会对他不屑吗?

二是李先生是一个最具原教旨主义色彩的价值投资流派的忠实信徒。
用现在的网言网语,这叫铁粉。
价值投资的基础就是基本面分析。我以前曾给大家打过一个简单而形象的比喻,买股就像去菜市场买鱼,这条鱼多重,值多少钱,很简单,用称称一称,用计算器算一算就可以了。如果这条鱼值十块钱,那么低于这个价,就是低估,你买了就是赚便宜,高于这个价,就是高估,你买了就是吃亏。
价值投资者就是在做好基本分析的功课之后,坚持去寻找低估之地,找到了,就站在那里,哪儿也不去,等多久也不心急——价值的吸引力的确非常迷人:风,早晚有一天会吹来。
而李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找到了低洼之地,然后站到那里,不停地对来来往往、奔忙不绝的人提醒:别走啊别走啊,这里有风,马上就会来。
对朝他身后去的人,他会忍不住地夸赞:很好很好,那个地方比这里还低洼!
对朝他前边跑的人,他会追着人家喊:不行不行,那里很危险!
为了这份坚守,他不惜与政府对着干——最近新华社连发七文鼓吹牛市,而他偏偏在此,开始声嘶力竭地警示见险。
试看当今之中国,这样的好汉,还有几个?
现在这样坚守格雷厄姆理论的人,真是太少太少了。连自称格雷厄姆忠实信徒的巴菲特都自认为已经有所偏离格雷厄姆了。
而李先生,似乎是格雷厄姆到中国进行了复活。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尊敬的人。
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
对这样的人,我怎么会不屑呢?

但是,写此文,我绝对不仅仅是为更正一个误解或者仅仅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大唱赞歌——那也太简单、太小看我TTB了!
人生处处有误解,甚至有冤屈。很多误解和冤屈是不用多费口舌的。解释有时候就是一种浮浅。
为李大霄唱赞歌也大可不必,最近到他微博上为他唱赞歌的粉丝多了去了,一眼望过去,李先生似乎还很受用,都快成星宿老君了。TTB无名无势,草根一个,唱赞歌拍马屁就用着再多我一个了。
况且,我说我尊敬李先生,并没有说我完全赞同他。
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上看,他还是有毛病的——而且,在我眼中,这个毛病还是不小的。
分析分析他的毛病,从中吸取点教训,尽量耳聪目明一些,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散户而言,可能更有价值,这才是我今天写作此文的真实目的。
那么,让我们来分析分析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毛病吧。

美国投资家霍华德.马克斯先生在他的《投资中最重要的事》一书中告诉我们,投资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或者说理论,一个是周期理论,一个是钟摆理论。
我个人认为,周期理论更适宜在大周期中解释牛熊。牛市久了,熊市必来;而熊市久了,牛市必来。所以在牛市中的人,要时刻警惕顶点的到来。而在熊市中坚守的人,一定要坚信“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个道理,坚定信心,充满耐心,相信自己一定能等到牛市的到来。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牛熊转换,永不停息,这是股市自诞生二百年来不断上演的故事,也是未来二百年股市不断上演的故事。看透周期就能把握周期,而把握住了周期,你也许就能穿越周期。
从这个角度看,在熊市中总是唱牛的人,并不是多么高明。因为经典理论告诉我们,只要在熊市唱牛,从逻辑上看总不会错的,只要坚持到底,牛市总会到来的。
正如李先生曾经做的那样。
而钟摆理论呢,我认为更有利于解释交易者的心理。交易者的心理总是随着牛熊的转化而转化。牛市的时候,大家都唱多,也勇于买股、持股。这时的情绪是热烈而高涨的。而熊市的时候呢,又常常被唱空声吓倒,树倒猢狲散,市场上一片寂寥。这时候,金子卖出了白菜价,市场上的情绪低落再低落,敢于出手购买股票的人也一少再少。这种情绪和心理上的变化,就像钟摆——一会儿摆到左边的端点,一会儿摆到右边的端点。而股票的中枢价值就像钟摆整个摆动路线的中心,交易者的情绪,就围绕着这个中心,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
但是,要注意一点:虽然钟摆是围绕着中心点左右摆动的,但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钟摆从不曾停顿。因此无论在两个极限的端点,还是在中心点上,钟摆总是在按着自己的节奏,有规律地摆过。
无论是中点、端点,还是其他任何一个普通的点,在钟摆那儿都大公无私、一视同仁,因而,都是毫无例外,一划而过的。钟摆是世间最公正的法官,它不会为任何一个点做法外的开恩。
它好似没有感情,不会为世间最美的枫林停车,但它从不停息的脚步,却蕴含着为人类谋求福利的深邃爱心。
对于赞扬,它不闻不问;对于阻拦,它也势如破竹。
它内心火热而外表冷酷。
正如TTB有时候批评腾儿,批评过了,自己常常内心痛悔,但是没办法,为了爱子的前途,虽然痛悔,碰到事儿了,照样本起脸来唬人。

端点和中心点是客观存在的,但实际上,它是我们人类为了探讨清楚问题而人为划分出来的。
钟摆可不管这些。看起来,它只知道往左走,往右走,然后再往左走,往右走,周而复始,无限循环。
钟摆理论和周期理论是重合的,所以钟摆的节奏永远追随着周期的脚步。

李大霄先生做对的地方是什么呢?
就是他深谙周期理论,或者说,他的行为暗合周期理论。所以牛来的时候,他喊熊,只要坚持喊下去,早晚有一天,他会对的;熊来的时候,他喊牛,只要坚持喊下,早晚有一天,他还是会对的。所以从大周期上看,李先生是永远正确的。
这不是说他做的这些工作没有意义——跟那些在空时一味叫空、多时一味叫多的大忽悠相比,他的警惕性以及表现出的那份对于散户的拳拳爱心,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错就错在他太低估对于交易者心理的分析了。
他忽视了钟摆理论所揭示的那条规律:钟摆是不会在中心点停顿的。
当熊市来的时候,会熊过头;当牛市来的时候,会牛过头——无论向左,还是向右,钟摆不到一个极限,绝不会回头!
而李先生的错谬或者说可笑之处就在于,通过精准的基本分析,他差不多也找准了价值的中心,于是,他就站在价值的中心——也就是钟摆的中点,对南来北往的人不住地喊:喂,哥们,这才是中点,那个地方你不该去!
但是钟摆不听他的话。
因为钟摆有自己的理论,自己的规律,它得按自己的节奏走下去——
这是它的使命!

(注:今天很累,写得不长,但愿此文能给您一点启示——2015年4月22日)

________看帖回帖是美德________我发现帖吧里的口号在雪球上也能用哈[大笑]____

$雅戈尔(SH600177)$  
$中国银行(SH601988)$  
$中国石化(SH600028)$  
$张裕A(SZ000869)$  
$五粮液(SZ000858)$ 
 $农业银行(SH601288)$

全部讨论

2016-04-04 08:41

写得不错;

我感觉李大霄也是个价值投资者,他的分析和结论都是说给价值投资者听的;但他的问题是:中国90%以上是趋势投资者,趋势分析或技术分析才是这些人信奉的;

严格的说,李的预测只适合上证50、或部分的沪深300指数,对中小创几乎完全不适用;因为中小创的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适用的是另外的理论;是与中国特色经济相关的。

2015-10-04 22:03

李先生的确是可敬的人,非常难得的有信仰有操守的人

2019-12-27 16:00

李先生是好人,买好股,得好报!

2015-09-06 13:49

很客观,很有素养,成大器者!

2021-03-07 13:08

而李先生的错谬或者说可笑之处就在于,通过精准的基本分析,他差不多也找准了价值的中心,于是,他就站在价值的中心——也就是钟摆的中点,对南来北往的人不住地喊:喂,哥们,这才是中点,那个地方你不该去!
但是钟摆不听他的话。
因为钟摆有自己的理论,自己的规律,它得按自己的节奏走下去——
这是它的使命!
作者:我是腾腾爸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1-03-07 12:54

而钟摆理论呢,我认为更有利于解释交易者的心理。交易者的心理总是随着牛熊的转化而转化。牛市的时候,大家都唱多,也勇于买股、持股。这时的情绪是热烈而高涨的。而熊市的时候呢,又常常被唱空声吓倒,树倒猢狲散,市场上一片寂寥。这时候,金子卖出了白菜价,市场上的情绪低落再低落,敢于出手购买股票的人也一少再少。这种情绪和心理上的变化,就像钟摆——一会儿摆到左边的端点,一会儿摆到右边的端点。而股票的中枢价值就像钟摆整个摆动路线的中心,交易者的情绪,就围绕着这个中心,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
作者:我是腾腾爸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1-03-07 12:49

买股就像去菜市场买鱼,这条鱼多重,值多少钱,很简单,用称称一称,用计算器算一算就可以了。如果这条鱼值十块钱,那么低于这个价,就是低估,你买了就是赚便宜,高于这个价,就是高估,你买了就是吃亏
作者:我是腾腾爸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1-03-07 12:47

在股市这个资本云集、欲望荟萃之地,对于利润和财富的追求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品格和操守反而退居其次。
此时此地,能站在散户角度思考和说话的分析师,仿佛人人追求而不可得的十倍牛股那样稀少而珍贵。
李先生恰恰是这样稀少而珍贵的大牛股。
碰到这样的分析师,我们应该感到庆幸——甚至应为中国的金融界点一个赞,这么浓郁的追名逐利的铜臭氛围居然还没有抹杀掉最后的一点良心与道德,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样的人,我会对他不屑吗?
作者:我是腾腾爸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19-12-21 01:36

看了就像《水浒》里武松的三碗不过岗

2019-09-03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