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行业笔记(二):铝价复盘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24

120年铝价复盘(来源:网页链接网页链接

1900-1970:过于古早,不具有参考性

1970s:六大巨头垄断:铝土矿的市场份额总和超过60%,氧化铝的市场份额接近80%,原铝的市场份额徘徊在73%左右;价格稳中有升

两次石油危机(1973-1975,1979-1980)

电力成本占铝成本40%,能源价格提高推升铝价提高。但能源冲击并没有平等地推高所有国家的电价,一些国家拥有充足的水电或低成本的煤炭资源,上述因素加剧了电价和各国原铝生产成本的区域间差异。电解铝生产中心从1970年代开始从日本、美国和西欧等高成本地区向澳大利亚、加拿大、中东、俄罗斯和中国等低成本地区的转移。

日本驱动和苏联解体(1987-1993)

80年代后期,在全球产能转移的过程中铝过剩的生产能力已经被永久关闭,库存很低(去产能+去库存)。铝在汽车零部件和饮料罐中的使用越来越多,世界范围内对铝的需求也在增加(新场景拉动新需求)。在美元的持续贬值助力之下铝价2年上涨了近2.2倍苏联解体,大量俄罗斯铝锭流入世界流通(供给增加 ,价格下跌),市场铝的涨势也到此结束,名义美元价格从1988年年初的3500美元/吨下跌至1993年末的1170美元/吨。

新经济时代与亚洲金融风暴(1993-1999):

美国经济持续繁荣,铝供需双旺,名义价格也从1993初年的1200美元/吨上涨至1995年初的2060美元/吨。随后美联储加息,亚洲金融危机,铝名义价格也回落至1500美元/吨附近

中国经济腾飞(2002-2006):

21世纪初,美国互联网泡沫,911:铝价此时震荡下行,LME铝价在2000年初的1680美元/每吨,回落至2001年末的1325美元/吨

2001年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铝消费迅速增长,库存急剧下降。美联储防水,印发投机性购买。LME铝价从2002年1400美元/吨上涨到2004年2月的1744美元/吨,SHFE铝价也从13500元/吨涨至18800元/吨。

2004年6月至2005年10月LME和SHFE铝价维持宽幅震荡:美联储加息,中国政府宏观调控。

2005年末随着原油价格的上行,国内电价和氧化铝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电解铝的冶炼总成本,也自2003年的13000元/吨附近增加到2006年初的17000元/吨左右。在成本和国内难以抑制的经济增长的加持下铝价上涨进入高潮。LME铝价最高飙升至2006年2月的2667美元/吨,2002-2006年累计涨幅达90%。SHFE铝价最高飙升至2006年2月的22800元/吨,累计涨幅达68%。

美国次贷危机与各国救市(2007-2011):

2007年上半年LME铝价维持2650-2850美元/吨震荡,下半年铝价回落至2500美元/吨下方。2007年国内铝行业的总体政策趋势是紧缩的。

金融危机爆发:铝价自2008年7月的最高价3280美元/吨暴跌至2009年2月份的1302美元/

中国“四万亿计划”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带动了电解铝消费,铝价也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带动下从2008年底的1302美元/吨最高涨至2010年4月的2482美元/吨

2010年上半年,欧债危机:美元一路走强。随着中国货币政策也开始收紧,铝价从2010年4月份2482美元/吨回落到6月份的1931美元/吨

2010年中,欧债危机缓解,美国量化宽松,美元走弱,加上中国原铝需求高速增长,LME铝价反弹至2011年5月的2614美元/吨,而SHFE铝价则受制于国内紧缩的货币政策,没有大幅跟涨。

2011年8月初,标普调降美国主权评级,引发全球大宗商品普跌;与此同时,在中国持续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压力下,国内原铝消费逐渐降温,更令铝价弱势得到延续。LME铝价自2011年8月份的2436美元/吨,回落至年底的1992美元/吨。SHFE铝价自8月的18535元/吨,回落至年底的15845元/吨。

产能过剩下的熊市(2012-2015):

2008年金融危机后了铝的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2015年全球电解铝产量达到了5780万吨,铝的产量超过了其他所有有色金属的总和

供给侧改革(2016-2017):

在棚改和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房地产领域再次高速发展。带动地产、电缆、汽车等领域强势复苏。随着下游需求改善2016年铝价从熊市低谷中大幅反弹,LME铝价从年初的1483美元/吨涨至年末的1701.5美元/吨。SHFE铝价也从10745元/吨涨至12795元/吨。国内供给侧改革和棚改货币化初见成效,经济稳步复苏。

产能转移在进行:在国外,美国和西欧等高成本地区向澳大利亚、加拿大、中东、俄罗斯和中国等低成本地区的转移。在国内,这种转移是从南部和东南部的高成本地区转移到西部和西北地区

国内电解铝第一轮产能迁移(2010-2016年):从资源聚集地向能源聚集地转移。2010年前国内电解铝分布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在河南、山西、山东、广西、贵州等铝土矿资源丰富的区域。2010年国家出于限制高能耗企业取消优惠电价,电解铝往新疆、山东迁移,能源集聚地的电解铝自备电时代崛起。

国内电解铝第二轮产能迁移(2017以后):2017年打响电解铝行业供给侧改革,合规产能“白名单”出炉,并规定未来国内电解铝新增产能必须在既定的指标内通过等量置换形式完成,电解铝产能天花板诞生。这使得新疆、山东两大电解铝产能聚集地关闭部分不合规产能。同时,如山东、河南等地方政策出台控能耗计划,迫使当地电解铝产能外迁,水电、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富裕的区域——云南、内蒙古、广西

贸易战(2018-2019):

俄铝制裁事件,俄铝货流不能正常进入交割,并且全球铝供应可能出现6%以上的供应下降,导致全球性恐慌,LME铝价从1977美元/吨的低位,半个月的时间暴涨至2587美元/吨,涨幅达到30%沪铝也从13715元/吨的低位最高涨至15035元/吨,涨幅9%。国内涨幅明显低于LME涨幅,因为我国是国际铝主要生产国,并且俄铝有流入国内预期。

海德鲁污染事件导致的减产,海外氧化铝供应骤然短缺,期间LME最大涨幅达10%,而同时国内因环保政策推动铝土矿报价快速拉涨,导致沪铝亦形成一波同期上涨,最大涨幅接近7%。

随着俄铝制裁的落地,海德鲁逐渐复产,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全球的需求疲软的问题开始显现,加之国内生产仍小幅维持增长,铝价一路走弱,截至2018年12月底,LME铝价全年跌幅18.73%,国内铝价底部成本支撑较海外强烈,12月跌幅低于海外,最终全年跌幅10.74%。

全球新冠危机与救市(2020):

2020年1-5月:国内外疫情影响,价格下跌

5月中旬-11月初:复工复产,LME铝价和沪铝均维持上行,创出疫情前的新高后维持震荡。中国铝业2020年7月见底,云铝股份2020年7月起涨)

11-12月:行情主要由通胀预期带动上行,沪铝也得以走出一波较为流畅的上涨行情,12月2日,沪铝收盘于16835元/吨,创2017年9月20日以来的新高。

见顶后的危机(2021-2022):

沪铝自2021年初的15340元/每吨最高涨至2021年10月份的24695元/吨。之后又震荡回落至2022年末的18350元/吨左右

第一阶段(2021年1月-5月中旬):海外经济加速复苏,拜登上台后经济刺激政策加码,通胀快速上涨,叠加国内进入消费旺季,铝价迎来一波需求驱动的快速上涨。

第二阶段(2021年6月初-10月中旬):“电荒”+“暴雨”模式引发限电全面升级,云南、广西等水电铝地区面临枯水期,内蒙古、山东等火电铝企业面临缺煤的危机,导致全国范围内爆发限电危机,叠加河南等地发生前所未遇的暴雨灾害,铝厂出现大规模的减产。8月中旬各省开始发布能耗双控政策,叠加部分地区因电力紧张问题,截至9月底,各地区累计减产约300多万吨,至此市场对于供给短缺的预期达到顶峰。而此时动力煤价格暴涨。中国铝业云铝股份2021年9月见顶)

第三阶段(2021年10月中旬-12月):由于国家监管动力煤价格自高位一路狂跌至800元/吨左右暴跌,引发成本坍塌,铝价出现连续暴跌行情,铝价自24695元/吨的高位持续下挫,一度跌破19000元/吨。

第四阶段(2022年1月-3月)海外2021年底欧洲能源危机一直延续至2022年一季度,天然气、电价继续上涨,海外电解铝产能关停预期不断上升,成本压力下沪铝和LME铝价自低位持续反弹,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市场对俄铝制裁导致的供应减少预期升级,伦铝加速上涨步伐一路高歌猛进创历史新高4073.5美元/吨。而国内则收涨至24020元/吨,并未创出新高。云铝股份2022年2月反弹33%,中国铝业反弹23%,均未回到高点)

第五阶段(2022年3月-22年末)国内需求下滑预期升温,叠加美国进入加息周期,LME铝价从高位回落至2022年末2300美元/吨,沪铝也回落至2022年末的18350元/吨。云铝股份中国铝业下跌至10月份企稳)

进退两难(2023年):

1、国内疫情后的复苏(1月初至3月上旬):2022年底国内放开疫情管控,市场开始交易国内疫后的复苏预期。沪铝价格自18000元/吨附近向上修复至19500元/吨附近。

2,美国硅谷银行风险事件(3月上旬-4月上旬):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转变,叠加国内铝锭快速累库,价格开始下跌,沪铝自19500元/吨的高位震荡下跌回落又至18000元/吨附近;云南因为干旱缺水,导致电解铝减产,沪铝又向上修复至19000元/吨之上。(期间,云铝股份中国铝业上涨至4月)

3、国内经济转弱(4月下旬至5月下旬):4月份国内数据出炉后,包括社融,PMI等数据走弱,地产销售快速下滑,市场被悲观情绪笼罩。沪铝自19000元/吨区间上沿快速回落至17000元/吨的下边界。(云铝5月下跌15%,中铝下跌15%)

4、国内刺激政策加码,美联储暂停加息(6月-10月):国内汇率迅速走低,国内外价差扩大。在低库存的助推下沪铝涨幅明显大于伦铝,突破19000元/吨的区间阻力。当前维持19000元/吨上方高位震荡。

5、下跌后反转(10-12月):11月底触底后开始价格上涨,反弹还是反转?

2024年:进行时……

自去年12月低点以来,单边上涨:交易美元降息预期+库存低位+云南电力供应(云铝、中铝股价区间震荡,股价2024年1月见底)

总结:

铝价上涨的中长期驱动力:能源价格上涨(能源危机驱动)、需求上涨(80年代日本叠加低库存+新消费场景,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美元放水(能源等大类资产抬升)

铝价上涨的短中期驱动力:全球政治变局(俄铝制裁)、边际扰动(云南缺水,大厂限产)

附:中国铝业云铝股份股价走势

全部讨论

04-03 11:08

分析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