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报公布前买入英伟达的三大理由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52喜欢:35

英伟达NVIDIA)的财报预计将超出市场预期,公司预计会提升指引,这可能导致股价大幅上涨。市场对英伟达芯片的需求无止境,公司预计将消耗台积电(TSMC)的一半先进芯片封装产能。

台积电计划在2023年到2025年之间将产能提高5倍,可能使英伟达2025年的销售额比目前预期高80%。大科技公司直接从人工智能中获利,推动了英伟达产品的需求并有助于其潜在增长。

管理层预计到2026年仍将受到供应限制。英伟达有着历史上7%的超预期和提升指引的记录,未来两年可能会翻倍,创造强劲的市场超越回报,这完全由基本面所支撑。

三大理由:在财报前买入英伟达

我刚刚在英伟达(NASDAQ:NVDA)发布财报前买入了更多股票。它已经是我最大的持股,占我家庭基金的8.3%和我净资产的6%。以下是我对即将发布的英伟达财报充满信心的三大理由,以至于我又增持了一些,并对与英伟达CEO黄仁勋一起长期持有感到放心。

了解为什么我对英伟达的短期和长期未来如此充满信心,以及为什么你可能也想在财报发布前获取更多股票,可能会带来10%到20%的涨幅。

第一个理由:估值

英伟达的历史公允价值(10年平均)基于2024年和2025年的当前共识预期为1063美元。这意味着,如果你将2024年的每股收益预期乘以10年平均市盈率40.14,你会得到2024年的公允价值963.36美元。以2025年的共识预期计算,2025年的公允价值(2024年底)为1247.95美元。

然后,我们将其混合,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2024年的20周,前瞻市盈率是华尔街最受欢迎的估值指标。60%用于2024年,40%用于2025年,得出12个月前瞻市盈率。请注意,后瞻市盈率(最保守的指标)在华尔街使用最少。

2025年共识历史公允价值1247.95美元不是预测。我重复一遍:我从不做价格目标;我告诉你公司的历史市场决定的公允价值基于共识预期和当前的股息。

模型显示,如果且仅当英伟达按当前分析师预期增长,并回到客观的10年平均市盈率40.14,那么到2024年底1250美元的股价将完全由基本面所支撑。换句话说,到年底英伟达32%的涨幅将完全由基本面所支撑,如果它满足当前预期。如果英伟达满足预期,到年底1250美元的股价,市值略超过3万亿美元,不会是泡沫或即将崩盘的迹象。这将完全符合基于公司的10年平均估值和强劲基本面的预期。

七个月内上涨32%?听起来不错,对吧?

第二个理由:英伟达有出色的超预期和提升指引记录

过去四年里,英伟达88%的时间都超出了盈利预期。以下是过去几个季度的盈利超预期情况:

2024年第四季度:11.40%

2024年第三季度:18.73%

2024年第二季度:29.36%

2024年第一季度:18.80%

2023年第四季度:9.46%

2023年第三季度:-17.32%

2023年第二季度:-1.49%

2023年第一季度:4.86%

2022年第四季度:7.96%

2022年第三季度:5.81%

2022年第二季度:2.27%

2022年第一季度:11.43%

2021年第四季度:10.36%

2021年第三季度:14.20%

2021年第二季度:10.67%

2021年第一季度:6.87%

平均:8.96%,中位数:9.91%

上个季度,英伟达超预期11%,并将指引提升了10%。

过去三年,英伟达平均每季度提升指引7%。如果英伟达继续按照其最近的历史平均水平超预期和提升指引,那么共识预期可能至少提高10%。

这将意味着年底1247美元的公允价值将提升到1371美元,年底有43%的上涨潜力。

第三个理由:未来持续超预期和提升指引的信心

黄仁勋曾表示,预计英伟达将供应紧张到2026年,这意味着它们至少在2026年第一季度之前都会售罄。那么,谁是它们最大的客户呢?

大科技公司在顶线和底线都超预期,并报告AI直接推动了这些结果。Meta(META)宣布,AI提高了广告转化率,使其能够将广告价格平均提高11%,广告量增长20%。他们宣布2024年将新增40亿美元的AI支出。

微软MSFT)宣布,AI推动了Azure(云计算)销售额增长7%至31%,相比上个季度增长6%(至26%)。Alphabet(GOOG)(GOOGL)在其I/O开发者大会上花了三个小时宣布了20项新功能,每项都集中在其AI Gemini平台上。Sundar Pichai提到,谷歌云客户将在年底前获得来自英伟达的最先进的Blackwell GPUs。

换句话说,大科技公司正在直接从AI中获利,不是像Meta在元宇宙上押注1500亿美元的那种理论上的10年未来。AI现在就带来了实际的利润增长,而且大科技公司正在大举投入。

微软宣布了一项1150亿美元的“Stargate项目”,将包括数百万训练GPUs,耗时五年,性能比ChatGPT 4高1000倍,需5 GW电力,相当于纽约市的能耗。

亚马逊宣布计划每年花费100亿美元建造数据中心,未来15年内,总计1500亿美元的AI集成云计算支出计划。

谷歌呢?他们全力投入AI,知道这关乎他们的生存,是其搜索/广告商业模式的最大风险。

Alphabet预计到2029年将在研发上花费3740亿美元,不包括增长资本支出。

Alphabet预计在2029年前将花费3740亿美元进行研发,3190亿美元用于增长资本支出,总计6930亿美元的创新支出。为提供一个参照,基础设施支出法案、通货膨胀减缓法案和芯片法案加起来总计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出。

Alphabet预计在未来六年内单独花费7000亿美元在技术创新和增长上。根据当前的共识支出速度,Alphabet未来十年将花费超过1.2万亿美元,大部分都将用于AI。

现在考虑一下其他云计算巨头的研发支出。

完成Stargate项目将导致到2028年500亿美元的研发支出和740亿美元的增长资本支出。亚马逊的研发支出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280亿美元,比2020年通过的基础设施法案(年均1250亿美元)还多。亚马逊预计到2029年将花费超过2000亿美元进行研发和增长,微软为1250亿美元,Alphabet为1300亿美元。三大云计算领导者的创新增长支出将超过4500亿美元。

此外,不要忘记Meta或非MAG七大科技公司如Adobe(ADBE)。此外,黑石(BX)正在建设价值500亿美元的AI集成数据中心。

现在,让我们看看具体的数据:

台积电预计今年将先进芯片的月产能提高150%至每月40000片。明年,台积电预计将产能再次翻倍。关键点是,英伟达预计将消耗台积电先进芯片封装产能的一半。因此,英伟达对台积电先进芯片供应的紧密控制将帮助其击退英特尔AMD等竞争对手。

目前,市场对英伟达芯片的需求无止境。限制因素是台积电制造英伟达用于生产这些GPU和AI系统的晶圆的能力。台积电表示今年将产能提高150%,明年再增加100%。到2025年底,台积电的产能将增加5倍。

目前英伟达台积电业务的50%。所以,让我们假设他们无法获得额外的产能,无论他们愿意支付多少。毕竟,台积电不想违反合同或激怒三星、QUALCOMMQCOM)或苹果等重要客户。

英伟达管理层表示,他们预计到2026年仍将受到供应限制。

因此,到2024年年底,如果台积电提高产能,英伟达的销售额将比当前预期高80%,这可能意味着股价将超过2600美元。

关键点是,如果英伟达能够获得其预测的产能增长,那么英伟达到2025年的销售额可能会比目前的预测高80%,这也意味着2025年的股价目标可能高达2600美元。

总之,我相信英伟达将在未来两年内翻倍,并在未来五年内给我带来超额回报,完全基于基本面。这是英伟达在即将发布的财报前我增持的主要原因。

#英伟达# #财报#

精彩讨论

path2billion05-23 04:35

转摘是不是需要明确指出?:网页链接

AI智能开仓05-21 22:41

英伟达的主要客户不是中国,百分之十都没有,不要把自己想得这么重要

坚持交易纪律05-21 22:38

咱就算不了解AI芯片,GTX系列总了解吧,等哪天你配电脑买华为卡的时候,证明英伟达已经不再垄断市场了

坚持交易纪律05-21 22:37

现在的情况不是英伟达缺中国市场份额,是全世界都在排队买英伟达的卡,现在是供不应求阶段。其次买华为卡的主力是国企,几大运营商是主力。国内大的互联网公司买的还是英伟达的卡。华为卡跟英伟达达得卡市场差了一个量级

pipee05-23 04:35

先有华为后有天,天不生华为, 万古如长夜。

全部讨论

为啥会超预期?国内公司都在大量采购昇腾,英伟达中国缺失的业绩从哪里弥补?

你这持仓比较分散啊!最大仓位比例才8%,我的美股组合是英伟达占比达到50%左右。
$美股价值投资组合(ZH2061271)$ $英伟达(NVDA)$

有没有可能业绩超预期,但是股价下跌呢?

05-23 04:35

转摘是不是需要明确指出?:网页链接

05-22 15:15

赌财报不如赌拆股,这才是英伟达近期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前瞻都说烂了,这会儿还相信没有计入估价,要么蠢,要么坏

05-22 23:00

这么高的价格你都敢买,佩服你的勇气和胆识

05-23 11:27

想请教下 ,我现在持有的是nvdl ,6月7日拆股 ,我是继续持有,还是全卖nvdl,在6月6日前买入nvda,后期收益哪个更大,谢谢 ,特请教美女老师。

05-22 13:52

从 Seeking Alpha直接抄有意思么

05-22 22:06

主要三个方向,玻璃基板,铜高速连接,先进封装
今年的主线是以科技创新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意味着还是科技类,但是有所分化,也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新名词,总体分为以下方向
但是顺周期方向也很重要,今年降息预期+避险,两者互为跷跷板
低空经济是绝对主线,万亿市场,从0到1,对标去年的CPO,第二波刚开始
传媒游戏类(数据要素 Sora 短剧 kimi)
通信类(5.5G CPO 量子通信)
计算机类(多模态 算力 鸿蒙)
消费电子类(AR/VR/MR 存储芯片 PCB HBM AIPC/手机)
汽车类(无人驾驶 飞行汽车 固态电池 轮胎)
设备更新类(工程机械 新型工业化 氢能源 高端制造)
军工类(低空经济 无人机 军工信息化)
医药类(合成生物)
顺周期类(有色 化工 电力 交通 家电 环保)
国改类(高股息)

05-21 19:51

2600美元,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