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对各行业的改变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人从事电子制造业。在大湾区经营着一家电子加工厂。前些年,由于智能化在各行各业的普及,PCBA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业务量也逐年增长。可是,2019年后这行业却越来越卷,加工单价逐年下调。如今,纯粹的加工业务已经是必然亏损状态。

前些日子,参观了一家电子行业内著名的公司。它是深圳的一家公司。他们应用互联网思维,背靠深圳大都市金融力量,近十年间快速改变了电子行业的传统规则。先从PCB打样开始,到SMT钢网制作,再到电子元器件采购,再到SMT贴片加工,再到3D打印制作。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杀得同行鸡犬不留。这就是所谓互联网思维改造旧有行业的成功范例,一将功成万骨枯,几年来倒下无数电子行业的小工厂。

互联网打法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先以低价收割市场。它的低价镰刀非常闪亮,每推出新业务都把价格打到当时市场价格一半以下。让人无法拒绝!再配合其熟练的互联网营销推广,长尾的市场被快速汇集。当其占据较高市占率后,再逐步提升价格。

这种打法,业务初期往往是亏损的,公司主要依靠风投资金。目前该公司已经有包括顶极风投红杉资本等一大票大鳄的投资。目前,公司已经走到了上市IPO前期了。

互联网这种先烧钱占领市场的做法似乎成为一标准。有钱就能砸出护城河。阿里,京东美团,滴滴,抖音都无不如此成功的。可是,难道有钱就有市占率,有市占率就是护城河吗?我看未必。典型例子是共享自行车,小黄车和小红车当年已经两分天下了,市占率够高了吧,可护城河在哪里?没有!这市场就没护城河,你有钱就能进。后来,青桔,…都进来了。都赚不了钱,市场崩盘了。小黄车和小红车没了就没有,可是这一波共享自行车投资浪潮却干掉了无数的自行车工厂,这是互联网在坑杀实业。

互联网确实提高了各行各业的效率,这是正面的。但也有反面的损害。疯狂投资往往是盲目的,会祸及池鱼。上面说到那家电子企业确是利用雄厚资金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他们也曾努力从技术上改变SMT加工对小批量订单的制作。不过这并不容易,最后他们只好放弃,采用行业传统工艺。而PCB打样,钢网制作,3D样品制作则是依靠资金投入而形成设备优势。而元器件贸易的网上商城虽然依然有巨大流量支撑。但是价格优势已经没有了。总之,我认为单靠钱是无法砸出护城河的,只有技术革新才能挖出护城河!虽然如此,并不能阻止这公司成为行业巨人,也无法阻止更多的小公司的消亡。因为小公司更没能力革新技术。就像小米手机开始时并没有太多的技术革新,但它的崛起却干掉了无数的小手机公司。$小米集团-W(01810)$ $美的集团(SZ000333)$ $格力电器(SZ00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