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大指数调出部分银行股看投资逻辑的变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30回复:70喜欢:34

 

从各大指数调出部分银行股看投资逻辑的变化。

   最近多个指数调入调出部分股票。而一些低估的,看上去像是破产价的部分银行股被调出部分指数,如“交通银行”“南京银行”等。这不免让我们做价值投资的银粉们好生奇怪。

  Why?这么低估的银行股被调出,而一些前段时间被炒作的高价股被调入指数。难道指数又会十年不涨?或者越来越下跌?难道这些编制指数的公司都是傻子?

以上现象在我们投资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认为除了自己,大家都是愚蠢的。指数公司更是愚蠢至极。但假如我们稍微多思考一下,再看一下指数编制规则,就知道这完全是市场化的一些正常变动。就像市场上大部分人都是做投机的散户一样,做投资并不意味着投机的人就不应该在市场存在。而指数的调入调出,完全是根据公司的总市值和成交额及流动性而做出的市场化行为。也许你可以说他们这是追涨杀跌,把涨了十倍的调入,把跌了一半的调出,也可以说他们是把金子调出,把垃圾调入,但是指数一般都包含多家公司,在大的基数掩护下,最后得出的结果你还真不能说,这指数里全是垃圾,正因为成交额的放大,正因为流动性在以后会变的越来越重要。看看我们的ipo提速。看看注册制后的影响,我相信未来的市场会跟国际,跟港股接轨。垃圾公司和小公司慢慢会失去流动性。而失去流动性就更加使股价下跌,这样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很多人抱怨现在上市的多,而退市制度不行,说股市是只吃不拉,我个人认为,退市制度进度如何,完全不用在意,只要不停地上新股就好,只要股票够多。不用退市也可以让一些垃圾股自生自灭,因为当股票一多,这些股票就会慢慢失去流动性。看看现在港股,仙股遍地。有些股票一天都是0成交。以后肯定是国际资金定价,是机构资金定价。散户在市场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小,

   从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ipo和指数把部分银行调出指数,让我对银行股的投资也重新审视,我现在越来越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低估银行都是值的投资的。虽然银行业是一个好赛道。但是现阶段的银行业就像任何一个行业一样,要进行供给侧改革,要经受住竞争。要经受住国家的宏观调控,谁能在面对这些困难面前,不掉队,还能迎难而上的优秀银行,才值得我们投资者拿金钱和时间去守候。虽然现在还不能说赢家一定是谁,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一定会淘汰一些落后和不思上进的银行。

   银行业不像白酒行业差异化有这么大,高低端分的这么清楚,口味分的这么明显,正因为面对同质化环境的背景下,竞争将越来越大,不可能在里面的所有银行都能达到我们银粉所期盼的那种“估值修复”或“戴维斯双击”在竞争和宏观控制下,注定会形成像其它行业一样,形成头部银行优先发展。虽然银行业是比较特殊的行业,但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一定会在银行股上显现出来。不进则退,不发展就得落后这是一个千百年不变的规律,看看四大行的市值和招商的市值对比。这绝不是大众的非理性投票,而是银行与银行经营数据上的差异性和未来预期的投票。

  我真为这些被调出指数的银行担心,指数基金的力量不可小视,当这些公司自己不思进取,当流动性又失去的时候,当银行股特别的不能收购兼并的规则制约的时候,靠什么来完成“估值修复”

   我原来曾听过有大V说银行股不能用pb去估值,我认为说这话有点道理,因为中国的银行你根本不能清算。不能恶意收购,就算善意收购也不可能,那用pb估值又有什么意义?而最近的包商银行破产也给我们银粉提了一个醒,那就是银行是很难出问题,但一出问题就是大问题,极有可能这个季度公司的报表还是一切正常,但下个季度或半年报就宣布重大亏损。像银行业这种20倍左右的杠杆是能放大收益和放大风险。我相信这也是巴老爷子为什么喜欢优秀的银行,因为优秀的银行能放大收益,而反之就是放大风险。用pb对银行估值毫无意义。净资产在20倍杠杆下显得有多么脆弱。

  有时候我一直到想为什么港股的”中信银行“估值会被市场给的这么夸张。难道这些国际资金和机构就是一帮真那么傻的傻瓜?当你真扒开中信的报表你就知道它的风险敞口有多大。也许事实它风险可控,但这谁能证明呢?无论赚多少,无论报表利润比市值大多少。但市场就证明不了这是稳妥的钱。这是没风险的钱。而其它非金融行业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报表上有利润,就不存在什么风险计提不足等风险敞口的问题,这也是一直这些破产价银行估值迟迟修复不了的一个重要原因。谁能证明?谁能信任?这个问题基本无解,可能只有等到各项指标很明显的下降,如不良,计提
,拨备等大幅改善才能让市场接受和认可,招商银行的估值修复之路已是佐证,但是这应该是要以年计了。谁也不知道这些低估的银行经营质量需要多少时间来改善,需要多大的数据跨度,市场才认可。

  而从最近的指数调节风格来说,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目前的指数不能像巴老爷子说的那样值的投资。因为市场太不成熟,指数公司没有错,错在机构等资金的不理性和短视。市场现在根本没有长期资金的力量。市场也没有做空的力量来完成良币驱敢劣币。在这种市场下,暴涨就是出货,拉高就是派货,报团是主流,大涨大跌是趋势。

  慢牛只是少数外行人的一厢情愿。放开国际金融市场,引入长期投资资金,着死地发新股才是未来长牛慢牛的正道大道。当然不少人要在这未来不可逆转的方向上倒下,死去。这就是股市,没有眼泪,只有道德的审判。

2020.12.12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平安银行(SZ000001)$    $杭州银行(SH600926)$   

全部讨论

2020-12-12 16:51

唉,说来说去还是以涨跌论英雄。

2020-12-13 11:48

实际上,分析根本不用这么复杂,根本就不是基本面上面的问题。从一七年以后基本上基金公司就没有允许在发行过银行类的指数基金,由于个别偶然以及趋势的原因,银行股在一八年以后持续下跌机构以及基金调仓等原因基金对银行的配置占比不断下降,更明显的趋势是监管层有托虚入实的思路,主张资金流入新兴经济,所以不支持银行类基金增容!在这种政策背景下,整个银行募集资金的基金规模不断缩小,才是银行下跌的主要原因。

2020-12-12 16:34

同一班都是同学,有学霸也有学渣。有的银粉认为银行是同质化经营,越便宜越有价值,更有不少所谓的大V也持这种观点,这是常识性错误。任何事物,好的、优秀的总是少数,大部分是平庸的,与优秀者为伍,远离平庸才是胜出的正确姿式

2020-12-12 20:26

调出一些银行、地产等传统产业的公司,纳入更多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公司,应该说才是真正走在正确的路上。

2020-12-13 22:02

从商业上来说,银行是一个极好的商业模式,这也是为何那些做大了的实体企业许多都不由自主的参乎到银行业,如阿里搞网商银行、腾讯搞微众银行、360搞金城银行、新希望搞新网银行、联想控股搞汉口银行、百度搞百信银行、恒大搞盛京银行,更不要说明天系控制了包商、哈尔滨、潍坊、泰安四家城商行,还有方正集团曾控制过成都农商行,安邦集团还曾做过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所以啊,不是银行没有价值。但我也部分同意作者的观点,就是银行的底难以看清,再有就是要投资有特色、有能力的银行。

2020-12-12 20:50

行文流水

2020-12-12 14:50

谁再说慢牛谁傻逼,一边说市场不可测,一边又预测慢牛,这不就是矛盾关系么?

2020-12-12 15:00

写的不错,一语成谶。不管投资什么股票都要谨慎对待,切不可放任之

2020-12-13 16:34

不敢持续高分红的银行一定是有问题的,只是问题有多严重而已。。。

2020-12-13 10:18

指数编制本来就是追涨杀跌的,一直阴跌的股,无论成交量还是总市值都在下降,按指数编制原则,肯定要换入总市值上升,交易量上市的股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