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热评】锂电重磅新规解读:利好头部企业 关注技术突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8日,工信部发布《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对于行业产能、技术创新作出新的规范表述,明确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新规一出,锂电板块集体大涨

上市公司回应:符合标准

对此,南财快讯记者就此事致电多家锂电池上市公司。

$宁德时代(SZ300750)$ 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我们每年研发投入都是非常高的,其中包括产品研发、产能研发、生产研发等,我们这边都是优质产能”。

$亿纬锂能(SZ300014)$ 相关人士表示,“据我们了解的话,目前这个版本相对于之前版本是做更新了,但调整的数据并不会很大,可能相对于公司来讲的话,应该是符合新版这样一个要求的。”

欣旺达相关人士表示,“现在大家就是可能普遍认为(锂电池)产能过剩,其实过剩的主要是落后的磷酸铁锂电池或者是圆柱电池上面。公司主要经营理念是用技术去规避一些价格竞争,这对于我们头部企业来说的话,应该是一个利好。”

不再单纯扩大产能

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

弘阳太阳能创始人刘继茂指出,锂电池前几年无序扩张,产能是高于实际需求的,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利润大幅减少,而利润减少又限制了行业技术发展。这次工信部出台政策有利于引导行业有序发展,不再单纯扩大产能,要以提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提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要求

与《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相比,本次征求意见稿对锂电池产品性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比如消费型锂电池的单体电池能量密度最低下限从230Wh/kg提升至26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下限提升至200Wh/kg。单体电池和电池组循环寿命≥8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中航证券研报显示,磷酸铁锂凭借成本优势和安全优势凸显、其市场化的需求开始逐渐占据市场主流。在钠电池和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前,预测未来在中低纬度地区和冬季气度基本不低于0摄氏度的地区,车与储能对磷酸铁锂的需求有望成为市场主流。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六届重庆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上也展示了全球首个单体容量为120Ah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实际能量密度高达720Wh/kg,刷新了体型化锂电池的最大单体容量和最高能量密度记录。

利好头部企业 指数布局均衡配置

东莞证券研究指出,在当前锂电池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工信部对行业规范条件进行修订,引导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健康发展。将加快落后产能出清,防止低价无序竞争,有利于拥有技术优势和优质产能的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和盈利修复。修订稿注重产品质量和低碳环保,为企业出海做积极铺垫,有利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整体利好头部企业。

$创业50ETF(SZ159682)$ 跟踪创业板50指数,第一大权重行业电力设备(申万一级)占比为40.69%,第一大权重股宁德时代占比达24.37%,是A股宽基指数产品中布局新能源及电池产业链较为集中的一只。(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4.30)

截至5月8日,创业板50指数的市盈率为25.57倍,处于近5年9.07%分位点。目前创业50ETF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投资性价比凸显。(数据来源:Wind)

资讯来源:南财快讯、21世纪经济报道、中航证券、东莞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