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策略】政治局会议点评:以保促稳、以稳求新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正文

一、对“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判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继续扩大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我们认为,基于中国的独特制度优势,应积极探索和试点更大力度的开放,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一些变化。

二、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但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会议指出,经济稳步恢复,复工复产逐月好转,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明显加快。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认为,新冠疫情造成的对国内经济的直接冲击,以及外需下降带来的进一步冲击,使我国经济原先发展模式中的不少问题更加显性化;核心是在“保”和“稳”的基础上,既要巩固传统产业的综合优势,也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形成领先地位。

三、财政政策注重实效、货币政策精准导向。会议指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要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我们认为,财政政策重在通过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切实得到实惠,增强企业投资动力;货币政策重在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四、推进基础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会议指出,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认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克服了疫情带来的重大冲击,总体平稳,为企业复工复产、经济复苏和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等提供了重要的综合融资支持,取得了较为积极正面的效果;应继续紧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对一些市场反映比较集中的关键性方向性问题深入研究论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五、以最终消费、有效投资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会议指出,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要着眼长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我们认为,扩大国内需求、加快重大战略项目实施,重点在于加快培育核心优势突出、集成能力强的各行各业的领军企业,以企业的发展,带动各行业就业者的收入提升,并补上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短板。

六、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此前国务院于24日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指出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值得充分肯定。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从各地实际出发,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及时科学精准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稳房价、稳预期,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风险提示:中美关系不确定性;新冠疫情不确定性。

欢迎和我们联系

陈果  首席策略

021-35082010   chenguo@essence.com.cn

朱海洋   政策研究

021-35082032      zhuhy2@essence.com.cn

彭玮骏   主题策略&专题研究

021-35082835      pengwj@essence.com.cn

易斌  市场策略

021-35082835          yibin@essence.com.cn

夏凡捷   主题策略&专题研究

 021-35082835           xiafj@essence.com.cn 

林荣雄   行业比较

 021-35082906         linrx1@essence.com.cn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为安信策略团队的个人订阅号。本订阅号推送内容仅供专业投资者参考。为避免订阅号推送内容的风险等级与您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请勿使用本信息。本信息作者所在单位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订阅本订阅号或者收到、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为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订阅号推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接收人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本信息作者及其所在团队、所在单位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未经本信息作者及其所在单位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删节、修改、复制、引用和转载,否则应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