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向 - 那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2010年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回复:4喜欢:12

如果回退到2010年,虽然行业危机已然呈现,虽然利润不再向以前一样爆发增长,虽然陈老板对于行业库存的认识早于他人,但市场仍然热情高昂,陈老板和$中国动向(03818)$ 应该仍然信心充足,手握重金,他有足够的机会去继续发展壮大业务,甚至利用行业下行的机会,弯道超车,成为中国运动服饰行业的领导者。大概没有多少人意识到接下来的8年会是那么完全不一样的路途。

到2010年,陈义红老板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完全是个人努力,才能,机遇,运气的完美结合,大概可以“不负此生不负卿”:

* 军人,国企员工,销售出身,他做到了当时中国公司最大最好的体育用品公司李宁的一把手,CEO。

* 他从经理人变成动向的老板,合理合法的成为百亿级富豪,并且让他的四个兄弟和整个家族都持有股份,不但自己富,而且带领整个家族富,他是当之无愧的大树,老大哥。

* 他从Kappa背靠背这个品牌的代理商,抓住时机,大胆对赌,利用高盛的资金,收购了这个品牌在中国和澳门的所有权,后来又1日元收购了Phenix公司,获得了日本的所有权,从此完全掌控了自己的命运。

* 他用Kappa这个品牌定义了“时尚运动”这个领域,除阿迪和nike外,让背靠背席卷全国,成为当时认知度最高的运动品牌之一。

* 他带领下的动向公司从2004年1000万人民币的销售额起步,到2010年的43亿,创造了一个6年销售额增长430倍的奇迹。

* 有行业危机在前,他聘用了这个行业最好的公司之一,阿迪达斯中国业务的创始人,让曾经的行业领导者为自己打工,践行着看似高大上的去家族化的现代管理模式。

* 他在2007年的市场最高点,带领动向香港上市,124倍的超额认购,市场疯狂的热情,发行价3.98元,从市场拿走57亿港币的巨款,开盘第一天收盘价是5.43港元,以当时总股本55.36亿来计算是300亿港元的市值,远远超过$李宁(02331)$ $安踏体育(02020)$ ,被市场认为是中国运动服饰这个巨大的,即将爆发的行业的第一号优质种子选手。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2010年公司创下历史最高的43亿销售记录时,公司只有507雇员,还包括250名日本雇员(按照1日元收购协议,动向最大的责任就是继续运营这个亏损公司不能清算)。也就说将近260名中国员工创造了37亿的销售额和14亿的净利润,人均大概创造了500万的利润。而最神奇的是公司的商业模式:生产完全是外包的,设计也绝大部分是外包的,甚至marketing的大部分也是外包的,销售是完完全全外包的:通过一级,二级代理把货销售给最终用户。在这个神奇的模式里,动向真正做到了,让品牌掌控一切,完完全全的轻资产,高毛利,ROE一直20%以上,让所有其它资源都成为次要资源,自己整合所有的资源,拿走这个过程中新创造价值的大头。这种商业模式的神奇在于,看起来我除了品牌啥都没有(甚至品牌也是我代理的),看起来我啥都不做,但我实际上通过整合所有的资源创造了价值,我理所当然的应该拿走大头。

唯一的问题是:消费者会一直买单吗?所有的流行和趋势都是以变为美,最终的消费者为什么会一直掏钱溢价购买你的衣服鞋子呢?这种作为“整合”的公司核心业务能力,门槛有多高,持续度有多强?

从心底来说,动向的文化基因和历史,不是我喜欢和认可的类型。对于消费型企业,我喜欢以最优质的价格给顾客创造最优质的服务,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消费者我喜欢这种公司,作为股东我希望公司能够通过不断的研发、科技、流程、成本、商业模式创新,不断的给顾客给社会给文明创造价值。所以我喜欢AmazonCostco、Tesla、Apple,小米这些类型的企业。阅读从2007年到2017年的年报,不断让我皱眉忧心的是研发设计支出的不断下降。陈老板当然有足够的理由压缩各种开支提高运营效率,而我不断问自己的是:你凭什么能从消费者兜里一直掏钱,来购买你的品牌服饰?消费者的付出和得到是等价交换吗?它能成立的深层次理由逻辑和道德支撑在哪里? 

然而在目前的69亿的估值下,我依然选择继续与陈义红老板站在一边,并下注额外的筹码打赌这是个上升空间和概率大过下降的机会:

* 我认为市场对于动向的困境,问题和风险在过去7-8年间有了很清楚的认知和反映,动向早已经不再是市场的宠儿,甚至可以说已经被抛弃。

* 陈义红先生在过去10年间,通过市场分红80亿港币,远超过从市场拿走的资金,真正做到了和小股东同甘共苦,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即使这个分红的大部分进入了陈义红自己和他家族的腰包。

* 陈义红先生上市以来共进行两次减持,分别是2009年7月22日,陈义红先生及其妻子通过PoseidonSportLimited和ColourBillionLimited共减持1.4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的2.48%,减持价格5.02港元,落袋7亿元。第二次大股东减持于2013年6月19日,陈义红先生通过Posedion减持公司2.5亿股股份,减持价1.4港元,占已发行股本的4.51%,落袋2.1亿元。其中第一次减持价格在历史绝对高位。以2009年业绩算,减持时估值为20倍PE,可谓业绩和估值双峰值。第二次据八卦消息传闻是陈义红私人二次婚姻感情和家族平衡需要,不算高位,别人私事,不便评价。

* 除了在北美买了一个小码头和一些可以理解的关联交易外,我没有看出陈义红先生去想方设法的把账面上的巨额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到自己的私人腰包里。不是所有老板面对百亿级别触手可得的现金时不那么动心,毕竟坑小股东比历经艰辛把业务做成功要容易的多,凭什么和你们小股东分享呢,是吧,另一位人人的陈先生?

* 陈义红先生在2016年和2018年多次增持,均价分别在1.36和1.24,2018年一月,向首席执行官张志勇代表的管理层等折价9.4%发行合计2.02亿股,均价1.35,陈义红的女儿和继承人陈晨女士也在其中。现在的管理团队有足额激励,有行动空间和授权,张志勇先生也可能是被低估的企业家类型的精英,他有辉煌和失败的过去,有一定的动力把动向这个企业再次做好。动向的背靠背主业在现有管理团队的手里,大概不至于变得价值毁灭,做好的希望仍然存在。

* 动向的投资业务可以看作是一个封闭式基金,精明谨慎如陈义红老板,大概率这个投资业务是可以获取平均回报的,虽然如阿里巴巴似的超额回报不会再有,但陈义红选择的PE搭档都比较靠谱,应该坑不了陈老板。

* 过去12年间,动向这个公司没有亏损过(包括了投资业务的利润),上市10年来每年都在分红,而且基本是核心主营业务的利润60%到70%。也就是说,主营业务的利润只要赚钱,基本全都分掉,投资业务的利润如有分红是额外的惊喜。

我喜欢和精明审慎本分的人站在一起,即使这个不是10倍股,5倍股,甚至不是3倍股。

全部讨论

2019-02-19 02:15

产品上旗舰店看,还是字母当家,设计感太差。张志勇改标,算莽撞,去乐视只能说眼界太低

2019-03-01 01:36

好文章

2019-02-19 08:34

动向投资的下一个亮点是蚂蚁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