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新事物,新梦想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低空旅游、日常通勤、空中物流、消防救援、医疗救助等中短途(20-300km)、低空(<300m)应用。

与直升机相比,电动化使得eVTOL的整机、运维成本大幅降低,叠加更低的人工(自动驾驶)、场地成本,麦肯锡预测eVTOL规模化运营后成本将降至0.5-2.5美元/座/英里,约为直升机成本的1/5。

与汽车/火车相比,eVTOL出行效率更高,保时捷管理咨询测算路程在50-400km之间时eVTOL耗时将显著缩短。

在应用场景中,个人觉得最具潜力的就是消防救援、医疗救助、空中物流等几个方向。

以往在电视剧中,总能看到老美出动直升机进行救援,而国内主要还是救护车,很多时候都幻想国内啥时候也能出现空中救援,而国内人口基数大,动用直升机也不太现实。

正好飞行汽车可能会缓解这个压力,也能提高抢救的效率,避免路上堵车。

至于空中物流,可能是偏向那种对于传送时间非常短的方向,会有很大的需求,比如医药科研样品需要送往异地检测,时间过长会导致样品变质,这个从事医疗基因等方面的可能会比较熟悉。

低空经济产业链

上游为基础设施与空域管理层,包含空域管理设备、起降设施、低空雷达、飞行员培训等。

基础设备中,比较关键的就是雷达导航方向,不过对于低空雷达,今天又开始出现了一个新概念,通感一体

简单来说,就是基于我们现在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通信能力),叠加上类似雷达的功能(感知能力),对周边的无人机、汽车或轮船等物体进行探测跟踪。

中游为飞行器设计制造,可分为无人机、直升机、eVTOL(包含垂直起降型飞行汽车)。

国内eVTOL行业起步稍晚、体量小、潜力大,受益于低空经济热潮、政策支持、上游技术成熟、商业模式创新等因素有望实现高速发展。

相关机构预测,在中等发展条件下,到2030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

目前,多个独角兽公司已进入产品研发测试环节并快速进行全球布局;

传统行业巨头采用投资与合作研发模式并行推进;另有部分制造商专注于电动垂直飞行器的商业应用探索。

国内民用无人机行业涌现出较多公司,应用场景多元致竞争分化。

当前中国民用消费无人机较为著名的品牌有大疆创新、AEE、臻迪、昊翔、极飞、亿航、华科尔、零度智控等,其中大疆创新的无人机产品在无人机市场中市场份额约占七成。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低空物流、低空交通、环境检测、飞行服务等。

潜在的低空飞行场景可以按照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航空消费类这三类进行细化产业门类和服务链条的拓展。

近两年,低空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期。

虽然很看好低空经济的未来,但炒作方面还是需要注意节奏,在缩量市场,当日爆发高潮,次日接力都会偏难,更多还是寻找分歧低吸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