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理由看好香港市场高股息央国企

发布于: 雪球转发:21回复:59喜欢:125

陈嘉禾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在2023年岁末,对于长期价值投资者来说,香港市场的高股息央国企类股票,绝对是一个需要留意的领域。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香港市场上市交易的、高股息的央国企具有投资价值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些理由。以下共列出了7条理由,包括6条支持的理由,以及1条释疑的分析。

看完这些理由,聪明的投资者会发现,这些理由其实都是价值投资中需要寻找的投资线索。在任何时候如果一项资产符合这些理由,就都会构成优秀的投资机会。只不过,在2023年的年末,这些理由恰好都出现在香港高股息央国企股票的身上罢了。

估值极度低廉

在2023年年末,香港高股息央国企类股票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估值极度低廉。在这个时点上,我们可以在香港高股息股票中,找到几乎是匪夷所思的估值。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的数据,包含了大量高股息央国企类股票的恒生高股息率指数,在2023年12月6日的估值,分别为PE(市盈率,ttm口径计算,即前溯12个月)4.5倍、PB(市净率,mrq口径计算,即最近财报)0.43倍、DY(股息率,按2022年财年计算)8.7%。

纵观全球市场,这都是一个极其低廉的估值。而且,恒生高股息率股票指数的估值,还是一个包含了50个股票的整体指数估值水平。如果我们仔细挑选公司,还能找到更低廉的估值:比如3倍以下的PE、或者0.3倍以下PB、或者10%以上的股息率。

如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60倍以上PE很难让人赚到钱(比如2020年的房地产市场),那么历史经验也告诉了我们,以5倍以下PE买入资产,在长期赚钱的概率非常之大。

市场情绪跌到冰点

那么,为什么香港市场的高股息央国企(以及一些其它高股息股票)的估值,会如此低廉呢?背后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情绪跌到冰点。

经历了艰难的疫情三年以及国际形势动荡,香港市场的卖出情绪在2023年岁末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由此导致了股票的估值极度低廉。

在这种环境下,随波逐流的投资者会被身边的信息吓到(毕竟市场在卖出的时候也一定会充满负面言论),但是聪明的投资者却会意识到一个事实:达到极致的卖盘,也会同时意味着后面不会再有多少卖盘(因为卖完就没筹码继续卖了)。

所以,阴极阳生、否极泰来,市场情绪跌到冰点看似很吓人,但却是成功投资的第一前置条件。

行业分布广泛

长期投资的另一重保障,来自足够分散的投资对象,以便应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凑巧的是,香港高股息央国企在行业分布上比较广泛,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如果我们仔细审阅在香港上市的央国企,会发现它们横跨了多个行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地产、港口、航运、地方综合国资平台、电信、高速公路、火电、风电、核电、煤炭、环境、水资源、汽车、石油、医药工业、医药流通、中药、建筑、有色金属等等。

可以说,如此宽广的行业分布,保证了投资者可以做到非常优秀的分散投资。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可以让我们的投资,和中国长期发展牢牢绑定在一起,不用担心因为看错具体行业发展方向而遭到重大损失。

另一方面,广阔的行业跨度,也给交易(或者说套利)带来更多选择。由于在同一时间,不同行业的热度不同,因此当投资的行业越多时,投资者就越容易在股价波动中,找到高价卖出、低价买入的交易(套利)机会。对于投资组合的长期基本面增长来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央国企信用值得依靠

当价值投资者选择股票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这家公司在长期的可持续性如何、公司大股东信用度如何。只有当我们能够预计到一家公司十年以后的经营状态时,我们才能做出靠谱的投资决策。

对于央企和国企来说,对公司的长期经营状态做出判断,会容易得多。其中央企自不必说,而地方国资企业则需要研究当地的财政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工作。

同时,在研究港股高股息央国企时,投资者也要注意其中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一般来说,持股比例高于2/3是最为理想的状态。而一些稍低的持股比例,比如40%到50%,也可以适当考虑。

不容易调出港股通

对于香港市场的央国企来说,还有两个技术上的好处:不容易调出港股通、不容易私有化。下面,就让我们一一看来。

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最方便快捷、能容纳最大资金量的投资香港股票市场的渠道,就是港股通。但是,在使用港股通通道时,我们会发现,有些企业会在我们买入之后,被调出港股通:这就对后面的继续买入计划造成影响。

而对于央国企类股票来说,调出港股通的概率不能说没有,但是相对较小。背后的原因有很多:许多央国企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按规定必须列入港股通;央国企规模往往比较大,也导致其不容易被调出港股通。

私有化概率不大

对于港股高股息央国企投资来说,另一个对长期投资有利的要点,是其私有化概率不大。

对于这个要点,不少投资者可能表示反对:私有化是一件好事,股票价格往往能立即上涨1倍左右,私有化概率小怎么是坏事呢?

对于短期投资来说,私有化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当我们把时间拉长,会发现私有化概率越高,赚钱的空间就越小。

比如说,我们以10元的价格买入一个股票,预期它会涨到30元。结果,股票在我们买入了以后跌到了5元。如果公司选择在5元的时候、以11元的价格私有化,那么最终我们只赚到了10%。而如果公司一直没有私有化,最终当预期达成时,我们会赚到200%。

也就是说,私有化会导致投资者在股价最低的时候,只赚到一部分溢价,就交出了自己在长期可能赚很多钱的筹码。而由于央国企的企业定位,并不完全着眼于通过资本运作来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其私有化的概率也相较更低,就更容易在长期为投资者赚钱。

高股息税率瑕不掩瑜

最后,对于香港高股息央国企类股票,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港股机制下,对个人投资者收取的较高股息税率。

众所周知,对于个人投资者,根据2023年年末的税务规则,通过港股通机制买入港股,在收到股息时会付出比较高昂的股息税,税率往往介于20%和28%之间(取决于企业性质有所不同)。

这也就意味着,在购买港股高股息央国企股票时,对于一个标准的8%的股息率,投资者真正拿到手的只有6.4%到5.8%。也就是说,投资者大概每年都会损失2%左右的钱。

但是,基于三个理由,这种较高的股息税率带来的烦恼,是瑕不掩瑜的:

第一:港股并不是所有交易者都付出如此高的股息税率,比如内地公司账户通过港股通买入股票则不按此比例纳税,在港股交易的本地资本、全球资本也不需缴纳如此高的股息税。因此,高股息税并不会完全决定股票的市场定价,而只会影响部分投资者的定价。

第二:对于高股息投资来说,股息的回报只是其中一部分,主要的回报其实来自高股息带来的低估值、以及低估值的估值回归。如果我们假设长期投资回报率达到20%的年化回报率,那么每年2%的折让其实只占到1/10。

第三、港股通对个人投资者征收的高股息税率问题,也受到不少投资者的建议要求修改。未来也许这种税率会有所变化,而一旦发生变化,大概率其方向是向下的。

以上,就是构成香港市场高股息央国企类股票投资价值的7条理由。可以看到,这7条理由都和长期价值投资的基本要素相关,总结来说无非是:低估、优质、分散、长期、以及一些需要反复确认的交易细节。

“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语出《九州春秋》。)对于我们一生中的投资来说,能够遇到的优秀投资机会其实并不算太多。在2023年的岁末,香港市场的高股息央国企类股票,就构成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

精彩讨论

威廉192023-12-09 11:15

港股、央企国企、低估、分散。完全一致。

知常容2023-12-09 21:56

垃圾焚烧的会计制度非常特殊,把未来几十年的部分收入都已经折现算利润了。然后公司又不肯公布具体的细节,所以利润指标不可靠,现金流指标更可靠。
我的研究结果,什么时候停下来不投新项目了,会计报表才真实,再考虑投不投。

学E之路2023-12-09 11:06

我信,但1.没钱了;2.没能力选股票,只能买个etf,也不知道买哪个etf

抱一守拙2023-12-09 17:10

我觉得恒生红利ETF513950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威廉192023-12-09 12:16

公用事业和金融类股和地产链条有关到何种程度,有真实风险还是只是临时影响,还是压根就没有影响,这个要仔细研究。

全部讨论

陈老师对$绿色动力环保(01330)$ $光大环境(00257)$ 等固废处理的环保股怎么看?市盈率3倍,市净率0.3倍,股息率7-10%,绝对低估又是国资背景。目前的问题主要是应收账款高,负债率高,市场担心地方政府欠的应收款收不回来。

2023-12-09 11:15

港股、央企国企、低估、分散。完全一致。

2023-12-09 17:10

我觉得恒生红利ETF513950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2023-12-09 11:06

我信,但1.没钱了;2.没能力选股票,只能买个etf,也不知道买哪个etf

2023-12-09 11:37

其他都好,只是国企的决策和激励机制和市场化不相容,长期看价值毁灭不可避免?只有周期性考虑的意义,不能长期依靠。

2023-12-09 11:31

A股上涨是为了让国内资金循环起来的,提升内需,促进消费,提振经济的。而港股上涨,很多人就把资金润跑了。港股吃股息可以,稳定持续的话,但是指望港股起行情,这不是和国内提内需背道而驰吗?

2023-12-09 13:03

其中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三分之二是控股股东还是前十大股东合计

2023-12-09 12:15

@陈嘉禾有什么基金可以推荐?谢谢

2023-12-09 21:39

这个高息策略早用的已经亏20%
当然现在更安全了
国企最大问题是企业治理理念没有中小股东权益的意识
管理层把公司自己家随便用
如果茅台有最终消费统计,应该被这些公司喝得最多$贵州茅台(SH600519)$

2023-12-09 11:07

陈总,请教一下,如果买指数基金,哪个会更合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