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该选好公司还是高性价比?

发布于: 雪球转发:33回复:43喜欢:120

陈嘉禾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众所周知,价值投资有两种主流方法。一种偏重于“性价比”,在不同性价比的投资标的之间来回交易,持续寻找价格远低于价值的公司,保持投资组合的“最佳性价比”。另一种则偏重于“好公司”,特点是买入一家好公司并且长期持有。

那么,“性价比”和“好公司”这两种投资方法,哪种更容易赚钱?今天,如果我们随便找几位投资者问一下,得到的答案大多是:“当然是好公司投资法才是价值投资者的正道啦!巴菲特就是这么说的嘛!”

的确,今天的巴菲特在投资时,以“好公司”的投资方法更为人们所知,比如他对可口可乐公司、苹果公司的投资等等。

但是,之所以巴菲特现在选择“好公司投资法”、而不是“高性价比投资法”,并不是因为“好公司投资法”的投资回报率更高(注意回报率和回报之间的区别),而是因为对于巴菲特现在的投资规模来说,他压根就没法选择“高性价比投资法”。

小资金的优势

事实上,巴菲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清晰的指出:如果资金量没有那么大,那么他能获得比现在高得多的回报率。而获得这种回报率的方法,就是采用他早年跟随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而不是现在采用的、在保险浮存金杠杆加持下的“好公司投资法”。

在1999年7月5日的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中,刊登了这样一段巴菲特的采访,名为《小资金量的优势》。这段采访的全文如下:

“如果我今天只管理一百万美元、或者一千万美元,我的投资会更加充分、更有效率。那些说‘规模对投资没影响’的人都在瞎扯。我这辈子获得的最高投资回报率,是在1950年代取得的,当时我完败了道琼斯指数,你应该去看一下那些让人震惊的数字。但是,我当时的投资总金额只有一点点。对于投资回报率(而不是投资回报)来说,钱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如果我现在只投资一百万美元,我基本上肯定,我可以帮你一年赚50%。”

在1999年、也就是接受采访的当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下简称BRK公司)的总资产高达1314亿美元。而到了2022年,BRK公司的总资产已经高达9,485亿美元。显然,巴菲特所说的那个“小资金的快乐时代”,对于他来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巴菲特买卖中石油的启示

那么,为什么追求高性价比、更在乎估值、交易更多的投资方法,对于资金量巨大的巴菲特来说,已经不再适用了呢?

原因很简单。首先,对于“高性价比投资法”来说,相对于价值来说低廉的价格,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高性价比投资必然要在市场不喜欢一种资产、情绪低沉的时候买入。而市场既然不喜欢这个股票,成交自然就会很清淡。成交很清淡,资金规模太大,就买不到量。

其次,“高性价比投资法”总是在不同的投资标的之间换来换去,以此寻找最优性价比,这就更增加了对成交量的需求。相比之下,“好公司投资法”一旦买入一家企业以后,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根本就不交易,对交易量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大。

让我们来看看巴菲特在2002年到2003年之间买入港股中国石油公司(00857)的案例。在2002年到2003年,巴菲特用大约4到5亿美元,买入了占总股本大约1.34%的中石油股票。在2003年的中石油年报中,Warren E. Buffett这个名字排列在第三大股东,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去找当年的年报来看。

那么,为什么巴菲特不能买更多的中石油呢?为什么只买到1.3%呢?买到30%不好吗?问题是,在当时,中石油90%的股票,都由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持有。也就是说,二级市场能买到的所有股票只有10%。

显然,巴菲特不可能把二级市场的10%都买下来,那样价格会飞到天上去。1.34%相当于二级市场流通量的1/7,已经是非常大量的买入。

后来,中石油的股票价格在2003年到2007年的短短几年里,上涨了大约有10倍,巴菲特的这笔投资也赚到了巨大的投资回报率。以5年9倍估算,这笔投资的年复合增长速度(CAGR),高达55%,和前面巴菲特自己说的“50%”相去不远。

但是,这笔典型的“周期短、看重性价比”、而不是“买入好公司长期持有不动”的投资,虽然给巴菲特赚到了巨额的回报率,可是相对BRK公司在当时的体量来说,又是怎样的呢?

在2002到2003年,巴菲特在中石油上投入了4到5亿美元,就已经买到了中石油所有流通股的1/7。如果假设市场无视巴菲特的买入,他当时买入流通股可能买到的极限、比如1/2,那么也不过是15亿美元左右。

从成交量来说,2002年全年,中石油在港股的成交量只有190亿港币,2003年则是637亿港币。按当时港币和美元大约7.8:1的汇率,两年的成交量加在一起也只有100多亿美元。巴菲特就算买下其中的20%(有经验的交易员都知道,这已经是非常大的比例,没人能买下成交量的50%而不扰动价格),充其量也就是20亿美元,和上面计算的15亿美元相差不多。

而根据2003年的年报,BRK公司的总资产高达1,806亿美元。4到5亿美元的实际买入额、或者哪怕是15亿美元、20亿美元的极端买入上限,也很难超过彼时已经非常巨大的BRK公司总资产的1%。

显然,巨大的规模阻挡了巴菲特继续利用“高性价比投资法”所能带来的超高投资回报率。在BRK公司的总资产已经足够巨大以后,巴菲特所找到的“高性价比投资标的”,已经很难对庞大的资产包产生影响。

片仔癀第二大股东的财富传奇

所以,对于资金规模没有今天的巴菲特这么大的投资者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硬抄巴菲特今天的“好公司投资法”,摈弃巴菲特在资金量很小时所善用的“高性价比投资法”、或者说格雷厄姆式的投资法。

须知,正如巴菲特自己所说,如果给他一笔更少的钱,他仍然会开心的捡起“高性价比投资法”。在市场无效时,这种方法能带来的高额回报,很难被“好公司投资法”赶上。

实际上,在BRK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就不止一次调侃巴菲特,说他“偶尔还还是会找找以前‘捡烟蒂抽一口’的快乐。”

只不过,在庞大的资产总量、和“高性价比投资法”所必然面对的冷清市场成交、所必需的频繁交易的共同作用下,后来的巴菲特已经完全没法应用“高性价比投资法”。在这时候,“好公司投资法”成为了巴菲特仅存的选择。

当然,“高性价比投资法”和“好公司投资法”各有千秋。虽然巴菲特在资金量小时主要采取“高性价比投资法”、并且取得的成功让他今天都念念不忘,但是对于善用“好公司投资法”的小资金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也一样可以非常惊人。

在A股市场,片仔癀公司(600436)在2022年的第二大股东王富济,就以十几年、增长了上百倍的投资业绩,谱写了一段脍炙人口的投资传奇。从2009年第一次出现在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到2022年保持着几乎相同的持股比例,这笔“买入好公司持续不动”的投资,在13年里增长了大约100倍。

所以说,投资之道从来没有成法可依。按《孙子兵法》所说,“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投资者不应该拘泥于“好公司”或是“高性价比”中的一种投资方法,对另一种方法视如异端。我们所应该依靠的唯一投资原则,就是根据自己的特有情况、根据市场的特有性质,做到逐价值而动、唯价值是图,最大限度的让投资组合的长期价值增长,由此给长期投资回报带来最大赢面。

精彩讨论

陈嘉禾2023-12-07 11:19

重新看这段评论,说的真的是非常好。

增援未来2023-05-27 16:22

巴菲特选择“好公司投资法”属于无可奈何,相当于带着脚镣跳舞,很多散户非要觉得这个舞姿才是唯一优美正确的舞姿,却没有真正去了解年轻时代的巴菲特没有脚镣时舞姿要轻快的多。很多散户认为除了戴着脚镣跳舞之外的舞姿都是旁门左道,但是巴菲特却不认为他的大师兄施洛斯的舞姿是旁门左道。

陈嘉禾2023-12-07 11:16

66666666

老李和小李2023-05-28 11:16

这么多鸡汤,咱们能否来点实际的,就是未来涨100倍的还会是茅台 片子黄吗?否则天天拿它们讲的意义是什么?

底王2023-05-30 23:27

说句实话,即便是管理小资金,我也还是觉得好公司投资方法更好。因为性价比投资法你要不停的在不同的标的之间来回切换。切换的越频繁出错概率就越大。买了很多股票很容易买到垃圾股。而好公司投资法其实很简单,你就找准市场上最优秀的龙头垄断公司,低位自己稍微分析下重仓买入,大概高位了就抛掉换下一只低位的龙头,这样做稳赚

全部讨论

2023-12-07 11:37

转发

2023-06-24 22:09

2023-06-04 16:05

陈总讲的好啊,总是那么通俗易懂,又能对人有较大启发,不知不觉中把投资的要点传递出去,普渡众生。!
在1999年7月5日的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中,刊登了这样一段巴菲特的采访,名为《小资金量的优势》。这段采访的全文如下:
“如果我今天只管理一百万美元、或者一千万美元,我的投资会更加充分、更有效率。那些说‘规模对投资没影响’的人都在瞎扯。我这辈子获得的最高投资回报率,是在1950年代取得的,当时我完败了道琼斯指数,你应该去看一下那些让人震惊的数字。但是,我当时的投资总金额只有一点点。对于投资回报率(而不是投资回报)来说,钱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如果我现在只投资一百万美元,我基本上肯定,我可以帮你一年赚50%。”
投资之道从来没有成法可依。按《孙子兵法》所说,“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投资者不应该拘泥于“好公司”或是“高性价比”中的一种投资方法,对另一种方法视如异端。我们所应该依靠的唯一投资原则,就是根据自己的特有情况、根据市场的特有性质,做到逐价值而动、唯价值是图,最大限度的让投资组合的长期价值增长,由此给长期投资回报带来最大赢面。
讲的好,讲的透。巴菲特早期的合伙基金取得了平均每年超出道琼斯指数10个点以上的高收益,采取的就是高性价比投资法。
巴菲特可以说是价值投资集大成者,既是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又是股权投资者,性价比和好公司投资方法都比较擅长,对市场、产业的理解功力很深,又会对公司估值,洞悉人性的各种弱点,并能从自己每次所犯的错误中走出来并进化提高,我们个人投资者从其身上可以吸取的营养很多,努力学习,持续提高我们自身的认知,方能有所进步。

2023-05-30 22:20

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好公司,好价格!先找到好的公司,然后好的价格入手!

2023-05-30 17:32

嘉禾兄弟,能抽空写一篇针对当下银行股看法的文章吗?多谢!

2023-05-28 11:18

或者贴主总结下这些100倍股的特征也可以。而不是每次都用巴菲特讲了什么。然后谁谁还有了什么来证明持有,细节还是要有的。

2023-05-28 10:58

感谢嘉禾兄分享👍👏👏,选择高性价比公司。

2023-05-27 21:33

写得太对了,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低估,低估是第一位的。

2023-05-27 20:31

非不想为,实为不能为也

2023-05-27 18:47

现在巴菲特选择的“好公司投资法”,对于现在巴菲特来说,其实也是“最佳性价比”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