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宁波银行2024年一季报:营收增速稳健,揽储开门红驱动息差平稳【中泰银行·戴志锋/邓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投资要点

1Q24宁波银行营收同比增长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边际均有所下行。具体看,利息净收入同比增12.2%,增速较2023提升3.2pct;非息同比-4.7%,较2023年下降6pcts,主要是其他非息收入增速下行,有一次性资产处置的原因,去年一季度处置资产录得2.84亿一次性收益,剔除后营收同比增速为7.6%;4Q22资金市场利率陡升、形成低基数,贡献4Q23较好的非息收入增速;今年1季度投资端收益相对平淡

1季度净利息收入环比上升7.5%,单季年化息差环比上行3bp至1.90%,主要是负债端贡献。资产端收益率下行10bp至4.11%,资产端收益率下行与去年同期幅度相近,资产荒背景下资产定价仍然承压。负债端付息率环比下行11bp至2.12%,预计与挂牌利率下调以及年初揽储开门红均相关,1Q24存款占比总负债环比上升5.7pct至70%,低付息存款占比提升对负债端成本有一定缓释。

存贷两端零售增速不低。资产端:信贷增速明显提升,主要来自对公贡献。1Q24信贷单季新增1093.9亿,同比多增585.2亿。其中,对公新增862.3亿,同比多增410.4亿;零售新增137.4亿,同比少增42.2亿。负债端:存款增长良好,但同比增长略有减弱。1Q24存款环比增速16.2%,单季存款增加2536.9亿元,同比少增350亿元,存款占比计息负债比重较2023年末提升5.7个百分点至70.0%。

净非息收入:手续费继续承压。 净非息收入同比-4.7%(VS 2023同比+1.5%),净手续费收入同比-22.8%(VS 2023同比-22.8%),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3.0%(VS 2023同比+15.6%)。

不良率稳定,不良生成和关注率均有所抬升。1Q24末公司不良率0.76%,较2023年末持平。单季年化不良净生成1.28%,环比上升28bp。关注类贷款占比0.74%,环比上升9bp。拨备覆盖率431.61%,环比下降29.46个百分点;拨贷比3.27%,环比下降23bp。

投资建议:公司 2024E、2025E、2026E PB 0.78X/ 0.69X/ 0.61X,市场化机制是其稀缺性和成长性的保障:①宁波银行市场机制灵活、管理层优秀,是具有稀缺性的优质银行代表,这是宁波银行高成长性持续的关键因素。②宁波银行资产质量优异且历经周期检验。建议重点关注,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超预期、公司经营不及预期。

正文分析

1.营收增速略降,其他非息增速下降拖累,净利息收入增速回升;净利润增速边际有所下行

1Q24宁波银行营收同比增长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边际均有所下行。具体看,利息净收入同比增12.2%,增速较2023提升3.2pct;非息同比-4.7%,较2023年下降6pcts,主要是其他非息收入增速下行,有一次性资产处置的原因,去年一季度处置资产录得2.84亿一次性收益,剔除后营收同比增速为7.6%;以及4Q22资金市场利率陡升、形成低基数,贡献4Q23较好的非息收入增速;今年1季度投资端收益相对平淡。1Q23/ 1H23/ 1-3Q23/ 2023/ 1Q24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8.5%/ 9.3%/ 5.4%/ 6.4%/ 5.8%、6.4%/ 7.7%/ 1.2%/ 3.2%/ 8.8%、15.4%/ 14.9%/ 12.6%/ 10.7%/ 6.3%。

1Q24业绩同比增长拆分:规模、成本和拨备释放是主要正向贡献。其中边际对业绩贡献改善的是:①息差的负向贡献有所减轻。②成本对业绩的贡献由负转正。边际贡献减弱的是:①规模增长的正向贡献边际减弱;②手续费对业绩的负向贡献有所扩大;③其他非息对业绩的正向贡献减弱;④拨备对业绩的正向贡献边际减弱;⑤税收对业绩的贡献由正转负。

2.净利息收入:单季净利息收入环比上升,单季年化息差小幅回升;揽储实现开门红

1Q24净利息收入环比上升7.5%,单季年化息差环比上行3bp至1.90%,主要是负债端贡献。资产端收益率下行10bp至4.11%,资产端收益率下行与去年同期幅度相近,资产荒背景下资产定价仍然承压。负债端付息率环比下行11bp至2.12%,预计与挂牌利率下调以及年初揽储开门红均相关,1Q24存款占比总负债环比上升5.7pct至70%,低付息存款占比提升对负债端成本有一定缓释。

3.资产负债增速及结构:存贷两端零售增速不低

资产端:信贷增速明显提升,主要来自对公贡献。1、贷款:1Q24信贷单季新增1093.9亿,同比多增585.2亿。其中,对公新增862.3亿,同比多增410.4亿;零售新增137.4亿,同比少增42.2亿;票据新增94.2亿,同比多增217亿。

2、债券投资:环比增长2.9%,占生息资产比重较2023年末降低1.3个百分点至44.6%。

3、同业资产和存放央行:同业资产规模环比增长13.5%,占比生息资产上升0.2个百分点至3.0%;存放央行规模环比增长1.3%,占比生息资产下降0.2个百分点至4.5%。

负债端存款增长良好,但同比增长略有减弱。1、存款:1Q24存款环比增速16.2%,单季存款增加2536.9亿元,同比少增350亿元,存款占比计息负债比重较2023年末提升5.7个百分点至70.0%。

2、主动负债:发债环比减少7.5%,在计息负债中占比降低2个百分点至13.2%;同业负债环比减少12.1%,占比计息负债下降3.6个点至16.8%。

4. 净非息收入:手续费继续承压

净非息收入同比-4.7%(VS 2023同比+1.5%),净手续费收入同比-22.8%(VS 2023同比-22.8%),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3.0%(VS 2023同比+15.6%)。4Q22资金市场利率陡升、形成低基数,贡献4Q23较好的非息收入增速;今年1季度投资端收益相对平淡。1Q24,净非息收入占比营收34.3%,其中净手续费和净其他非息收入分别占比营收8.2%和26.1%。

5.资产质量:不良率稳定,不良生成和关注率均有所抬升

1、不良维度:不良率稳定,不良生成上升。1Q24公司不良率0.76%,较2023年末持平。单季年化不良净生成1.28%,环比上升28bp。

2、关注维度——关注率有所抬升。1Q24末宁波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0.74%,环比上升9bp。

3、拨备维度——拨备覆盖率有所下降。1季度末拨备覆盖率431.61%,环比下降29.46个百分点;拨贷比3.27%,环比下降23bp。

6. 其他

资本充足率有所下行。1Q24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26%、10.51%、14.26%,环比-38、-50、-75bp。

前十大股东变动:减持: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0.67%至3.90%。

投资建议:公司 2024E、2025E、2026E PB 0.78X/ 0.69X/ 0.61X,市场化机制是其稀缺性和成长性的保障:①宁波银行市场机制灵活、管理层优秀,是具有稀缺性的优质银行代表,这是宁波银行高成长性持续的关键因素。②宁波银行资产质量优异且历经周期检验。建议重点关注,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超预期、公司经营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及综述:

银行2024年投资策略(60页):稳健中有生机——宏观到客群,客群到收入

专题|详细拆解国有大型银行(六家)年报:持续性会如何?

30家上市银行综述│2023年业绩快报:营收压力分化与收敛,资产质量稳健

前瞻│ 银行业一季报预测(2024):营收、利润增速预计平稳

银行业 2024 年初最新跟踪 :开门红较好,稳定全年预期

银行基本面专题│ 银行业绩前瞻(4Q23-24年)&假设:总量、节奏与结构再平衡

银行业草根调研最新:外需较强,内需分化,揽储压力增加

深度 | 39家上市银行三季报综述与拆分: 收入增速分化有收敛&收入展望

资本专题研究:

银行资本监管专题 | TLAC工具规模测算与展望

资本新规解读 | 银行自营金融投资资本计量流程及影响

解读与测算|资本新规终稿落地,银行资本压力进一步缓解

深度拆解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银行行为变化及资本影响测算

深度拆解|巴Ⅲ最终版落地在即,银行行为变化及资本影响测算

个股深度:

深度|江苏银行:核心竞争力如何支撑持续增长

深度 | 江苏银行:会跻身市场的优质银行——核心竞争力和持续性研究

深度|江苏银行:深耕江苏,拥有高端制造、中小企业贷款的护城河

深度推荐|沪农商行: 稳字当头,增量确定;业务和业绩持续性强

苏州银行深度报告:经营安全垫、区域和客群拓展、业绩弹性和持续性讨论

存款利率跟踪:

存款挂牌利率下调点评: 原因、测算和展望

降准测算|驱动因素及基本面影响分析

测算|存量房贷利率和存款利率下调的综合影响

化债专题研究:

专题测算│本轮地方化债对银行息差的影响——化债与银行专题(二)

三个层次│本轮地方化债政策特点及影响——化债与银行专题(一)

地产专题研究:

城中村专题|资金来源、商业模式特点及对银行增量的测算——银行与地产专题(一)

专题 │ PSL展望与测算:对银行信贷和三大工程的影响

零售专题研究:

54页专题 │消费的“钱”未来来自哪里?——消费信贷是值得重点观察指标

中泰银行团队

戴志锋(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17030004)

CFA 中泰金融组负责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约研究员,获2020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三名、2018-2019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二名、2019-2020年水晶球银行最佳分析师第二名、2018年水晶球银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公募)、2018年保险资管最受欢迎银行分析师第一名。曾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通证券东吴证券等,连续五年入围新财富银行业最佳分析师。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

邓美君(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19050002)

银行业分析师,南开大学本科、上海交通大学硕士,2017年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

马志豪(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23110002)

银行业分析师,南开大学金融学本科、南开大学金融学硕士,曾就职于东北证券,2023年加入中泰证券

杨超伦 银行业研究助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金融硕士,曾就职于上海农商银行总行,2022年加入中泰证券

乔丹CPA 银行业研究助理,上海财经大学本科,伦敦大学学院硕士,2023年加入中泰证券

谢谢阅读

欢迎关注我们

传统借贷VS新型金融

重要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中泰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若您非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中泰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中泰证券的客户。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订阅号为中泰证券研究所银行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中泰证券研究所银行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泰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