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底?聊聊中国科创公司的经济、技术双周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1喜欢:1

#科创100ETF# #科创板#

1月2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23年中国内地IPO市场表现及前景展望。2023年A股共有313只新股上市,融资额为3564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IPO融资额分别名列全球第一和第二位,科创板1439亿元的融资额位居第一。而且据普华永道预计,2024年全年A股市场IPO数量为200-240家,融资额将达到1600亿至1900亿元,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企业相关领域IPO有望得到重点支持。

大力推动企业,尤其是科创板、创业板企业上市的意图非常明确,什么逻辑呢?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已经无法承担货币“蓄水池”的功能,新形势下,就需要尽快打造一个容量足够大,并且代表先进生产 力方向的权益类“资产池”,用于承接即将到来的刺激政策所释放出的天量资本。

首先是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2023年5月,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旨推动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到中小企业落地转化,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发改委在公众号发布《平台企业在支持科技创新、传统产业转型 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肯定平台企业持续加大在技术创新、 赋能实体经济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那为什么2021、2022年科技赛道跑输大盘呢?

周期上,疫情中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成为优先事项,科技进步就将面临就业的冲击;传统行业发挥阶段性稳经济作用话语权提升,对新兴行业形成压制;无风险利率上行导致远期现金流折现率提升,科创企业估值受冲击程度更为严重;叠加沪深港通不断卖出的因素;

且在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制裁、断供、限制投资并购等方式进行打压,消息面利空频发;新型技术商业化模式尚未明确,现实应用和业绩出现前市场并不看好。

但2023年以来出现了快速反转和预期改善,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外需下降和传统能源价格回落,传统行业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海外加息基本见顶,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效果不及预期,技术路线明确后发展加速,由想象力驱动的拉估值阶段向现实应用落地驱动的基本面增长阶段过渡。

当然一切技术信仰的实现终究要由产能和消费落地推动,2018年中美科技争端爆发,初期确实对我国高科技行业产供链和投资信心产生了较大冲击,但经过全社会资源的集中投入,我国在第二年就实现PCT专利申请量对美国的反超,随后几年不断拉大差距,2022年PCT专利申请量超过7万件,占全球的25%以上。

近几年中国科研投入大幅增加,2022年,我国全社会R&D经费投入再创新高,达到30782.9亿元,较2021年增长10.1%,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我国的优势在于产业化的“场景壁垒”,在这方面中国具有独特的全产业优势,使技术可以在多个场景中应用迭代,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创新,如光伏、 无人机等,很快就可以实现超越乃至垄断,哪怕技术门槛较高的,如智能手机、智能电动汽车,头部企业也必须和中国合作才能取得更好发展,由此也就难以真正防止技术扩散,未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更是如此,与 ChatGPT相比,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已经在多个行业领域展开实际应用。

接下来科创怎么布局?科创50指数科创100指数哪个更适合今年的市场?

科创50指数行业分布与科创100有较大差异,科创50行业分布较为集中,电子、新能源计算机三个行业合计权重超过80%,科创100行业分布相对而言更为均衡,在上述3个行业是低配于科创50的,在医药、机械和基础化工等行业则相对超配。科创50指数成份股平均市值介于沪深300中证500之间,属于中大盘风格,科创100指数成份股则介于中证500和中证1000之间,偏中小盘风格。科创100指数是对于科创板市场更为行业中性的指征,随着科创板市场的快速扩容,科创50指数对其整体表现的代表性将会下降。

从科创企业最为重要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占比指标来看,科创100指数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占比高于科创50指数,2023年以来,科创100指数成份股相对于科创50和其他科创板股票得到了更多机构的调研,平均单个公司调研次数为7.79次,科创100指数成份股的机构关注度相对较高,未来增量资金流入的潜力更大。

从北向资金的动态来看,北向资金对科创板市场的投资金额持续增加,并且在2023年三季度北向资金整体大幅流出的情况下,对科创100指数成份股的持仓占自由流通市值的比例依然有所提升,相比之下对科创50的持仓占比有所下降。

营收情况:截至2023年11月15日,科创100指数样本公司过去三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2%。营收预测上,根据Wind一致预期,科创100指数成分股未来一年营收同比增速高达30.24%,未来两年营收复合增速29.54%,均高于科创板平均水平。盈利情况:科创100指数历史上ROE中枢在10%左右,和科创50指数相比无明显差异,这对起步时间较短的中小企业来说是较为难得的;其次,从未来盈利成长性上看,根据Wind一致预期净利润,科创100指数成分股未来一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值高达76%,未来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均值高达37%,显著高于科创板平均水平和市场上的主流宽基指数。

总的来说,科创100指数成份股具备较强研发能力,指数成份股今年受机构关注度相对更高,北向资金持仓科创100成份股比例持续增长,现在这个行情下适合低位布局,期待后续行情。

截止1月11日,受多重消息提振,科技赛道反弹居前,华为鸿蒙、CRO、ChatGPT、AI算力涨幅居前,科创板块涨幅居前,科创100指数盘中涨超1.5%,成分股源杰科技九号公司海尔生物云从科技领涨。跟踪该指数的$科创100ETF华夏(SH588800)$ 交易活跃,盘中成交额超6.4亿元,换手率10.26%,位居同类指数产品双第一,个人已按计划每周定投进去(附10号种田记录)

最近在看电视剧繁华,里面有句台词“不买股票长命百岁”,刚看这部剧的时候,本以为是正面宣传片,没想到看到现在原来是“股市投教教育片”,剧里好几个角色都是因为炒股挂的。但是乡亲们,不至于吧,现在是2800啊,乐观一点,科创这波宽松经济周期中,应该与过去几轮有显著不同,不要总在三千点以上后悔没有早点买,没有播种,哪来的收获呢?

@华夏ETF @价值线 @少年维特 @华夏科创创业50ETF

全部讨论

前排分析的很透彻

芯片、AI、医药都属于有一定热度的轮动方向,继续以低吸策略参与。

深不见底!

01-12 17:14

讨论已被 自由石头 删除

01-12 14:28

讨论已被 自由石头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