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黄帝内经》讲的夏天的长养原则——无厌于日,就是不要过分讨厌太阳。冬天的时候,大家都是喜欢冬日暖阳,喜欢晒晒太阳,不喜欢阴寒、晦暗的天气。可是,到了夏天,太阳就不那么招人喜欢了,人们都喜欢躲在屋子里吹空调。
即便出门,也打个伞,爱美的女士还要涂上防晒霜,骑自行车的女性还戴一个长袖来保护自己的皮肤,防止被晒黑。就像我们不建议冬天去冬泳一样,夏天我们也反对暴晒。暴晒容易灼伤皮肤,造成脱皮,过分地晒太阳也是皮肤癌的诱因。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凡事有度,不要太过。如果夏天不热,还叫夏天吗?
夏天的这种热其实是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春天是开花的季节,夏天就是孕育果实的季节。人怀孕叫“孕”,植物结出果实,叫作“秀”。如果夏天不热,孕育果实的过程就很难完成,会出现到了秋天没有收获,就叫华而不实、秀而不穗。所以,农民最怕的就是夏天出现这种连阴天,阳光照射不够。
人也是一样,我们人体的阳气,也就是所谓的活动力,都来源于太阳。所以,夏天呢,还是建议大家,选择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时间,去接受阳光的普照和恩赐。大家做艾灸也好,服用一些壮阳的药物也好,其实都不如晒晒太阳这样来得自然,来得方便。
晒太阳的方法,我们建议大家把头遮住,晒晒后背,这样可以鼓舞和振奋人体内的阳气,把体内阴寒的邪气驱除出去。所以,很多人晒太阳以后会打喷嚏,流出清水一样的鼻涕,有人还会流眼泪,其实这都是在排出阴寒凝滞的东西。
还有人晒太阳会觉得腹内发热,肚子里咕咕响,这都是推动人体气血运行的结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晒太阳可以促进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对脂肪的代谢,这都说明晒太阳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