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日思考】以前看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觉得和《基业长青》差不多啊,翻来倒去地讲,不还是那几个概念吗。这几天再看,发现还是不一样。怎么讲它们的差异呢?一句话表达:《基业长青》讲的是现在的腾讯。《从优秀到卓越》讲的是现在的阿里。现在的阿里陷入危机,不再是一家卓越的公司,但它可以从优秀重返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得有谦逊而又坚定的第五级领导人。因为要实现从一个阶段向另外一个阶段的飞跃,那必须有不同的人来推动。卓越的领导人,才能创造卓越的企业。《基业长青》中,造钟师就是创始人,在《从优秀到卓越》则需要新的领导人。阿里现在新CEO吴妈,会不会是第五级领导人呢。
领导人要怎么干?刺猬理论,这是《从优秀到卓越》的核心:我们对什么有热情,我们在哪方面世界最优秀,驱动经济利润的引擎是什么。这三个环相交的地方,就是我们要飞轮持续推动的,不符合刺猬理论的都不是我们要做的,要砍掉。阿里现在,用户为先、AI驱动,聚焦在电商和云计算,其余很多业务该卖就卖,像线下零售,大文娱。阿里的这些动作,就和刺猬理论很像。
阿里现在所面临的正是困境,这就是书中“直面残酷的现实,但不失去信念”。蔡崇信在接受采访时,坦白承认之前做错了,马云在内部信中也承认错了,同时强调阿里会改。在这点上,也是符合的。
先人后事,训练有素的文化,技术加速器,这本来就是阿里的强项。但原先的阿里太强调KPI,在框架下不够自由,不够宽容,创新不多,有点像书中反对的暴政。好的文化要吸引和招聘优秀与合适的人才,要有出色的秉性(热情,坚定,活跃等)和天赋(洞察,批判,思考)而不是技能(对不合适的人不能指望通过培养让其合适,而要迅速解雇),然后给这些优秀的人空间,不能束缚,管理过严。阿里现在大幅启用年轻人,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希望在文化上能够更自由些(目前我还没太感受到)。
最后说下两个误区。一是技术从来不是成为卓越的阻碍,因为技术是可传播的。卓越的公司会良好地利用先进技术来促进自身业务发展,而新技术的公司也绝对不会只因为技术而颠覆优秀公司。卓越公司在新技术面前的陨落,往往是没有保持刺猬理念,没有第五级经理人(如总想通过收购来跨越周期),没有承认错误、直面困难的心胸,没有毫不退缩的勇气。
另外一个误区是战略,卓越公司并不比对照公司有更多或更好的战略,大家都有战略,战略不是企业好坏的分界。阿里过去以战略见长,构建宏大生态,但并没有让自己走地更远,因为用户需求和时代潮流并不是按照规划的走,缺乏灵活性,即使有洞察,但也容易出错啊。腾讯从来就没听说过什么宏大的战略,有的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抓住一个又一个机遇,这都是没有可能提前3-5年做的。美团有些业务特别喜欢做3-5年的战略,这适用于跟随型,前面有明确的指引,但对于已经走在头部的,市场趋势每年都变,没有办法做长期战略。
又买了本柯林斯的《再造卓越》,看看是否和我理解阿里失败的原因一致。
$阿里巴巴-SW(09988)$ $腾讯控股(00700)$ $美团-W(0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