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ad转发:1回复:4喜欢:5
为方便大家阅读,我把今天回复老曾阿牛关于人民币贬值对宏桥业绩影响问题的帖子单独发一次,请大家参考。由于汇率问题不是对过去和现在的描述,而是对未来的推测,所以文章观点和数据可能很不准确甚至很不正确,这些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一切有待时间的检验,请大家不要推此作为投资的依据。

回复@老曾阿牛: 泛泛地讨论人民币贬值对宏桥业绩的影响,很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因为涉及的因素较多,需逐个分析才行。

如果考虑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我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三方面分析。第一,人民币的贬值幅度。第二,宏桥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能力,即成本下降幅度。第三,电解铝的供求关系,即宏桥转嫁成本的能力。

首先,关于人民币的贬值幅度。

我估计在未来五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会从现在的6.7贬值到8.3,即再回到汇改以前对美元的汇率,平均每年贬值5%。考虑到人民币的无风险收益率远超美元,这个贬值幅度其实并不大。

这个判断基于如下原因。1.美元不可能太强。美联储虽会提升美元利率,但美国庞大的国债规模,不允许利率太高。同时,过高的利率会使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不利于美国。我估计,美元基准利率很难超过2%。2.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决定了中国的制造业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如此巨大的产能很难大规模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判断每年5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在未来五年内仍会持续。巨大的经常项目顺差,会抵消资本项目的大部分逆差,不足部分由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加以弥补。以前每年的巨额顺差,都积累在外汇储备上,使得央行只能被动发行人民币,从而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货币发行权。现在的资本外流,正好可以减轻央行被动发行人民币的压力,同时收回货币发行权。今年以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并没有扩大,就可以说明这点。政府担心的不是资本外流,而是资本的集中外流。近期取消深港通和沪港通的外汇额度,可以表明政府的信心。3.中国并没有放开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政府对资本外流仍具有很强的控制力。近几个月政府打击资本外逃效果非常显著,现在的人民币已经很难大规模流出了。4.无论境内境外,都缺乏大规模做空人民币的金融工具。总之,人民币会贬值,但幅度有限,速度缓慢。

具体到宏桥来说,如果未来五年矿石的进口价格仍保持每吨50美元不变,则人民币贬值25%,会使每吨矿石的人民币成本上涨80元,大约每吨电解铝除税成本上涨340元。由于一年后几内亚矿石的开采,将由现在的地表爆破法转为大规模机械联合开采,矿石开采成本应当下降,所以,总除税成本的增加不应超过300元。相反,国内矿石的开采成本,会由于人口红利的消失和矿石贫化以及开采难度的增加而逐步上升,从而使使用国内矿的电解铝成本上升,价格上涨,部分抵消人民币贬值对宏桥的影响。

此外,贬值使宏桥目前折合人民币145亿(数据见中报)的净外币债务形成汇兑损失,但随着它明后年进入降杠杠阶段,这个损失有限,长远看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宏桥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幅度。

宏桥通过建立庞大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护城河,并为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细密的分工,会使专门工具、专业人才和专门技术不断涌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会逐步自然提升。一个不起眼的小革新,如果在宏桥全公司推广,也会带来很大的效用。我估计,效率提升不会低于每年1%。即假如其他因素不变,每吨电解铝的除税成本每年应当降低80元,未来五年共降低400元。这里仅举一例来说明。从2015年底到2016年6月底的半年内,宏桥的职工总人数由6.51万人降低到5.82万人,下降10.6%;而在此期间公司的运行产能却由518万吨上升到588万吨,增长13.5%(见年报和中报数据)。一个管理优秀的民营企业,本来就很少冗员,如果没有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个变化很难想象。这项数据,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潜力。

从现在宏桥的发展规划,我们可以大体推演它未来五年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代表着效率的提升。

变化1:宏桥从明年开始,将由过去的大规模扩大电解铝产能,转向以铝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升级。由于资本支出大幅减少,从明年开始每年超过100亿的巨额盈利,除用于降低负债和增加股东分配外,公司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才用于加工行业的技术研发。我认为,技术的突破,关键并不在技术,而在于投资。朝鲜都能在国际封锁的环境中造出核武器,宏桥完全可以通过集中投资,在铝加工行业突破若干技术难点,制造出除目前的铝罐料外可用于飞机、汽车和高铁等领域的其他高端铝材,从而占领世界铝加工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完成公司的产业升级。由于产业链的延长和附加值的提高,公司盈利水平会再上一个大台阶。我推测,这个升级可能由刚收购的鲁丰铝业来完成,因鲁丰可在A股市场高溢价融资。

变化2:宏桥高质低成本的铝水,使下游加工企业拥有比同业更丰厚的利润空间和更多的资金积累,因此下游厂家也有足够资金实力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巨大的产业集群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会使中国乃至世界的加工企业向滨州聚集。未来铝行业的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很可能大量地产生在滨州。世界铝加工产能将进一步向中国集中。

变化3:宏桥由几内亚进口的铝土矿,从明年开始每年将达到3000万吨,加上印度尼西亚每年200万吨氧化铝的产量,宏桥不仅基本达到矿石和氧化铝的自给自足,而且还略有盈余,可以对外销售。随着未来大宗商品的涨价,矿石也会涨价,届时宏桥会成为矿石涨价的受益者。

变化4:宏桥在几内亚取得成功后,国际资本重新看到几内亚铝土矿的潜力,并投巨资加以开采。乐观估计,未来五至十年几内亚的矿石产量会超过一亿吨,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铝土矿出口国。国际铝土矿新增产能的大幅增加,会使沿海的进口矿石比国内矿更有竞争力,这会导致远离原料产地和下游市场的新疆内蒙电解铝产能受到压力,甚至向山东转移。

变化5:华南的铝加工产能会受技术、人才和低成本铝水的吸引大量北移山东。滨州的铝加工产能五年内会超过1200万吨,这又促使宏桥在2019年后将电解铝产能增加到1000万吨以上。

变化6:技术突破会使宏桥的高端产品大规模走向世界,从而顺利完成公司近两年提出的全球一体化的目标。届时滨州将成为全世界的铝产品制造中心。

所有这些变化,都意味着宏桥劳动生产率和效益的大幅提升。我估计仅仅这个提升,就足以对冲人民币贬值的不利影响了。

第三,电解铝的供求关系。由于其他国家电解铝的产能和需求变动都不大,所以占全球产量55%的中国的供求关系大约就是全球的供求关系。

据卓创数据,2015年11月底中国电解铝的建成产能为3850万吨,运行产能为3048万吨,产能闲置802万吨。截至2016年9月底,建成产能增加为4255万吨,运行产能为3456万吨,闲置产能为799万吨。换句话说,尽管在此期间电解铝的现货价格由10000元左右上升到13000元以上,但电解铝的闲置产能基本稳定,并没有大幅下降。市场普遍认为,铝价的上涨会带来闲置产能的复产。但数据证明,这个观点并不对。原因其实很简单,闲置产能当初之所以闲置,是因为他们的效率太低了,成本太高了,社会完全不需要,价格上涨3000元,也不能让它们复产。如果现在的价格都没办法复产,那么随着它们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未来复产的希望就很渺茫了。因此,未来电解铝供求关系的变化,主要由新增产能决定。

过去两年,国家严控电解铝的新增产能,发改委新颁发的电解铝路条非常有限。包括宏桥在内的各铝冶炼公司,经过这一年多以来的大规模建设,已把建设路条基本使用完毕,因此明年应该是新增产能的收尾年,我估计总增加产能不超过150万吨,2018年停止增加产能。

由于中国电解铝的新增产业需求大约每年200万吨,所以如果说2016年的供求关系为基本平衡,那么2017年会初显紧张,2018年将发生较为严重的供不应求。到国家发现铝价上涨情况严峻再放开电解铝的产能建设时,最早也要到2019年了。所以我预计,电解铝的新一轮产能建设周期2019年后才会开始。在此之前电解铝会一直供不应求,换句话说,宏桥苦日子已过去,未来完全可以向下游转移成本上升因素。

过去一个月以来的现货铝价格上涨,可以大体验证我的判断。尽管今年电解铝运行产能增加400多万吨,但铝价还是上涨到13400元左右了。我估计,明年随着国内铝土矿价格的上涨和氧化铝价格的上涨,原铝的价格会进一步上涨,若干旺季时段会超过14000元。目前期货市场上沪铝的远月价格完全错了。

由于宏桥使用的是外矿,而且氧化铝的自给率很高,所以明年国内矿石和氧化铝的价格上涨,对宏桥的成本几乎没有影响。如果说今年煤价上涨对宏桥不利的话,明年行业成本的上涨,只会给宏桥带来好处。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未来五年人民币贬值对宏桥成本的不利影响,完全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向下游转移来消化。正像逆境中方显英雄本色,优秀的公司在逆境中才能表现出它的优秀。过去几年的逆境发展,已经初显宏桥的优秀;未来几年的顺境发展,会进一步彰显它的优秀。

全部讨论

2017-01-20 21:01

先生文章里提到“因此应该是新增产能的收尾年,我估计总增加产能不超过150万吨”。想请问,怎么看待多个文章里到的明年仍有新增较多产能。如百川资讯的“预期17年内还可投产634.5万吨”。以及亚洲金属网统计的,广西及新疆将分别新增125万吨及115万吨。相关新闻链接如下: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2016-10-25 08:31